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与静
动亦定,静亦定。
王阳明曰:
“心无动静者也。
其静也者以言其体也,
其动也者以言其用也,
故君子之学无间于动静。”
对于有事或无事,
可以用动静来加以区别;
对于思维活动,
也可以用动静来加以区分。
但是,
对于心而言,
是难以用动静二字来描述的。
那么,
我们的心,
可以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呢?
王阳明又曰:
“其静也,常觉而未尝无也,故常应。
其动也,常定而未尝有也,故常寂。”
在无事或者思维静止时,
我们的心并非就没有意识,
它可以保持相当的警觉,以应变外境。
在有事或者思维活动积极时,
我们的心却可以是安定的,
应变外境的同时,并不执着于外境。
心若处于这样的状态,
便称得上“动亦定,静亦定”。
所谓“廓然大公,物来顺应”也。
如此看来,
一个人静坐不起也不见得就是“静”,
一个人应接万变不一定就不是“静”。
思维状态的动静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心境的安定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一个人心境的安定,
仅仅通过静坐等方式是远远不够的,
应当通过“在事上磨炼”,
在具体复杂的实践行动中去练就。
《莫问前程》......若水篇
当动则动,
当静则静。
上善若水,
且止且行。
难易相成,
有无相生。
前后相随,
高下相倾。
静莫思动,
动莫思静。
无为而为,
不谋而成。
重在积累,
因上用功。
念念向善,
莫问前程!
陈真人2014/5/26号傍晚,写于昆明“日月轩茶道”。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