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阿根 | 千脚土

【往期回读】

有客南方来   我的初中千脚土

带父母进城   赵一锅   我是老前辈

千脚土

大桥镇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千脚土是什么土呢,就是村民们居住的房屋内陆面上表层的土,说这土经过千脚万脚的踩踏后也有肥气。

秋收后,麦子一种下,农田里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活儿干了,趁着冬闲的空儿,生产队就要进行冬季积肥了。

生产队大搞积肥一年两次,春冬各一次。春天积肥以绿肥为主,发动群众,给每个劳力下达寻草的数量任务。因为每个生产队都要在这个时候搞积肥,哪有那么多的青藤杂草可寻,村庄周边范围内里把二里路的草都被寻光了。为了完成任务,天一放亮,社员们就早早地挑着草篮担子出发,走上十里八里到江边上的荒滩里去寻,傍晚时分哼吱哼吱地挑回来送到田头边过秤记工分,然后倒进事先挖好的绿肥塘中沤,两个月左右沤烂的绿肥就可以用来垩田了。有时候实在寻不到草,有的社员不得不采取以泥代草的方法,寻草时铲上厚厚的泥土钉在草上,有的甚至把土基头藏在草篮底下充草称。

说句老实话,在那个艰苦贫穷的年代里,不要说粮食紧张,肥料也特别缺少。虽说每年春季公社按田亩计划分给各生产队一些氨水,这也是杯水车薪,远远满足不了农田的需要。就说分配的计划氨水,各个生产队还得按规定的时间用独轮车到江都去推,运气好的可以直接去推用坛灌装好的氨水,运气不好的还得用木制大桶(椭圆形,高约80公分)去推散装的,散装的氨水挥发性特别大,一路上刺鼻的氨水气味熏得人十分难受,呛得人流眼泪。这种散装的氨水推回来后是不能存放的,必须立即兑水施垩到农田里,否则氨气跑掉了就会影响肥效。像我们地处大桥镇农村的,到江都推一次氨水,来回要走80多里的路程,社员们的辛苦是不必说的。

冬季积肥,主要是以泥土为主。入冬后,生产队在河塘上架起柴油机抽水泵和脚踏的木制水车,整天整夜地忙着把河塘里的水往外抽,大些的河塘要抽上三四天时间才能见到河底,然后拿上养殖的鱼,卖给群众留着过春节。河水抽干后,全村的大小劳力一起上阵,下河塘取河泥,挖的挖,挑的挑,抬的抬,把河泥集中到河岸上,河岸上的河泥堆成了一座小山似的,等爽去水,春节后就可以用来垩田了。

河泥拿好后,接着就安排劳力挨家挨户地去挖千脚土。千脚土是什么土呢,就是村民们居住的房屋内陆面上表层的土,说这土经过千脚万脚的踩踏后也有肥气。对于挖千脚土群众是不太情愿的,室内好端端的硬实地面,被挖去3寸左右深的土,然后再给回上新土。刚回的土很虚,一踩一个小深塘,绊绊磕磕,人在室内行走很不方便,群众无奈,只好发动全家人按顺序用脚慢慢地踩,用大铲扑,用大木榔头夯,就是这样室内陆面没有两个月的踩踏是不会硬实的。千脚土挖好后是不堆放的,直接洒到农田中去做肥料。

在春冬的季节里,生产队除了沤绿肥,拿河泥土和挖千脚土做肥料外,还动员和鼓励孩子们到野外拾粪。由于地里缺少肥料,庄稼长势很差,大小麦的每亩产量还没有现在的一半多。

1980年后,随着农田承包责任制的全面落实,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一条龙的耕作收获,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从根本上更除了过去那种刀耕火种的农田作业方式。农田里有草,无需用锄头一锄一锄地去薅了,农药一洒,草就给灭了。更不要为耕种农田的肥料发愁,尿素、化肥、混合肥送到家门口,更是方便了群众,他们趁雨天下地一洒,就等收获的季节到来。农民们常说,现在种田与过去相比,真是天囊之别,什么都不要烦,快活死了,这都是党给我们农民带来的福音。

历史不会忘记历史,现在不会忘记过去。以前那种春季寻草沤绿肥,冬季拿河泥,挖千脚土的时代已经成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的旧事,今昔相比,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啊!

