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如何面对气候危机?
今年六月以来,南方多地强降雨,导致内涝、洪水等灾害。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的持续高温天气,又使农作物遭遇罕见旱情。近年来,台风、泥石流、沙尘暴、高温热浪、暴雨暴雪等灾难性气候事件频发。专家认为,气候变化已成为继贫困和公平的全球化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挑战,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大。
如何应对日益频繁的全球性气候危机?近日,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当高度重视气候危机,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采取适应与减缓并重的综合应对策略,共同解决气候危机,以实现共赢发展。
重视气候危机
消除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海浪咆哮、山崩地裂在释放巨大自然灾难的同时,也毁灭了伟大的人类文明。电影《2012》中的镜头,似乎在为当今气候危机时代地球的未来进行预演。
地球两极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水资源分布失衡;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暴雨暴雪气候增多,灾难性气候事件频发……若极端气候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到21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持续上升,给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饮水供应、粮食生产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影响。
有专家把过去50年气候变暖的原因归咎于温室气体排放,其中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是罪魁祸首,此外农业活动与森林砍伐等也难辞其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郑大玮教授指出,导致灾难性气候事件频发的原因,有天文、地质、气象、海洋等自然因素,也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不但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带来了经济社会系统的脆弱性。
对于某些气候变化,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虽能作出一定程度的适应,但需要一定的时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种适应难度和挑战将会越来越大。例如为适应突发气候变化,要不断更新完善一些建筑、道路、桥梁、机场、港口、水库等基础设施,这将产生巨大耗费。
气候变化的影响广泛且深远,气候因素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的真实变量。应对气候变化,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也积极加入拯救气候危机的行动之中。我国政府于1990年设立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1998年签署《京都议定书》,2007年公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13年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在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我国一直恪尽职守、步伐稳健。
减缓气候变化
发展低碳经济是战略选择
发达国家以全球20%的人口消耗了全球60%以上的资源、排放了全球80%左右的二氧化碳才完成了现代化建设。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指出,我国已不具备发达国家的资源与环境条件,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当走低碳发展道路,以推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减缓碳排放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战略选择。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理念下催生出来的新概念,此概念从最初的被怀疑,到现在普遍被学界、政界、商界和社会各界所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庄贵阳指出,我国目前面临两场竞赛,一场是国内竞赛,即新型发展方式与原有惯性增长模式之间的竞赛;还有一场是国际竞赛,即在国际市场低碳发展竞争中争取有利地位。
走低碳发展之路,一方面需要淘汰落后产能、限行车辆等,会对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影响;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企业对产品进行“碳标识”,引导公众消费低碳产品,以塑造自身的社会责任形象。何建坤指出,该行为将对产品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经销商在采购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时把含碳量作为重要标准,以增加低碳竞争优势。因此,我国企业应当创新低碳技术,增强自身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同时转化为促进出口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的动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企业作为社会生产的主体,也是碳排放的主体,应当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主体作用。为降低碳排放,必然要求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这就导致化石能源价格提升,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然而,现在的市场竞争是低碳竞争,谁掌握了低碳技术,谁就能抓住市场机遇。“如何将气候危机转化为低碳发展的商机,就看企业如何作为了。”庄贵阳认为,企业只有具备低碳发展战略思维,才能在挑战和机遇、成本与收益之间作出正确的权衡取舍。
“企业如果能通过降低能源消耗来提高经济效益,气候危机就有解决的希望了。”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文虎告诉记者,近年他一直在践行“三生共赢”的思想理念和生态实践,即倡导在一个区域的一切发展行为都必须能同时使自然生态得到改善,人民生活得到提高,经济生产得到发展,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在时空上的共赢。目前他的研究团队已将此理念付诸我国西部的云南、东部的浙江、北部的宁夏以及南部的海南岛等试验点并获得成功。他认为只有将“三生共赢”原理内化于企业生产和百姓生活之中,才能避免纯粹应付环保部门的外在强制性要求,从而自觉践行生态保护理念。
适应气候变化
积极构建气候适应型社会
减缓与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对策,彼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目前普遍存在重减缓、轻适应的倾向。“这与人们对适应缺乏科学认识有关。”郑大玮表示,适应是针对已经发生和预期将要发生的气候变化,通过对自然和人类系统的调整,来减轻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并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机遇。
郑大玮指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有些是相对确定的,如气温、海平面、雪线和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基本趋势。对此要采取战略性的适应行动,包括制定适应规划,调整工程技术标准、产业结构等;有些则是相对不确定的,如降水的时空分布,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等。对此要制定战术性应变适应措施,如气候智能型作物栽培模式、生产与销售策略调整、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预案等。
适应气候变化往往和扶贫工作联系在一起。研究显示,我国绝大多数绝对贫困人口都生活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地区,成为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必须给这些地区给予更多支持和关注。“在软件方面,应当做好气候变化管理和风险防护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救助工作等;在硬件方面,应当加强生命线工程建设,比如供水、供电、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应急系统建设,以及预警预报机制、避难场所建设等。”庄贵阳说。
“正确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是确定适应行动的前提。”郑大玮指出,分析气候变化影响时应同时分析风险与机遇,并进行综合评估。学界关于适应气候变化的评估、机制和技术途径等研究还刚刚开始,需加强适应领域的基础研究,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的适应行动开展。同时应该看到,由于我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适应实践问题,应当对这些问题进行发掘和提炼。目前需要针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和不同产业分别开展示范行动和示范区建设,逐步构建区域性、领域性和不同产业的适应技术体系,并筛选和编制适应技术清单。
受访学者表示,应当将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与环境保护有机联系起来,在适应与减缓之间寻找平衡与协同,采取适应与减缓并重的综合应对策略来解决气候危机。发达国家应当兑现消除贫困、转让资源与技术给发展中国家的承诺,与发展中国家在协同发展中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