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评谈//孙伟杰:古今亭子和梁祝乐曲的传说

一日一议
亭 子 
--------
在欧凯龙家具中心,偶然看到一卖木地板品牌店里放着一座木亭子,很引人注目。进去入座,销售人员主动沏茶倒水,热情地推荐起这座亭子来,把我当成准客户招待。我则对亭子里里外外仔细观察,对其工艺评头论足。俩小姑娘以为遇到了高人,客客气气,洗耳恭听。
许多人都梦想有个自己的亭子,当然家里得有足够大的院落摆得下。选个艳阳之日,邀三五好友,落座亭中,品茗论道,上下五千年,纵论人间事,真乃人生幸事。
多日来,脑子里常浮现亭子的影子,进而又联想起不少与亭子有关的文艺轶事。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向被誉为散文名篇,许多人能倒背如流。因欧阳修自号醉翁,遂以醉翁命名,并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一传世佳句。王羲之的《兰亭序》,让书法爱好者追捧不已,临摹者不计其数。
至于含有亭子的诗句就更多了,数不胜数,大多与亲友送别、羁旅愁思、文人雅集等情怀交织在一起。有不少亭子原本无名,只好以地段、地标相称,但当骚人墨客有诗文酬答后,亭名便应运而生。例如爱晚亭,便是以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命名,相传是清代大才子袁枚游历此地题匾。另如“琵琶亭”出自白居易长篇乐府诗《琵琶行》;“酹江亭”出自苏东坡词句“一樽还酹江月”;“劳劳亭”亦因李白诗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而愈加闻名。
以亭命名的戏剧也很多,如《春秋亭》、《牡丹亭》、《望江亭》、《凤仪亭》、《拜月亭》和《御碑亭》等。梁山伯与祝英台同学时因是在草亭中义结金兰,所以各地戏曲中均有“草亭结拜”的折子戏。元杂剧《西厢记》虽然不以亭命名,但其中“长亭送别”一出,则是该剧的重头戏,将崔莺莺送别张生的百结愁肠渲染到了极致。
一座小亭子,古今多少事。突然想起,汉高祖刘邦“出道前”还是个亭长呢,这个职位有些派出所的功能,就是管几个村子,主要负责征兵征赋税警卫工作。从最基层的芝麻官坐到皇帝大位,刘邦亭长可真算得上是奇葩人生啊。
一日一议
寒 山 令
----------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被称为国之经典,常听常新,让人感动。
《梁祝》之所以经典,一,题材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二,旋律美,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细细听来,欣赏梁祝协奏曲如在欣赏越剧,越剧的唱腔美尽人皆知,越剧红楼梦曾经唱遍大江南北,优美的曲调连不懂越剧的北方群众也如痴如醉。
梁祝是民族化和西洋器乐的全新尝试,更是一种完美融合,在国际上也代表了中国协奏曲的最高水准,也是外国著名乐团访华常保留的演奏曲目。
近期,抗战剧《寒山令》中的主题歌听后为之一振,那悠扬的苏州评弹曲式与梁祝协奏曲有异曲同工之妙。开头琵琶的过门,点出了苏州评弹的基调,如泣如诉,演唱者开腔一句: 一盏星辰,孤独在天涯,纷飞的雨巷,流淌着年华……徐缓的倾诉立刻触到了人们内心深处,那么亲切委婉,与梁祝那段著名的主旋律极其相似,如同姊妹花。
作曲者深谙梁祝成功之道,紧扣苏州评弹的主题,有苏弹又不拘泥其中,若隐若现的琵琶声,时刻暗示着故事的发生地。用评弹这种典型的江南艺术形式来反映抗战的残酷性,词曲作者具备很高的音乐修养,歌曲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属于一听难忘,二听钟情,三听经典,转发不少朋友听后都认为好听并收藏。
艺术贵在民族特色,许多流行曲虽然顺口顺嘴,推出时红火一阵子,但因为缺乏内在感人的东西,歌曲往往一阵风,有的连名字也很难记住。
《寒山令》如同宋词牌名,让人联想起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景,优扬的琵琶声仿佛在与浙江的越剧姐妹互动联袂,用江南细腻的情愫诠释着世间的沧桑。相信如改编成小提琴曲,效果或许可比肩梁祝。
作者简介
孙伟杰,有二十年的媒体经历,关注时政,擅长于平凡中挖掘生活中的不凡。已撰写小品文六百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