(0)

相关推荐

  • 【灵璧记忆】沤绿肥

    沤绿肥 文/闫星云   庄稼一枝花 ,全靠肥当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生产队的时候,没有什么化肥.磷肥.复合肥,种地全靠土杂肥.我记得那是1978年,我15岁,还是一个小屁孩,初中二年级,我们生产队46户 ...

  • 散文天地 | 潘兵华:生产队里积肥忙

    生产队里积肥忙 文 | 潘兵华 现代农业种植在国外早已机械化和科学化了,连田里的肥料都根据往年产量用计算机算好不同地块自动给肥.就拿现在来说,化肥早就国产了,不像在生产队时期还靠进口化肥.那时国家外汇 ...

  • 拉氨水

    拉氨水 大概在我七岁那年的冬天,快要过年了,我家刚盖起过道还没来得及收拾地面,生产队长就安排我父亲和其他4名社员去邹平拉氨水.到邹平可有二百多里路远,不是用拖拉机,而是用驴拉的地排车,来回要好几天的时 ...

  • 回忆我的父亲‖本色篇

            本色篇 回忆我的父亲 □吴金高 劳苦,是父亲留给我们大家庭所有人的最深印象,也是亲友乡邻对他的一致评价. 度日艰难,让父亲从小就会捞鱼摸虾.19岁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上,父亲出去投放张黄鳝 ...

  • 一种野草,为何常被插在垂危病人的床前?原来它被赋予了特殊功能

    在我们这里的阳面山坡上,经常能够看到这么一种植物:这种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株高在30-120厘米之间.这种植物的茎秆呈四方形,在接近基部的地方有可能为圆形,茎秆的节和棱上生长有硬毛. 这种植物的叶片呈卵 ...

  • 卞阿根 | 裹脚

    裹  脚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女孩们从裹脚开始,就穿着很小的尖头鞋和很紧的袜子,因为难受,加上疼 ...

  • 卞阿根 | 鸡脚枣儿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收长头发   二八大杠 我的最后一届高三生 三伏天做豆瓣酱  面子 鸡脚枣儿 大桥镇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

  • 卞阿根 | 推脚人

    [往期回读] 推脚人 江都区大桥镇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知名文史学者.乡土作家,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农村经济落后 ...

  • 刘文 | 昙花一现的“千脚土”

    [往期回读] 电视台来丁沟小天鹅大酒店录制节目 娄勤俭教育情怀    丁沟影视城开工 游走宜陵老街    麾村史话 古镇小纪史话    郭村史话 蒋勋细说红楼梦 | 80回大合集 "六&qu ...

  • 卞阿根 | 脱土基

    [往期回读] 脱土基 江都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知名文史学者.乡土作家,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说到脱土基,那是1975年之前的事了 ...

  • 卞阿根 | 美味圩饼

    美味圩饼 江都  陈锡瑾 陈锡瑾先生:1937年生,丁中1955届校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江苏省作协会员.有六百余篇(首)故事.童话.寓言.儿歌.散文.连环画脚本等发表在<小朋友>< ...

  • 卞阿根 | 苋菜锅上贴烧饼

    苋菜锅上贴烧饼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苋菜炒好了,烧饼也熟了,吃烧饼搭苋菜,沾苋菜汤或用汤泡烧饼吃 ...

  • 一条完整的视频!记录多肉开箱、修根、配土、配药、上盆、铺面!

    一条完整的视频!记录多肉开箱、修根、配土、配药、上盆、铺面!

  • 卞阿根 | 盖房说喜话

    盖房说喜话 大桥  卞阿根 作者卞阿根先生:1955年生,江都文史学者,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曾做过教师,后调到镇建安公司工作. 砌房造屋对村民们来说,一生一世也不过一.两次,比儿子结婚,姑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