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常被作者称为“园地”,无论是专业作者或业余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在报刊发表,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却又并非都能如愿,尤其业余作者的作品,多半都进了编辑部的垃圾桶,与世长辞!有位初学撰稿的老朋友千辛万苦写作,却久久冲不开“园地”大门,欣赏不到自己的“花朵”,怀疑编辑部有“猫腻”,他气愤地给编辑部写信发牢骚:“以后永远不给你(编辑部)投稿!”我的写作水准还比不上这位朋友,没有资格发牢骚,但却想知道编辑部“庐山真面貌”,于是走访十多家报刊编辑部,例如《老年日报》、《中国老年报》、《北京日报》、《中国石油报》、《老年天地》……。经过一番努力,挑起编辑部的“盖头”来,我不禁发出一个字的惊叹:“美!”2003年《老年日报》邀请我进编辑部当一天“编辑”,当然只能算“见习编辑”,跟真编辑合作,亲身体验编辑部的工作。一天当中,来搞接连不断,不可能全都登报。我虽然写作水平“业余”,但一眼就看出某些稿件上不了档次,内容与版面规范毫不相干;有些诗歌、散文词不达意,又缺乏韵律,甚至驴唇不对马嘴,我建议把它们“枪毙”,扔进垃圾桶!我毕竟是“见习编辑”,我的判决还要真编辑批准才行!真编辑对我的判决大都没有异议。我默默地祷告作者:“对不起,你的邮票也白花了!”不过,有一封用铅笔写在不规范白纸上的来稿,字七扭八歪,多处文理不通,错别字不少,因为太“低档”,我特意推荐真编辑一阅,同样建议扔进垃圾桶!真编辑迅速过目后说:“这篇稿不能扔!”这是一个抗美援朝老战士对当年战斗生活的回忆,她说:“作者文化水平不高,但文内有干货,我们可以帮他修改,这期不能发可以留待以后发!”我忽然感觉到编辑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宽阔!她修改这篇文稿使之达到上报水准,要付出怎样的劳动代价呀!她对党、对祖国那片责任心,在我面前像烈火燃烧起来!与省级《老年日报》不同,《中国老年报》是全国性重要媒体,本世纪初它发了我几篇回忆录,其中“朝花夕拾”专版每次刊出我的作品,除了及时寄送稿费,还能收到编辑赵化楠发出的两份样报及他的简短来信:“大作登出,寄去稿费及两份样报,敬请查收。”我知道自己的作品既不是“大作”,也不值得一个“敬”字,上报就荣幸之至了!每周一次“朝花夕拾”,每次都刊登十几篇文章,还有大量选稿任务,赵化楠编辑对每一篇登稿作者都要这样细致地服务,这是何等的敬业精神呀!或许,赵化楠编辑是个小同志吧,他客气一下倒也无妨!后来到北京,特意拜访赵化楠,我惊愕地发现他竟然比我还大两岁,已是退休留用的老编辑!他以自己的礼貌习惯自豪,说:“编辑岗位是党和国家传递信息的“门面”,事关党和国家的形象,我们不但要尽职尽责,还必须尊重作者和读者。”接着他阐述了经常给我写的短信,并耐心地解答了我提出的写作问题,赠送我两本他的专著,对我启发很大!我珍惜赵化楠编辑的一片热心,小心翼翼珍藏这两本书至今!2008年《中国石油报.金秋周刊》创刊,我的文稿虽有机会“露脸”,却大部分被修改。为了尽量不麻烦编辑,我登门请教“金秋”主编韩辛,他说:“不同的报刊有不同的用稿要求。文艺性报刊或板面需要委婉、华丽的文稿,但叙事类报刊或版面要求稿件实话实说,扼要简洁,少用形容词。《中国石油报.金秋周刊》属于后者,所以文艺性稿件不能刊登,即使是有价值的叙事类稿件,如果作品委婉隐晦,形容词过多,也必须修改,删除赘述才考虑选用!”我的文稿多属于后种类型,所以屡屡被编辑“开刀”,甚至做了“大手术”!后来去北京社区,有个《方庄生活报》创刊,聘我做“记者”。这个报虽小却“五脏俱全”,编辑部的运作跟大报没什么不同。编辑部每周一次例会,我这个“记者”总是要领到采写任务。因为钻到编辑部的“心脏”里,跟编辑部“0”距离,关系紧密,方便学习,我的写作越来越“入门”。但也并不是我的每篇文稿都能“开花”。世界是变化的,例会上确定的宣传方向,有时突然发生变化,有了新任务,宣传舆论必须跟着改变;按原定计划辛辛苦苦采写的文稿也就废了!对人物的采访也变化莫测,有的人看上去做了令人感佩的好事,按照“看上去”的情况撰稿,没想到是假像,当令人遗憾的真像败露,写假像的文稿也就没用了。更有同类事物多人撰稿的情况,编辑择优选登,淘汰了我的文稿,我也无话可说!总之,我在《方庄生活报》的经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受到了锻炼,对后来我给别的报刊撰稿帮助不小!写文章可以恰当地形容,贴切地比方,但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我不会。我注重采访,充分占有材料,做到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脚踏实地才有说服力!但是,采访对象千差万别,有人做了好事不希望张扬,不愿意多说;有人荣耀在身要求宣传文稿点滴不漏,稍有疏忽就觉得“不够劲”,不高兴。我们撰稿人的责任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着眼全社会,弘扬正能量,而不是让个人的“小溪”干固在自我陶醉的“沙漠”里,于是需要审时度势,把控情绪,避免副作用,力求达到最佳宣传效果。
每走访一个编辑部,我都有新的收获。通过走访,揭开编辑部的面纱,化解对编辑部原有的疑惑,我明确了写作的努力方向。进入暮年,我不强求有大作为,但仍然渴望进步,希望提高。我逐渐成为多家报刊通讯员,很忙,也很快乐!挑起编辑部的盖头来,老朋友也应该能看到编辑部美丽的面孔,希望他们握紧手中笔,不“永远不给你(编辑部)投稿”,忙起来,快乐起来!报刊编辑部永远是我们快乐的花园!
作者简介:
李景春(笔名老小孩),77岁,大庆石化退休高级工程师。退休后开始学习文学写作,首任“大庆晚晴文学社”社长,“老年日报”通讯员。到北京陪读12年,期间受《铁人文学社》派遣,担任“驻京记者”。在北京社区参与文学活动,被聘为社区“记者”、“宣讲师”,经社区推荐,被评为丰台区“群众理论家”,被“中国石油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在全国18省(市)67家报刊、媒体发表文学作品703篇(包括百荷选发42篇),2009年在中组部主办的全国征文比赛中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