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品”在清朝是什么官职?为何全国只有七个?
相信喜欢历史的读者多多少少都了解到,自古以来,无论哪个朝代,贪官犹如过江之卿,滔滔不绝,而清官如凤毛麟角,极其稀少,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存在,让越来越多百姓容易当官,这些人学识自然是翘楚,但对于金钱的抵抗力完全是零,科举制的确让许多天才得到相应的待遇,也让横跨几千年的士族成为过眼云烟。
然而,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注意到,历朝历代除了贪官多、清官少,还有许多官职也特别少,比如清朝的“正一品”官职,全国加起来一个只有七个。
清王朝的正一品官职,是属于级别非常高的那种,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了解到清朝官员制度,清朝官员制度大致的概括为九品十八级,每个官级都有正、从,相当于现如今的正副,比如处长和副处长,越往上的官级越不容易晋升,自然人数也就越少。
尤其是古代王朝,给予官员权力过大的话,很容易造就权臣,亦或者造成社会动荡,造成权臣大家观看历史文献时,经常会看见皇帝给予臣子权力过大时,这些臣子就会欺上瞒下。
更有甚者,会暗自行兵变之事,除了这些外,权臣也不能太多,先不说皇帝养不养得起,比如说一品,一品官员俸禄非常的高,然而除了这些外,很多一品官员会成为贪官,有一个一品官员,老百姓被搜刮的怨声载道,再多一个,只怕连苟活都苟活不了了。
不过话说回来,清朝毕竟是从兴盛到灭亡,没有出现过一个昏庸之君的王朝,对于权臣的管控那必然是首屈一指的,清朝时期的正一品官员大多数是荣誉称号,亦或者死后追封,实在不行那就会被清朝皇帝限制权位。
首先就是荣誉称号类的,这类官职大多数叫太师、太保、太傅,从地位上来讲,这三类职位是和皇帝看人爽不爽有关,比如太傅,他这个职位的主要作用就是教幼帝、太子的,掌控这礼法的制定以及颁布,然而这种权力太过于强大,在秦朝时,就惨遭削弱,只让他教太子,而不去掌控礼法制定与颁布,这三个职位也是小说、影视常说的三公。
不过,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初期的时候,对于权柄的管控有许多的不足,比如清朝初期顺治帝留下的四位辅政大臣。
分别是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以及鼎鼎大名的鳌拜,他们当时的地位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因为鳌拜的居功自傲,并且几次三番的藐视皇威,导致其他三位辅政大臣,全部被牵连,至于太师、太傅这些就沦为荣誉职位了。
第二种就是大学士,清朝电视剧提到的“三殿三阁”,说的就是大学士,比如左宗棠在担任陕甘总督时,就被授予大学士职权,让他可以调兵遣将、处理战事,值得注意的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就是为了分摊大学士权力,当然如果是皇帝的宠臣,那也有可能会出现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同头衔的大臣。
其次就是宫内的侍卫大臣,这个权柄是属于武将的,掌管的是宫廷安全,统御皇宫禁卫军的存在,要知道,皇宫禁卫军可是保卫皇帝的屏障,如果不给予这些人地位,那无疑是让他们心中气愤,堂堂一方武将,整天没日没夜守护皇帝的安危,到头来还比那些玩笔杆子的文臣低一头,给谁都不喜欢。
当然,这也只是小编根据心理学说的,作为皇帝的近臣,要是心里敢有半点怨言的话,第二天就会被夷三族,不过清朝的近卫大多数是从八旗子弟选择的,还是正黄旗、正白、镶黄这上三旗,比如索额图、纳兰明珠这些人,就是上三旗选举,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
这三种官职都有正一品官职,加起来共有7个,所以说,不要被清朝电视剧给蒙骗了,成功往往属于少数人,正所谓“三品以上为贵,三品以下为官,六品以下为百姓,九品以下为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