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的器型——渣斗

渣斗,上部为浅腹敞口碗,下接盂或小口罐,流行于唐宋时期,后绝现。长期以来,文博界将唾壶与渣斗相混淆,名称互用,认为渣斗是由唾壶演变而成,其功用亦是盛放鸡骨鱼刺或者唾液等。笔者在前文《对传统认知的“唾壶”再认识》中提到,传统认知的“唾壶”应是一种酒器,常与瓶、壶、罐、杯、盏等配合使用,主要用于斟酒,后被注子或注壶代替,由此可知渣斗与其并无传承关系,渣斗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王家坟出土的唐白釉渣斗(图1),上部为敞口斜直壁碗,碗内心有一直径约2厘米的小孔,下接小口盂,平底。胎质白细坚硬,白釉光洁细润。从工艺可知为接胎成型,直接将碗与盂相接,相接处没有过多的整修,唐代典型玉壁底的碗造型一望之可。

图1

图1

河北省定州市中心博物馆征集的白釉渣斗(图2),成型工艺与造型特征与图1相类,唯上部的碗底直径略小,碗与盂的外壁各有三道弦纹。该馆定其为宋代,或可再商榷。

图2

图2

河南省禹州市新峰墓地出土的唐白釉渣斗(图3),上部为浅腹敞口碗,碗壁微弧,与下部的盂相接之处整修的甚为精细,已看不出有碗底痕迹。胎坚白,釉色白中泛黄,胎釉结合不紧密,脱釉现象严重。

图3

浙江省博物馆所藏唐越窑青釉渣斗(图4),上部为敞口斜直壁碗,下部盂的容积较大。胎体较厚,釉色青亮如冰,滋润如玉。从中间衔接处的特征看,似为一次拉坯成型,盂的容量较大,实用性有所增强。上海博物馆展的唐越窑青釉渣斗(图5)似亦为直接拉坯成型,盂底较大的特征与图4颇为一致。

图4

图4

图5

除白釉与青釉外,唐代耀州窑的黑釉渣斗(图6)和寿州窑的黄釉渣斗(图7),造型各具特色,别开生面。

图6

图7

国家博物馆藏五代白釉渣斗(图8),相传出土于河北唐县。上碗下盂,分段拉坯,相接成型,保留有明显的碗底。同时出土的还有茶臼、执壶、茶釜、风炉和茶神陆羽像,皆为白瓷。唐人陆羽著有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业书籍《茶经》,被当作茶神供祭。据传,凡购买一定数量的茶器,就可获得一尊陆羽像。

图8

图8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康陵出土的五代天福四年(940年)越窑青釉渣斗(图9),较唐代渣斗有明显变化,造型敦实宽大,尤其是中间孔径变大。

图9

图9

陕西省蓝田县吕氏家族墓地出土的北宋青釉刻花渣斗(图10),上部为敞口斜直壁碗,下部为小罐,碗内中孔直径变大。釉色青翠温润,碗内壁刻牡丹花纹,外壁刻折扇纹(亦称简易莲瓣纹),罐外壁刻蕉叶纹。

图10

图10

镇江博物馆藏北宋定窑酱釉渣斗(图11),造型更为宽矮,上部似盘而下部为碗,相连处孔径大如碗口。

图11

图11

同时期的北方辽代渣斗,亦有中孔变大的特征,如内蒙古通辽市博物馆所展的白釉渣斗(图12)和辽宁省博物馆的黄釉渣斗(图13)。

图12

图13

图13

通过对出土资料的研究可知,渣斗常常与其他茶具相伴出现,而同时期墓室壁画的内容也反映其与饮茶活动联系紧密,如河北宣化下八里张世古墓的备茶图(图14)、山西省朔州市市政府工地辽墓的《备茶图》(图15)。由此可知,渣斗应当是一种茶具。

图14

图15

唐代饮茶与今日不同,陆羽所创“煎茶法”,亦称“烹茶法”颇为流行。先将制好的蒸青茶饼炙烤一番,置入纸囊内放凉,再入茶碾中碾碎,过筛后得末备用。煎茶时讲究“三沸”法,待水一沸时加入盐以调味,二沸时勺出一熟盂水备用,并用竹荚搅水以环动,用茶则盛出提前备好的茶末,投入水的中心,急扇炉火加热,三沸时茶汤汹涌波动,即撤去炉火,并将熟盂中的水倒入釜中孕育茶汤精华,随后将茶汤注入茶盏或者茶碗中,趁热啜饮。
因碾筛茶末的粗细程度不同,茶汤中会保留不能溶入水的茶渣,笔者通过复原唐代煎茶实践得知,用120目的罗筛,碾数次而茶末几不得过;用80目的罗筛,碾三次可过绝大部分茶末,煎时细末多浮于汤面之上,茶汤色重而渣少;用40目的罗筛,碾两次即可全部过筛,茶汤色略淡而渣较多;用20目的罗筛,碾一次即可全部过筛,茶汤色淡而渣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日本学者以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皇室茶具为研究对象,结合唐诗对碾筛茶末的描述,推测唐代使用的是16目罗筛。因此,唐人在饮茶时,茶盏底部或多或少都留有茶渣,而渣斗就是盛装茶渣的器皿。

