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屋变身现代主义新民宅,看完只想归隐山林
原始的夯土小屋,怎样盛下家的爱与暖?面对土墙脆瓦,建筑师顾忆如何对典型的中国农村土坯房进行梦幻改造,打造大别山花海上空的家?
10月21日,第七季《梦想改造家》第四期节目走进大山深处,挑战山居土屋改造,为纯朴农民打造喧嚣之外的世外桃源。
大别山上的小陈一家,是中国最常见的山居农村家庭的缩影。淳厚朴实的父母,是土生土长的大别山农民:憨厚可爱的父亲,辛勤而熟练地在砍柴;爽朗而唠叨的母亲,忙忙碌碌准备大餐的时候,时不时发出爽朗笑声。
如今已是2020年了,许多同乡的居民纷纷建起了自建房,住进了小洋楼,但他们依然过着最传统的农民的生活。他们在霍山县拥有一栋两房两厅的老式土房,面积不大,只有父母在其中居住,爷爷奶奶则因居住空间不够而在小叔家生活。
老土房多年未翻新,墙体安全系数低,缺少排水系统,既无法满足基本居住需求,一家四代九口人逢年过节也无法居住在一起,这个花海旁的夯土小屋亟待改造。
建筑师顾忆接下了这个来自大山深处的挑战,在了解了委托人的需求后,顾忆还贴心地到四周其他住户的家中一一走访。他发现,其他村里的自建房,样式十分雷同,并且能够由此洞悉中国农村农民房的发展史。
建筑师一针见血地指出,虽然农民的生活富裕了、贴砖了、使用上罗马柱了,但是在房屋修建的过程中却逐渐丧失了美感,丧失了中国传统元素。
基于这样的发现,建筑师的整体改造将着重在:既契合乡亲们的生活习惯、又兼具传统建筑美感、还经济实惠,这三个方面。顾忆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改造,能够唤醒村民们对于房屋的审美意识。
经过现场评估后,他决定清拆房屋,重新建造一个两层新房。在大山里造房子,地基的搭建是首个难关,建筑师仔细勘探地质结构,最终采用了板式基础。
建筑师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将钢结构与木结构相结合:钢结构作为地梁基础,让房屋更加牢固;每一块木头都经过了防潮的特殊处理,更加紧实耐用。这些建筑方法,也为镇上其他农村自建房的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为了契合当地习惯,同时兼顾传统建筑美感和经济性,建筑师就地取材,并融合现代工艺技术来完成建造。传统木结构整体搭建,新型夯土技术建造墙体,竹子作为景观装饰,“重生”后的新房不仅具有夯土质感,同时还保暖防潮,充满现代感。
农村常用火灶,但排烟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大家。如果全盘采用现代化灶台,不仅不符合委托人一家的生活习惯,也丧失了农村传统伙饭的原汁原味。
于是,建筑师别出心裁,既设计了现代化厨房,又保留了传统土灶,并为土灶特别打造了吸油烟装置,让排烟问题也得到了充分的解决。
山间,较大的昼夜温差也影响着住户的居住感受。为了保证适宜的室内温度,建筑师为每间房都装上了壁炉,这些柴火壁炉和电子壁炉,让一家人在寒冷的风雪天里也能暖暖地生活在一起。
为了满足小陈父亲照顾奶奶的心愿,建筑师特意将奶奶的房间安排在了一楼,不仅安装了适合老人使用的卫生间,整栋楼还特别设置有缓坡,方便轮椅通行。
在卫浴间方面,根据全家人的卫浴习惯,建筑师首先选配了智能一体式马桶,一键旋钮的设计则可化繁为简,轻按和旋转便能搞定各种功能,无论是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是力气小不记事的孩子,都能快速上手独立使用;
在本期节目里,设计师对典型的中国农村土坯房进行改造,将原本并不宜居的房屋,打造得既契合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又兼具传统建筑美感。
作为农村房改造的典型案例,也将为其他农村自建房提供更多的改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