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病至简论:理法方论篇【中医处方组方规律】

《万病至简论》谈的是原则性问题,下面这篇文章在理法方论上详细阐述。

导致疾病的原理有两方面:1.有形物质基础  2.无形功能【气】的运转有形物

基础有两个方面:1.导致疾病的垃圾  2.清洗垃圾的水【津液血液】

无形功能【气】的运转也是两个:1.升  2.降

一:物质基础

1.导致疾病的垃圾  主要来自于饮食。肉味厚重属阴,多食肉体内垃圾就多。凡有形之病【肿瘤、痘痘、痤疮、痔疮,增生、结石】越吃肉病越重。有时候不是医生不高明处方不好,而是患者吃肉太多。所以,这类病,应该少吃最好不吃肉。疾病好的快慢取决于患者自己。

在病理上,成形的垃圾形态有两种:痰湿,淤血。阳化气的原理,浓度较低的垃圾加热了直接就可以化解掉,但是郁结久了坚硬的痰淤就要用专门化解的药物来清理了。这些药物相当于强力清洁剂,效力越强的腐蚀力就越强【对身体伤害性同时也加大】。针对痰核,较柔和的是陈皮,接着是半夏,再接着就是胆南星。针对淤血,最柔和的是红花、当归、田七、川芎、元胡。红花最轻,效力也是最缓和,但是速度快,用于清理悬浮状态的淤血效果是最好的,比如新伤内出血,立即大量红花嚼服,温黄酒送服,可以迅速止血,延缓稳定病情,活血化瘀同时还能生新。其它的都是块状茎,和它们沉重的质感一样,功效也是缓和的,适用于阴血不足,淤滞较重较粘稠的情况,就像厚重的油污,清洗速度快是没用的。所以化瘀血的药多质重。相对来说,归身补血不攻,只有归尾可以活血,破血都说不上,所以当归化瘀功效最低;田七最沉重,气感柔和沉敛绵长,攻补兼施,适合较长期服用,相对于当归作用于血,田七偏作用于筋骨,所以有个习俗就是在孩子二七二八的时候每个月服用一两次田七,孩子就长得好;川芎气感最强走串最快气势浑厚,可以作为化瘀血基础药,元胡的气感是尖锐的,渗透性最好,适合巷战;化瘀血最厉害的是三菱、莪术,也都是块状茎。两者通常搭配使用,他们就像坦克一样,无坚不摧,用于攻坚战,破碉堡,最难化开的由它俩上,但是破坏性也最大,不可久用。

越顽固的淤块【久病之人的体质】,越快不了,只能慢工出细活,药效需要的是粘合附着慢慢渗透。所以,化瘀血痰浊时,我通常会选用酸味药。说实话,对于理论上说的咸能软坚散结,我是体会不大,酸味的软坚散结,我倒是感受最明显。用山楂泡水,再多污垢的茶壶杯子,立即就清清亮亮。最硬的牙齿,吃了酸梅后立马打软。所以,但凡有淤滞,我惯用乌梅、山楂、五味子、山茱萸、陈皮、白芍这几味酸药。效果相当好。特别是在排除宿便这块应验最多最显效。至于化瘀,最好用丸剂,缓慢释放、附着、渗透、分解。

2.清洗垃圾的水   就是体内的津液血液。垃圾相当于污物,血液津液相当于水。水越多,清洗就越容易。水越少,清洗就越难。津液血液不足的人,中医叫“阴虚”。这种人很难治,因为无论你怎么用功,都必须在有足够运输载体的基础上才可以实现。再好的洗衣粉洗衣液,都必须有水才可以发挥功效。阴虚的人垃圾再多症状再难受,有时候没办法优先解决,因为你没有水,先要给你补水,其它治疗才可以跟进。所以,这类人的疾病好的快慢,已经被阴虚的体质限制死了,只能慢慢来,有水了再说。要致富,先修路。要治病,也要先修路——水路。

