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专家”王小炯的10年拍鸟史
十年,共计拍摄鸟类四百余种,其中不乏欧亚鸲、靴隼雕、乌雕等珍稀鸟类。在野外,鸟类摄影爱好者王小炯一步一个脚印,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四百余种鸟类。
文须雀
一
小时候,王小炯经常钻进树林寻鸟,每当看到美丽的鸟,别提心里有多高兴。长大离家到青海油田工作,他喜欢上了拍摄鸟儿。
王小炯
距离青海油田生产基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沟镇不远处,有一湾碧湖叫尕斯库勒湖。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尕斯库勒湖是候鸟迁徙栖息的天堂,每年有成千上万的鸟类来到这里生活。
“尕斯库勒湖边有一大片湿地叫阿拉尔,很多叫不出名的鸟儿在这里栖息,鸟群齐聚的场面尤为壮观!”王小炯说,那时,他一有空便到尕斯库勒湖畔观鸟,后来有了相机,便开始拍摄湖水、湿地里的野鸟。
有一年秋天,在一片灌木林里,王小炯发现稀有鸟类红胸姬鹟的踪迹,这对鸟类爱好者来说无异中了大奖。当时,王小炯和另外一名“鸟友”连续五天驱车前往守候拍摄。
灌木林面积大且稠密,红胸姬鹟忽隐忽现,王小炯和“鸟友”并没有拍到满意的照片。他们曾多次萌生收工的念头,但又不甘心。下午,天空突然刮起沙尘暴,两人隐藏的帐篷瞬间被大风刮破,他们只好压低身子,不让红胸姬鹟发现。
过了约两个小时,沙尘暴威力减弱,天气转晴。当他们从帐篷钻出来,看到对方满脸灰尘,不由得笑了起来。这时,清脆的鸟鸣声由远及近,循声望去,那只红胸姬鹟在树梢上,仰头高歌。两人迅速举起相机,拍下红胸姬鹟高歌的姿态。
为了拍鸟方便,王小炯除了经常到五六十公里远的尕斯湿地外,还特别找了一处平房居住。这间平房前有一片枸杞林,不少迁徙的鸟类经常飞到这里落脚。得益于这片枸杞林,王小炯利用一个秋天的时间拍了数十种鸟类。
“有一种鸟叫白背矶鸫,连续3年出现在屋顶的天线上,虽然不敢确定这是同一只鸟,但心里希望它们是同一只。”王小炯说,拍鸟当中遇到许多神奇的事,鸟类世界里充满的奥秘更激发他的兴趣。
4月拍鹗,5月拍凤头鸊鷉,6月拍水鸟繁殖……到10月鸟类陆续飞往南方。久而久之,王小炯对候鸟的迁徙顺序熟记于心。
长耳鸮
凤头鸊鷉
石鸡
十年,王小炯的足迹遍及柴达木盆地。有一年,为了拍摄栖息在海拔5000米的藏雀,王小炯和“鸟友”冒着高原反应的危险前往阿拉滩。半路上,越野车遇阻。等到车被拖出时,他们累得相机都举不起来了。当看到藏雀现身的那一刻,他们又挣扎着完成了拍摄。
拍鸟是非常艰辛的,不论酷暑还是寒冬,每一次外出拍摄都具有挑战性。这十年当中,王小炯用坏了不少相机,他却觉得值得,他看到了鸟类世界里感人的一面。
二
黄头鹡鸰竭尽全力驱赶霸占自己鸟巢的大杜鹃;赤麻鸭宝宝跳下二十多米高的崖壁,跟着妈妈走向远处的绿洲;五只嗷嗷待哺的家燕大张着嘴巴,让叼着小虫的父母不知所措;灰头鹀傻傻地喂养着比自己身躯大数倍的布谷鸟的孩子……
常年在尕斯库勒湖边观察拍摄迁徙路过的候鸟,看到一些鸟儿身上发生的故事,王小炯也深切体会到鸟类世界无处不在的大爱。
有一次,王小炯看到一只灰雁妈妈领着七八只刚出壳的宝宝,在草地上晒太阳。这时,一只棕尾鵟盘旋在灰雁妈妈头顶,伺机捕捉它的孩子。看到头顶的棕尾鵟,雁妈妈迅速张开双翅,把所有的宝宝都罩在翅膀下,自始至终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王小炯说,看到这样的场景,他内心产生了驱赶棕尾鵟的念头,但他知道鵟妈妈如果一直捉不到小鸟,鵟宝宝会被饿死,想到这一切,他一个人静静地在原地发呆。
