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陕西《晏家坪往事(1)》作者:铁岩 主播:红日

作者:铁岩   主播:红日   编辑:木子迦勒

晏家坪往事(1)

文/铁岩 

有人说,兰州,是一个江湖的城市,那么晏家坪这个地方可谓是一个小江湖了。

晏家坪,隶属于兰州市七里河区管辖,是一个坐落在山坡上,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这么一个黄土坪。说它像个小江湖,是因为这里的居民大多是外地移民,他们有着南方和北方相互兼容的,特殊的生活方式。

由于大多数都是外地人,所以晏家坪上几乎找不到一个姓“晏”的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大批南方人响应政府号召,从江浙地区来到了兰州,支援大西北建设。有相当一部分人,拖家带口的来到了晏家坪居住。这让寂寞的晏家坪一下子喧闹起来。

南方人的子女们,操着南方口音的普通话。久而久之,晏家坪的“方言”就形成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语系。以至于,在兰州市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听到他们的口音,就基本可以判定:他们是住在晏家坪的人。

比方说,他们把房头叫“屋山头”;把厨房叫“灶皮间”;把烧开水的地方叫“老虎灶”,把簸箕叫“奔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他们通常不会念卷舌音的字,所以把吃饭,念成“呲饭”。把治安,念成“自安”。把说话,念成“缩话”。

他们当中有一部分是上海人,但绝大多数都是从江浙一带过来的。尤其是苏北人,说话都带些扬州或者南京那边的口音。也被称为“江北口音”。比较有代表性的方言,诸如“乖乖隆地咚,韭菜炒大葱”。“资勾央资滴”(这个样子的)。

他们骂人也很有特点:

“杀千刀的”、“强盗样子”。北方人听了会觉得很搞笑。

那些上海人也编了顺口溜自嘲:

阿拉是上海人,

来到兰州城,

三天不吃大米饭,

阿拉的肚皮痛。

听起来蛮有意思的。

在晏家坪上了初中的孩子们,都喜欢互相起外号,有些外号听起来很古怪,也很好笑:

什么“半条命”啦,“咕啰哆”啦,“小土匪”啦,甚至还有叫“拉稀瘪三”的。搞不懂怎么会起这样的外号。

六七十年代,晏家坪上没有公交车,人们要到市里去,全靠两条腿走路。坪上唯一的一条马路总是土苍苍的,如果有大卡车开过去,立刻就会掀起飞扬的尘土。尘土中还会有一些孩子追着卡车跑。据说是因为汽车散发的汽油味,闻起来很香。

当年的晏家坪有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家家户户都种向日葵。由于都住在小平房,每家都有属于自己的“院子”。所谓院子,无非是用废旧木材或者晒干的葵花杆,一排排扎进土里,再用废旧铁丝或绳子连接起来,围成自家的一块小园子。

到了春夏之交,家家户户的门前都开满了向阳花,金灿灿的,也挺好看。

那些年,晏家坪上经常停水,为了给向日葵浇水,人们不惜熬到半夜也要等水。一旦半夜来了水,人们都挑着铁皮桶,叮叮当当地来回奔跑,整个晏家坪都沸腾了起来。

大家都自觉排队接水,快速担回去给向日葵浇水,然后再排队,再奔跑,再浇水。如此往复好几趟。漆黑的夜晚或者淡淡的月光下,满院子都是奔跑的身影和说话的嘈杂声。

现在想来,那场景还真是很壮观呢。

当年的晏家坪上有一个小学和一个中学,小学叫“七局三小”,中学就叫“七局三中”。

上学路上经常可以看到,当地的一些农民蹲在路边,有的卖大豆,有的卖沙枣,还有卖沙果的。一分钱十几个大豆,五分钱一大捧沙枣,一毛钱七八个沙果子。

看起来很便宜是吗?但在当时,能买得起这些小零食的,都是些家境稍微好一些的孩子。更多的孩子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零食。

印象最深的是买冰棍。两分钱一根红糖冰棍,三分钱一根白糖冰棍,五分钱一根奶油冰棍。有时候走在路上可以看到,两个关系要好的孩子,共同舔唆着一根冰棍,你一口,我一口,那种稚嫩的快乐,也许只有在晏家坪的童年才能感受得到。

作者:
主播:

远方诗歌文化传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