补津液的药都是富含汁液的,比如党参、麦冬、天冬、沙参、玉竹、枸杞、熟地、红枣。补水加上锁水,效果就会更好,锁水的是酸味药,比如五味子、山茱萸、乌梅。严格区分,同样补津液,他们还有各自不同的归属特点,比如补肝补肺还是补肾,但人是一体的,补哪里不是最终都会汇合?区分意义不大。津液不足都可以用这些药搭配。

补血的药,当归首当其冲。通常把熟地也算入补血药。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些东西本来都不补血,他们只是提供补血所需的养料,原料而已,制造血的才是补血,睡觉才是造血补血的根本。最补血的是早睡觉!即使不吃当归,普通饮食不照样制造了生长需要的血液吗?服用当归不早睡觉,照样补不了血;不服当归,早睡觉,血液依然生成。何轻何重,应该是很明确了。所以,再讲究哪味药补血不补血,谁效果更好,意义就不是太大了。

上药三品:“精”“气”“神”——都是人体自己本就具备的功能。让它们正常发挥功能,就是最补的药,最好的药。

二:无形功能的运转——也就是气的运转

人体气的运转有以下规律:热升凉降。左升右降,前升后降。刚好就形成一个圆圈,这种气的运动就叫圆运动。功能不正常就是气升降的功能不正常。左路叫不升,右路叫不降。有没有升太过呢?有,体现为不降。有没有降太过呢?有,体现为升不及。所以,本质的只有“不升”和“不降”两种。气的升降和功能之间如何关联呢?气就是热能,气走到哪里,能量就走到哪里,那里的功能就发动起来。

1.升  升的功能位置上,体现在身体左边、前面的功能正常发挥。性质上,升为阳气发散,热、用阳。有病了,多体现为阳气发散不利、功能不足的症状:左边手脚无力【气不足】、恶寒畏寒【气不足不升】精神萎靡【气不足】、手足冰冷【气不足】、食欲不振【气不足】尿多、记忆力下降【气不足】大便溏泄【阳气不蒸化上升】、皮肤痒【气不透】、胸闷【气不透】等等。

2.降  降的功能位置上,体现在身体右边、后面的功能正常发挥。性质上,降为阳气收敛,凉、藏阳。有病了,多体现为阳气收敛不及、功能太过的症状:右边手脚僵硬、前胸乳腺疾病,发热、大汗、便秘、失眠、多梦、焦虑、烦躁、口苦、咽干、目眩、渴饮等等。

治病就是让不升的升,不降的降,圆圈画好了,病就好了。治病也就很简单了:画个圈而已。用一元堂常用的术语叫做:调升降。

升左路的药略谈:

附子,川乌草乌【通常配合使用】,细辛、生姜、桂枝、麻黄、柴胡、川芎。

附子作用于最深层次,相当于圆运动的最低点,对应于肾,少阴系统,骨头内,深寒,陈寒。久病入里,或者大量输液导致急慢性肾功能问题,骨髓病【白血病、造血功能病】。生附子力道峻猛,用于救急,熟【泡或者叫制】附子用于缓和期的助阳散寒。生附子的钻透力也较熟附子好,所以用于刺痛钻痛的效果比熟附子好;川乌草乌擅长于筋骨关节层面,这些部位的病痛,用川乌草乌效果最好;川乌草乌是特种大队的话,细辛就相当于特种小分队,骨节隙缝的穿透性非常好,穿破陈寒的屏障,打开通道效果非常好。细辛单独力量不够强大,通常都是配合附子川乌草乌来发挥功效。

生姜就是基层部队,但是是最重要的基础部队,所有作战都是在基层部队的基础上发挥功效。基层部队的特性就是量大,无所不至,无处不有。所有温阳药在加上相对最大量的生姜基础上,功效都能发挥到最佳状态。附子无姜不热,就是说附子的热性相当于大将军,气势强大,但是必须有兵力配合调用,才可以显示出来,光头司令是作用不大的。将军驾到,前面还需要有小兵开路,走起来就顺畅了。这就是大量生姜搭配附子使用就不会有剧烈排病反应的缘故。火神理论推广最大问题就是排病反应的剧烈。加入一味生姜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了,这是澄空先生的智慧。