有一年立冬前后,王小炯看到两只不同种类的鸟奋勇斗敌的场面。当时,一只凤头麦鸡和金斑鸻结伴迁徙到尕斯库勒湖湿地时,遭到一只灰背隼的攻击。金斑鸻受伤,凤头麦鸡却不离不弃,奋起抵抗,最终在气势上战胜灰背隼,救下金斑鸻。现场见证两种不同鸟种之间的友情,让王小炯对凤头麦鸡产生敬慕之情。
感动无处不在。 “鸟类世界里,有些鸟类为了让幼崽健康成长,会作出一些令人敬畏的举动。”王小炯说,从鸟类身上,他看到生命的伟大、母爱的力量,更让他坚定信心关注鸟类,拍出更多具有灵性的鸟类作品。
初春时节,一对美丽的翘鼻麻鸭迁徙到尕斯库勒湿地。这对相亲相爱的翘鼻麻鸭筑好爱巢准备生儿育女。有一天,那只公鸭出去再也没有回巢。母鸭整天在巢穴附近盘旋哀鸣。几天过去了,母鸭依然盘旋哀鸣,叫声凄惨。
一个阴沉沉的早晨,母鸭蜷缩在湖边死去。望着死去的翘鼻麻鸭,王小炯心里很难受。王小炯看来,鸟类忠贞不渝的爱情,并非只属于白天鹅、黑颈鹤等,翘鼻麻鸭也是如此。
三
从拍鸟、识鸟到爱鸟,王小炯成了“鸟专家”。在茫崖地区拍摄到的鸟类里,王小炯最喜欢身披一身蓝衣的琉璃蓝鹟,这也是他在茫崖见过最漂亮的鸟。
扇尾沙锥
琉璃蓝鹟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丛林,2014年秋却意外现身茫崖。2019年秋,再次现身茫崖。这两只琉璃蓝鹟究竟是不是同一只鸟?王小炯很好奇,他询问专家,查阅资料,以及核对照片,得到的结果并不是同一只。
“2014年拍摄的琉璃蓝鹟是成鸟,而2019年拍摄的琉璃蓝鹟是幼鸟,说明琉璃蓝鹟并非迷路途经此地,它们的迁徙路线极有可能要经过茫崖。”王小炯说,同类鸟长相相似,用肉眼难以区别,而观察时间久也能辨别。
欧亚鸲和靴隼雕属于稀有鸟类。每年立冬前后,欧亚鸲会准时来到茫崖,只要它来意味着迁徙季结束。12月,柴达木盆地天寒地冻,早已没有充饥的虫子,欧亚鸲便吃虫卵,或到灌木丛、水坑边寻找果实补给。
“欧亚鸲很靠谱,从不爽约,每年不远千里准时出现在眼前,那种相遇的场面令人感动。”王小炯说,还有一种猛禽叫靴隼雕,它会跟随着猎物迁徙,一路随行,一路猎捕。
迁徙季节,茫崖迎来许多鸟类。有一年秋天,茫崖迎来多只迁徙过境的靴隼雕,它们在高空盘旋,发现猎物后迅速逆光飞行,向着太阳光方向飞去,直到你看不见为止。然后突然以流星般的速度俯冲下来捕捉猎物,看到这一幕让人震撼。
在切克里克拍摄毛腿沙鸡时,发现它的爪子很像老鼠的爪子,它怎么会进化成这样呢?回到驻地后,王小炯查阅资料,终于弄清楚毛腿沙鸡因常年生活在戈壁沙漠,脚上长着带麻点的掌,一为散热,二为着地面积大,便于快步行走。
拍摄时间长、观察时间久,王小炯对鸟的习性有了更多了解。翻阅王小炯拍摄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拍摄的每只鸟富有灵性,这与他对每只鸟的了解有很大关系。
草原雕
今年7月,王小炯将在茫崖拍摄的摄影作品收集成册,这本名为《茫崖鸟类志》的书里,收录野生鸟类18目46科135属258种,整书图片近四百张,是一本系统介绍茫崖地区鸟类志的画册。王小炯说,他希望通过个人的作品,引起社会各界对茫崖,乃至柴达木盆地生态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护鸟爱鸟的行列中。
(记者 赵俊杰 责编 李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