瓷的器型——盂

盂,敞口或者直口,广颈,鼓腹,东晋时期出现,至民国尚有。博物馆定名甚杂,曰尊、曰罐、曰洗、曰渣斗,可见对其功用的认识还不统一,需要进一步研究。

浙江省博物馆藏东晋越窑青釉盂(图1),敞口,颈高而广,下腹外鼓,口沿下左右各有一系。胎质细腻,釉面光泽温润,开细纹片,腹部贴塑蛙头和四肢,在口沿与蛙身上点有褐色。褐色点彩是东晋南朝时期青瓷上常见的装饰手法,它突破了青瓷釉色上的单一格局,对后世彩绘瓷的兴趣具有深远意义。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同样的盂(图2),定名为罐。器身塑以蛙形,观之不俗,趣味顿生。

图1

图2

浙江省温州市雨伞寺东晋升平三年(359年)墓出土的瓯窑青釉褐色点彩盂(图3),造型与图1、2相似,无蛙形贴塑,仅在口部与器身处点以褐彩,显得简洁朴素。南朝的盂造型变化不大,数量亦不多。

图3

陕西省铜川市黄堡窑发掘出土的五代青釉花口盂(图4),敞口做花瓣状,短颈,鼓腹,圈足。灰白色胎,通体施青釉,釉面玻璃质感强,布满细密的开片纹。

图4

辽宁博物馆藏辽代白釉花口盂(图5),花口外撇,长颈,鼓腹。白胎坚实,外施满釉及底,内施半釉。河北省磁县观台镇西遗址出土宋白釉剔花卷草纹花口盂(图6),造型特征与图5相似,亦为七瓣花口,唯颈略短。

图5

图6

南宋的盂显得敦厚,撇口直颈,扁鼓腹,很有特色。如浙江省龙泉市小梅镇瓦窑路出土的南宋青釉盂(图7)和陕西省略阳县出土的南宋青釉盂(图8),皆属此类。

图7

图8

明代御窑厂制造的盂形制变化不大,如故宫博物院藏明宣德回青地白龙纹盂(图9)、正德黄地绿彩锥拱云龙纹盂(图10)、嘉靖瓜皮绿釉锥拱凤纹盂(图11)等。

图9

图10

图11

河北彭城窑明代白釉锥拱缠枝莲纹出戟盂(图12),颈部硕长,鼓腹,四出戟。白釉如漆,润泽有开片。颈部刻划蕉叶纹,腹部为缠枝莲纹。

图12

上海博物馆藏清康熙郎窑红釉盂(图13),颈部长而阔,造型与明代彭城窑出戟盂相似。郎窑红釉,是清康熙时仿明宣德宝石红釉所烧的一种红釉,因康熙时郎廷极督理景德镇窑务时仿烧成功,故以其姓氏命名,又称郎红。郎窑红釉以铜为着色剂,用1300度以上的高火度还原焰烧成,在烧造过程中对烧成的气氛、温度等技术指数要求很高,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所以郎窑红器在当时就很昂贵,有“若要穷,烧郎红”的说法。

图13

清华大学博物馆藏清乾隆青花缠枝花纹盂(图14),敞口,颈部渐收至腹,鼓腹,圈足。足底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口沿及腹部上端各饰如意纹,颈、腹部绘缠枝花卉,肩部绘回纹一周,近圈足处饰以变形莲瓣纹,圈足处有卷叶纹。

图14

邯郸市博物馆征集所展的民国盂(图15),口、颈、腹部皆无变化,唯圈足加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痰盂。

图15

盂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其功能应当有所变化。东晋南朝的盂,口沿外均有双系,便于提携,盛装液体的作用与《说文》“盂,饮器也”,《史记.滑稽列传》“操一豚蹄,酒一盂”的记载颇相符合。而辽、五代和北宋的盂,颈部外侈明显,类似中孔直径扩大的渣斗,变为盛放鸡骨鱼刺或者唾液的器皿。南宋之后的盂,造型与功能变化不大,一直沿用至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