唐末,煎茶法式微,起源于建阳的点茶法开始流行,至宋代大放异彩。渣斗作为茶具的作用也渐行渐远,从中孔直径逐渐扩大这一变化推断,其可能兼有盛接“口中水”的功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宋仁宗皇后像》(图16),画中三人,中为宋仁宗皇后,右边侍女手捧花口渣斗,左边侍女持红色织锦长巾。内蒙古奈曼旗陈国公主墓室(辽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壁画的《男女侍者图》(图17),男侍者双手捧渣斗,女侍者持白色长巾。渣斗与长巾搭配,很容易使人想到漱口后需要擦拭嘴角这一习惯动作,笔者推测在辽宋时期,渣斗的功用不限于盛装茶渣,亦被当作“痰盂”,随着饮茶方式的改变,渣斗不再作为茶具使用,成为承接唾液或者杂滓之物的器皿,逐渐演化成了“盂”。

图16

图17

(0)

相关推荐

  • 建盏、紫砂壶、盖碗…从古至今最受欢迎的茶具,你pick哪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饮茶方式不断变革,不同材质.不同器形.不同外观的茶具也应运而生. 不同的饮茶习俗与当时的工艺水平,决定了每一个时代最流行的茶具. 这场兴于唐,盛于宋,变革于 ...

  • 建盏的由来是什么,使用方式和以前一样吗?如何看待现在的建盏?

    建盏的兴衰迭起,是古代饮茶习惯的一个缩影,顺应着变化而崛起,也伴随着茶文化一同消逝,想了解建盏的由来是什么,应该从茶的喝法入手.人们对茶叶的认知是不断改变的,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汉代,吃茶都是整片茶叶辅以 ...

  • 碾破香无限——宋代茶臼

    在散茶瀹泡成为主流饮品的明代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饮茶方式基本以煮茶.煎茶.点茶为主,无论团饼茶还是散形茶,皆需研末为饮,因此,把团茶或散茶变成茶粉的研磨器成为很重要的茶器之一. 图1 宋 苏轼 ...

  • 唐人饮茶分析—— 以望野博物馆藏唐代茶具为例

     唐人饮茶分析  -- 以望野博物馆藏唐代茶具为例 

  • 瓷的器型-折沿盘

    折沿盘,多为圆口(元之后亦有花口,暂列入花口盘类),口沿外折,便于端持.造型大同小异,故本篇以赏析图片为主,文字略之. 图1 辽 白釉刻花牡丹纹折沿盘 辽宁博物馆 图2 金 白釉印花折沿盘 河北省定州 ...

  • 瓷的器型——高足盘、带足盘

    高足盘.带足盘,即在盘底接以支柱或者数个短足而成.盖以宋代之前桌椅尚未发展,古人多席地而坐,配以矮几,盘面加高后使用更为方便的缘故.高足盘出现于南北朝,沿用至今:带足盘主要流行于唐代. 山东省淄博市临 ...

  • 瓷的器型——葵口盘

    葵口盘,盘中寻常样式,亦有博物馆名之"花口盘".两者略有不同,葵口盘多在口沿作数个切口,精细者有出筋.而花口盘的口沿或作花瓣造型,或在切口间辅以花尖.倭角等,更为生动.瓷器中葵口的 ...

  • 瓷的器型——其他灯台(烛台)

    烛台和灯作为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照明用具,历史上的产量甚巨,样式繁多,造型丰富.一些器型的发展规律是有迹可循的,如上篇介绍的长颈灯,而有些则造型独特,今天就介绍几盏.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出土的 ...

  • 瓷的器型——长颈灯(长颈烛台)

    前几篇文章介绍了羊形.狮形和其他动物形的烛台(灯盏),造型丰富,情趣奇异,仿佛古人颇好在此投入许多的淫思巧计,其实不然,在出土和传世资料中,更多的是样式简单,注重实用的烛台(灯盏),例如--长颈灯. ...

  • 瓷的器型——动物座(人物座)烛台

    烛台(灯盏)是古人生活的日常用品,出土数量较多,造型多简单实用.但有一种烛台(灯盏)却极富创造性,其主体部分通常被塑造成各式各样有趣的动物或者人物,从而变为既有趣又精致的艺术品. 浙江博物馆收藏的出土 ...

  • 瓷的器型——单耳杯

    单耳杯,或称单柄杯,因极具实用性,从新石器时代出现后,一直沿用,至今未衰. 山东省泰安大汶口遗址(距今约6300-4600年)出土的白陶单耳杯(图1),杯身呈束腰筒状,器壁置环状单耳,平底.陶色洁白, ...

  • 瓷的器型——爵杯、吸杯

    爵杯.吸杯两种瓷杯,前者拟古,后者仿生,造型别致,颇有一番趣味. 爵杯,顾名思义取法于青铜爵,前有流,后有尾,上有双柱,腹侧有鋬,下承三足.制作时求其神而不拟其形,故从类型学的角度看,既不象商代的青铜 ...

  • 瓷的器型——海棠杯、柳斗杯

    海棠.柳斗两种瓷杯,创意新颖,造型独特,且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易于分辨. 海棠杯又名长杯,杯体近椭圆形,多为四花口,杯足高矮不一,高足多外撇.杯下应当承之有托,但多遗失.海棠杯主要流行于唐代,南北名窑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