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白起的成名之战:一战干掉韩魏24万联军
伊阙之战,作为杀神白起的出山成名大会战,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此战之中,白起号称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然而由于先秦史料记载的缺失,关于此战过程的记录堪称寥若晨星。
秦国于公元前330年吞并魏国河西之地,公元前328年吞并魏国上郡。公元前316年,秦上将司马错灭蜀,秦国得巴蜀之地,实力大增,频频东出进攻韩魏。经过几十年战争,韩魏之地已被秦国蚕食无数。后经伊阙之战,韩魏精锐尽失,再也无力挑战秦国。
秦武王即位不久,便东出函谷,侵占宜阳,欲灭东周。之后洛阳举鼎,暴毙而亡,因无子嗣,传位其弟嬴稷,即秦昭襄王。二年,庶长嬴壮联合大臣、诸侯、公子谋逆,昭王任用魏冉为将军,迅速平定叛乱,驱逐武王后回到魏国。由于昭王年少,秦国国政由其母宣太后与魏冉掌控。季君之乱后,秦国内政尚不稳定,减缓了对关东六国的蚕食,一方面割让上庸之地给楚国,另一方面通过取还韩魏故地的往复活动,对两国进行军事压制。
昭王十二年,韩、魏新王即位,秦攻占魏襄城。鉴于前代已多次受到秦国攻城略地,两位新王不甘平庸,决意试图反击。魏昭王二年,首先与秦作战,后战败,期间秦使向寿、白起攻取韩武始、新城。明年,韩釐王与魏结盟,魏王任公孙喜为将,率韩、魏、周三国兵众对抗秦国。秦相魏冉举荐白起代替向寿为主将,并擢升至左更,于伊阙大败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俘虏主将公孙喜,拔五城。其后数年里,秦国丝毫没有减弱攻击范围,乘胜追击,韩魏无力招架,终以割地求和而结束。
据记载,魏国丧失了大量的国土:"魏入河东四百里地"、"起与客卿错攻垣城,拔之"、"击魏至轵,取城大小六十一"、"秦拔我新垣、曲阳之城";韩国也与魏类似:"秦拔我宛"、"与秦武遂地方二百里"。其中歼灭二十四万联军使得韩、魏两国在人口缓慢增长的战国时期,失去了战争的有效资源。无论是粮食产能或是兵员储备上,再无力直接与秦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