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观察】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有哪些类型?地坑院又是如何挖成的?!
综合整理自全国高考地理备考专家数据库
前言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独特的民居形式,是陕北农民的象征。具有十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
修建窑洞满足的条件
气候条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
土质条件: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垂直高度达二三十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
窑洞的分布
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米,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窑洞种类
塞湖窑洞种类很多。
庄窑:也叫崖庄窑,它一般是在山畔,沟边,利用崖势,先将崖面削平,然后修庄挖窑。
土坑窑:这种窑都在平原大坳上修建,先将平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大坑,一般深五至八米,将坑内四面削成崖面,然后在四面崖上挖窑洞,并在一边修一个长坡径道或斜洞子,直通原面,作为人行道。'冬暖夏凉'的特点更为显著。
箍窑:箍窑一般是用土胚和麦草黄泥浆砌成基墙,拱圈窑顶而成。
顶门窗土窑:地基就绪后开高3米、宽0.7米的长方形土口,1~2米后旋成拱形,掏空三四米左右。留土炕,挖炕洞和烟洞。自然干燥后,上安0.7米见方的一个窗子,下安一扇门,麻纸糊以后便能居住,冬暖夏凉。但光线太暗,泥糊抹面,亦不雅观。
大门窗石瑶:
大门窗接口土窑:沿黄河一带,胶土多,质硬而油性大,取石也容易,先铲开崖面,留下土楦。接1.7米左右深的石窑口,大小同纯石窑。隆冬时节,倒楦,跟上窑口的方向、高低、宽窄打窑洞,留土炕。深浅随便,以土质好坏、人口多少而自定。浅窑为撑炕,深窑为厢炕。三条炕洞,直通烟囱,连接灶膛。面石好坏,差别也很大,土窑洞一般要上箍,防止土质干裂下塌。麦秸泥抹数次,后用麦壳子软泥抹一次,干后便能居住。
大门窗泥结窑:吴堡三道塬,取石不易,黄土又不可打洞,过去只能用麦秸土掺水作坯,晒干后圈窑。这种窑洞,纯土结构,最怕秋雨绵绵。现在新修,多为砖石结构。吴堡富户讲究,'四合院',或者三孔一院,或者五孔一院。有的另做厢窑,倒座窑或马棚。择向建大门,俗称'楼门'。旧社会,大门按身世决定式样和装饰。
陕州地坑院再上“央视”,今年“双节”地坑院一定会“火”!
在陕西关中腹地上有一个柏社村,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年的发展史。有人这样形容它:“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这样描绘出的村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呢?
柏社村蕴含着古老地居文化基因。它拥有的二百多个地坑式窑洞,展示出一种生土环境的分布状态和独树一帜的关中窑洞文化,从而享有“天下地窑第一村”和“生土建筑博物馆”之美誉,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
这种窑洞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将四壁掏成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滴窑和普通农家院没区别,但是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树梢,不见房屋。
地坑窑院,这种建筑形态,已经有近四千年的历史,汉、唐、宋及以后的文献,都有记载,堪称人类穴居文明史上的“活化石”。
在陕西淳化县、永寿县、旬邑县、彬县、长武县,地坑窑洞曾经分布十分广泛,居民多挖有下沉式井形四合院。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三原县新兴镇柏社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村落,这种奇特的民居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
目前,柏社村集中分布有211座院下沉式窑洞四合院,保存完好的有134院。
地窑建筑,除门窗外几乎不用建筑材料,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
不同于其他民居建筑普遍向上发展做加法,地坑院做的是减法,向地下挖坑掏窑洞,不需要额外购置与运输大量的木材石材,可以说,开局一把铲,全靠挖挖挖。
问题来了
如何挖一座地坑院
选一块心宜的地
画个大约12m×16m的长方形
择个良辰吉日
动手吧!
地坑院的天井院一般长宽大约10-16米,深6-10米。
▲地坑院剖面图
▲地坑院平面布局图
▲地坑院窑洞内部
▲地坑院剖面示意图
▲粮食窑
▲渗井
之后,在院子四周顶部,会砌筑约40cm高的拦马墙,就像是围了一圈矮墙一样,防止人畜跌落,同时兼具排水防水等作用。闲暇时候,人们还会坐在拦马墙晒太阳唠嗑。
挖一座地坑院要多久
简单算一算,开挖一座地坑院,首先挖大坑需要大约10-30天,然后每挖一个房间大约需要半个月。一家几口,农闲时候挖一挖,边挖边住,边住边挖,甚至,生个小孩等他长大了一起挖,如此勤奋的一家人两三年是可以挖好。当然,你也可以在村里召集四五十壮丁一起开挖,人多力量大,不到一个月就挖好的也大有人在。
在这片中华大地最为贫瘠的土地上
人们依靠勤劳的双手与简陋的工具
创造出一个个方方正正 冬暖夏凉的“家”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靠着黄土就挖洞住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全都是老祖宗千百年留传下来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