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第二课时)

课   时   教   案八、平均数(第二课时)课  型新授课教 学目 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重 点难 点重点: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难点: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教 法指导 、讲解教 具小黑板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例2主题图:说说同学们在干什么?出示两个队的踢毽比赛成绩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踢得最多,谁踢得最少。2、如果两个队进行成绩比较,你认为哪个队的成绩好?男生队踢毽的个数多,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信息就下结论男生队总体成绩比女生队高吗?为什么?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探索用平均数的方法比较)1、出示学习指南:怎样比较两队的整体成绩?小组合作学习后让学进行汇报。2、提问:17个表示什么?它是指男生队某个队员的成绩吗?3、19个表示什么?它是指女生队某个队员的成绩吗?4、你能告诉我们两个队的踢毽成绩比较情况吗?虽然男生队的踢毽各数多,但男生队的平均成绩不如女生队,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运用“平均数”知识来解决问题?师:看到你们这么勤奋好学,又学得那么有水平。老师今天也特别高兴,我相信你们以后会发现和自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其实“平均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在生活实际中应用也很广,你们回忆得起来吗?对我们上课的评分,也可以来比较,哪一周课堂得分高、哪一周课堂得分低?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出示上两周课堂评分。你们认为第一周课课堂评分肯定比几分多,比几分少?师生共同演算:平均分是多少?三、巩固练习:课本练习二十二第1题,先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温度记录理解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再把统计表补充完整,最后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一周最低温度。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第3题,是一组判断题,通过收集信息、整理数据、计算平均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第5题,让学生根据蛋糕店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预测明天应该做多少个蛋糕?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现实原因。第6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数的意义。四。全课小结。观察后说一说讨论交流演算板书设计平均数(2)男生队:                 女生队:(19+15+16+20+15)÷5           (18+20+19+19)÷4=85÷5                          =76÷4=17(个)                      =19(个)反思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很多学校不执行国家的课节标准?学生的负担就是这样来的。

    大家都很关注孩子们的学习,但很多家长未必知道现在小学生每周上几节语文课,几节数学课.一定程度上,学生上的课越多,负担自然也就越重.但为什么学校要给孩子们安排这么多节课呢? 以我校为例,小学五年级,每周 ...

  • 平均问题解答——补差法

    我们在解决"求平均数"问题时,一般离不开"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个数量关系式.但如果我们能深刻理解"平均"二字的含义,就能用更简便的方法 ...

  •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

    执教 沈玉芬 昨天记录了4433个字,累得我改成了看电影.今天鼓起勇气又听了一节,4919,我的手啊.感觉又要休息一天,才能继续听课了. 听了沈老师的课,我的感觉是,这不是单元整体教学.至少不是我认为 ...

  • 王文薪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王文薪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 《肥皂泡》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这是一节训练挺扎实的课,竞选教坛新秀获得了一等奖.不过抱歉,我忘记这位老师的名字了,只记得姓吴.整节课对词语的理解.积累,下足了功夫,孩子们在课上很有收获.相信能给大家一些启发.稍显不足的地方就是写的 ...

  • 四年级英语(科普版)《Lesson 5 What are these? (第二课时)》

    四年级英语(科普版)《Lesson 5 What are these? (第二课时)》

  • 《手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任然最棒的地方在于,她在思考一节课怎么教学的时候,不单单想了这一节课,还想了整个单元,同时设计了两个课时. 按照她的想法,第二个课时本来是要体会有趣的语言,从教学设计中,能看出她做了全面的思考. 我读 ...

  • 《刷子李》第二课时

    宇航上完第一课时之后,<刷子李>就搁在那儿了.这段时间,小朋友们再次阅读了<俗世奇人>,批注,写读后感,读得不亦乐乎,好像慢慢还发现了冯骥才写作的妙处,写出了不少精彩的读后感. ...

  • (原创)教学随笔:“液体压强”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第二次教学反思: 得:第一课时首先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得出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从而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产生压强作用.第二环节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

  • (原创)教学随笔:“压强”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第二次教学反思: 得:在第一节课学习了"压强"的知识以后,第二节课主要学习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学习压强的知识,本节课首先对第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了复习,然后结合实例分析 ...

  • (原创)教学随笔:“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第二次教学反思: 得:本节课在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以后,继续突破第二个难点--"惯性",由于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所以这节课把侧重点放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