桂枝作用面在皮下,肌肉之间。麻黄作用面在皮肤。所以,肌肉酸痛多用桂枝【解肌】,皮肤痛用麻黄【解表】。这两味药讲的最多,我就不再多讲了。

柴胡是由内脏一路通到肌表的,上述的药可以理解为走外围,柴胡可以理解为走内路。更准确的说,是打通上下。柴胡用药的部位是根部为主,连带手指长的细枝。枝上行,根下潜。所以,柴胡的特性,说升或者说降都不太合适,说调升降,上下通行是最合适的。

川芎主要就是走血液血管内。也应该理解为通行,而不需要定性上或者下。肝主藏血,血管有升有降,走肝的药,大多都可以这样定性。厥阴肝木少阳胆木的特征就是寒热并存,上下通行。

降右路的药略谈:

龙骨、牡蛎、黄芩、石膏、知母、百合【兼论五味子】、杏仁、川贝、厚朴、枳实、大黄、芒硝。白芍。

龙骨、牡蛎沉重手感冰凉【生用。煅的收敛为主,降性减弱】,决定了性质就是下潜重镇的作用。用于神志上亢不清不明太过的状态。

黄芩和石膏都是从上往下降的,但是黄芩类似于干冷,凉而干燥,石膏类似于湿冷,凉而带润。黄芩小量取用即可,一般20克内,石膏需要大量,一般10克到上百克都有。黄芩的作用迅速,但不持久;石膏的作用较慢,但绵长。知母凉降之性次于石膏,润性强于石膏,用于兼燥的病。

百合,合阳明,汁肉肥厚,可以归属于养阴物质基础方,但因为其聚敛下降的作用也很突出,所以,列入降气类。质感清而不腻,收敛而又不会过于滋腻,可以大量使用。五味子收敛之性强,但是本性温,降性不足,所以不宜列入此列。收敛是由外向里收,下降是由上而下。相类似而不同。五味子收敛而不降,就像网一样把木气金气束缚住,所以不宜多用,一般20克内为宜,组合比例中从属为宜。

杏仁有甜杏仁苦杏仁之分,甜杏仁因其甘偏于润肺的作用,苦杏仁因其苦偏于降逆下泄肺气。杏仁带有油脂,润降止咳,对比其它止咳药如紫菀、百部,功效比较温和。川贝也降逆止咳,但是补益的作用就大于杏仁,降气之性稍逊杏仁。贝母也有类似于杏仁的甘苦之分。浙贝带苦,降逆止咳之效更强,性凉偏寒。川贝甘为主,润肺之效更佳。性凉。

大家发现没有?这些降气之药,多作用于肺。五脏中心肝脾肾皆升,唯有肺独降【严格来说也还有升,宣发的作用就是升,但主要体现为降为主】,对应六经为阳明燥金,阳明病里提纲证就是白虎汤证,君药石膏。所以,如果一个人肺有问题,气的下降就出现很大问题。肺切除的患者,睡眠就非常难办,因为你连降气的工具手段都没有了,用方中你就只能至始至终多加生脉饮【党参、麦冬、五味子】帮助下降。

在前面讲的补津液的药,其实也是下降的药,但它们是以本身体质沉重之性来降,而不是下降之性。所以,归入补充津液的基础方更合适,而不放入下降方。但是通过组合,入生脉饮,下降的功效还是不错的,轻微的气不降,用生脉饮就有很好的疗效,但是严重的气不降,就必须搭配降气的药了。黄芩和石膏两味药基本就足够了,在量上作调整就是。止咳的根源是降气,只要降气就可以止咳,所以,不一定非要用杏仁川贝。

让肺气宣的,让肺气不降的,就是肝气,左路上升的最主要的气。根于肾水上达于肺金,沟通上下的作用。作用于肝的就有升药也有降药。前面生姜升肝气,这里厚朴、枳实就是降气作用。降就有重着之性,所以,厚朴为厚厚的一层树皮,枳实为沉重的果实切片。厚朴偏作用于心胸口上段,枳实偏于腹腔一段。通常同时搭配使用。

