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超级大礼包(二):门外汉谈关于氢能、储能的几点认知!

一、化学储能

      昨天有投资者留言:目前分布式储能应用,最大的问题是二个方面,1,是成本高,投资回本周期长。2,安全隐患问题。3,目前应用并能算过帐的就只有某些用电大户,自建微电网,发电专供用电大户

      作为化学储能,这位投资者留言很正确。我也是这个观点!就微电网,发电专供用电大户市场也够大了!

       至于钠离子电池的储能应用,未看到大规模应用的实际案例。但是在某公司报告会上亲耳听到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世宇提到,公司已经和宁德时代成立国家级储能研究中心,具体是不是采用钠离子电池作为储能核心,由于开会没有机会提问无法核实。

    但是3060(双碳)目标实现,第一步最大规模的得到应用肯定是用光伏、风电取代煤炭主要发电地位,未来十年光伏和风电投资规模依然十分巨大;第二步就是增加在煤炭作为主要发电支柱时期储能的地位,而分布式储能又是效益、可行都可以实现的。即当前是分布式储能大规模推广和爆发的前夜!第三步是在光伏、风电作为主要发电网背景下,采用电场储能,集中式储能,应该是十年以后的事。

     实现以上三步的同时,试探氢能的应用,包括氢能的制造、储存、运输和应用

 二、氢能属于试探期

   先谈一个结论:氢能现阶段的制造、储存、运输和应用都属于试探期

1、氢能制造

   氢能的各个环节没有一个完全成型的大规模应用,都是实验或称试探期。唯一的共识就是,氢能将来一定是人类的终极能源,氢能一定是方向性的。

     先谈氢能制造(只谈绿氢不谈灰氢、蓝氢,石化制氢偏离3060初衷)。随着光伏发电成本大幅降低,已经低于煤炭能源背景下,电解水制氢已经进入可以试行的阶段,其成本开始大幅靠近灰氢、蓝氢。因此,氢能在未来3—5年大规模进入人类发电领域是可以预见的(发电占碳排放的42%,新能源汽车充电如果是氢气发电,产业链就是纯绿色了)!

    总结一下:光伏发电然后电解水制氢是最可能实行的制氢路线,但是依然没有一家公司大规模的应用,不过已经箭在弦上了!

 2、氢能运输

       氢能输送问题:1、管道输送一般在几百公里之内,至于脆氢(管道开裂)早就解决。有光伏发电上市公司已经开始和天然气管道、钢铁厂合作通过天然气管道输送氢气给钢厂炼钢!通过配比一定氢气到天然气之中,用管道输送氢气早就解决了(实际应用阶段大幅提前纯理论知识研究者)管道运氢气已经开始大规模试探性应用,能解决短途和中途运输,不能解决千公里的长途运输!2、用油运氢,例如做成甲醇、氢油等运氢也是可行的。即把气化的氢气通过化学反应成为稳定的液态甲醇或氢油进行运输,现在也实现了。整个液化运氢,不论是做成醇还是烷都是在实验阶段,没有一个出现大规模的应用!4、高压成液体的液氢运氢,是不可能考虑的。制造成本太高,所有高速公路、铁路都不允许背高压液氢大炸药包的汽车、火车通行的。3、特高压送电能解决氢能长途运输,即运输的不是氢能而是电能,特高压输电耗损3%—5%,光伏和风电发电稳流后上网,通过特高压输送到一千到几千公里外,然后电解水制氢是最佳长途运气的方式。

     总结一下:中短途用管道运输,长途改为送电到场地附近后再制氢(不再运氢而是直接送电再制氢)。液化成甲醇或烷解决安全性,但是运输成本不低,还只能作为中短途运输,成本问题和可执行都是问题,将来未必能得到大规模应用。

3、氢能储存

      储存好解决,液化即可大规模储存,气化后即可使用于发电、制热!

4、氢能应用

     氢能应用主要是三个场景,一个是氢能汽车,另一个就是氢能发电,第三个就是氢能作为能源炼钢、炼化工,即氢能+产业!

a、氢能汽车

    先谈氢能汽车,其中某院士说的甲醇燃烧作为汽车动能,甲醇燃烧释放二氧化碳,不是减碳而是增碳,是不可能去实现的路线。潍柴动力收购瑞士企业做的叫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是未来氢能汽车的唯一路线。

    氢燃料汽车现阶段还是试用阶段,发动机研究阶段。据说2000元千瓦时(一度电2元),成本还太高。

B、氢能发电

    煤炭发电有一个锅炉用于燃烧,氢能发电其实也是要一个类似锅炉的东西,不过名字叫燃料电池。氢能是不能用直接燃烧发电的,氢能遇火即炸。需要一个反应膜和氧气结合,用可控模式放热,这个东西叫燃料电池。

    有可能氢能发电进入实际应用场景快于氢能用于汽车,某上市公司2020年报原文“公司构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产品体系,形成了氢获取、氢储存、氢加注、氢使用全环节整体解决方案。自主研制 60-110 千瓦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通过国家强检,标志着公司产品已实现了对作为国家示范期重点的中重型、中远途应用的覆盖。”

     有另一家上市公司就考察以上项目,准备用这个产业链进军氢能,在寻找经济效益好的项目进行大规模推广。只要能解决大规模氢能放热安全性问题,实际就是解决氢能大规模进入人类生活的问题!之所以认为它们合作是以氢能发电为主,因为合作双方一家是电力企业、一家是传统的煤炭锅炉企业(掌握氢使用全环节整体解决方案)。而应用于发电是规模最大,只要制氢成本能够控制,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光伏发电成本降幅巨大,电解水制氢成本已经接近大规模应用的零界点

    氢能发电是最快出现的氢大规模使用领域!估计1—2年就会出现,这个市场可大了,用光伏发电——特高压送电——制氢储氢——氢能发电的产业链具有无限需求。

    氢能炼钢、炼化工等,其实就是氢能发电的变形,如果发电能解决,其它技术难度就不大了。剩下的就是成本核算问题了!

    总结一下:大家是不是明白了,氢能至今都没有大规模的应用出现,还在试探阶段。氢燃料电池汽车可能还需要3、5年后才会大规模出现,因为氢能燃料电池(相当于汽油车的发动机)还在实验阶段,氢能成本降不下来。氢能应用经济效益账也没算的太清楚,有可能氢能最快能实现的是电力发电,基础条件是光伏发电成本够低,据电力上市公司领导说还在探讨合作哪些项目具有经济效益阶段,但是落地会很快(该企业将在3060投资额千亿以上,他说的话还是可信的)

(注:需要说明的是,灰氢和蓝氢制甲醇同样有污染,不符合环保背景。绿氢制甲醇重整燃料电池的路径是“电能——氢能——甲醇——氢能——电能”,传统氢能源燃料电池车的路径是“电能——氢能——电能”,甲醇重整燃料电池的路径要增加一个“氢能——甲醇——氢能”脱裤子放屁的过程。甲醇制氢化学反应:CH3OH+H2O→CO2+3H2,这是增加碳排放的过程和3060目标背道而驰,尾气净化成本也大增 甲醇重整燃料电池早就被市场抛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