大黄的下泄之力,大名鼎鼎了。芒硝也是下泄的,不过,相对而言,大黄泄无形之气,芒硝泄有形之实。所以,大黄煮久泄力就不足,要泄利,一般后下。芒硝是非常沉重的矿石,遇水即化,所以一般用药汁搅拌冲服。芒硝味咸性寒,借其重坠之性迅速下达肠腑之间,所以,通腑之效一流,五脏之病就所顾不及。肠腑之间有任何淤血痰浊,芒硝都可以快速清除,是其它药所难以比及的。但是,这个时代,肥脂厚腻吃多了,枯燥硬结之病机,还能有几个?慢性病阴虚之体【污浊易于留滞】,穷困之地多用。其咸能软坚之性,我理解为咸令局部大量吸水聚集渗透之故。体会不多。当年的“神医”胡万林就是靠大剂量芒硝通利治病而起名。现在没有多少阳明腑实【便质坚硬的便秘】的病人了,胡万林来到今天也成就不了当年的风云气势。

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的组合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承气汤。

白芍是和川芎刚好相反相应的一味药。它们都走肝入血,但是川芎走串发散,白芍收敛内聚。川芎的化瘀是辛散之性,白芍的化瘀是酸的软化分解之性。

别论:陈皮。干姜。炙甘草。

陈皮气清芳香【特别是正宗的新化陈皮】,清气上行,头脑精神为之一振。但是服用后放屁多多,就说明下通腑气的作用也很强。所以,我将陈皮定义为调升降之药,不在纯升或者纯降之列。

左升右降的中间,还有一个轴心,那个轴心也在转,只不过位置不变,定在那里转,相当于自转。外圈的升降相当于公转。上与下,左与右,里与外,前与后的气交流都要通过这个轴心来转。轴心自己只是一个传力、通道的作用而已。所以不需要发力,只需要保证通道通畅即可。通畅用门户来形容就叫开,开的力量来自于热,寒凉则合。所以,只需要保证够热就可以。干姜就是起这个作用的。生姜嫩,牛气冲天,老了就圆滑了,锐气收藏起来,不走动了。老姜就是守得最好的。用老姜做成的干姜就更加固守了。它的效力一般维持在脾胃中焦这个圈里。

姜的火力猛,但是不持久。为了让这个力量缓和持久的作用,就需要炙甘草的作用来搭配。干姜是火,炙甘草就是土块,把火的热量藏起来持久保温。生甘草收藏补益之力不如炙甘草。生甘草偏凉,降气清火。

干姜就像热汤,炙甘草就像汤面上的油,陈皮就像放在汤中的那一撮葱花。整个搭配就非常美妙了:有热,又能持久,还不油腻。

别论:五味子、山茱萸、砂仁。

五味子收敛上半部从上往下收【敛肺,用于虚咳多汗】,山茱萸收敛下半部【敛肾,用于尿频多尿】从上往下聚。刚好相对称,上收下引。砂仁作用于中焦脾胃,把外散的气向脾胃收敛【敛脾胃,用于腹胀】。这三味药就像三个金钟罩,护住了一气在规定范围内周流不息。收太紧就会影响气的运转,所以一般作为辅助药,用量比例较低。

特殊药组:附子+石膏  附子+大黄

寒热不调升降不周的病机,严重时会表现为:上半身如处冰窖,下半身如陷火窑,或者相反。或者表现为左右的区别。这时候就可以加大圆运动的周转力度,用大热大寒之药搭配:附子+石膏。如果是久病,垃圾堆积严重,几天一次大便的,可以改用附子+大黄。加石膏是调气,加大黄是通过泄有形垃圾调无形之气。因为这组药的强力,所以中效即止。寒热调平, 上下左右寒热平均了,排出污秽之便了,就要立即停用这对组药。

所以,中医真的可以很简单!

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普通患者完全可以自助式的解决自身的问题。稍有一点不舒服,患者自己最先察觉到,这时用药,因为病轻,会很容易就见效!小病自己解决,大病找医生,这是多么好的意境啊!

具体用药时间,根据天道即可:春夏气升,秋冬气降;白天气升,下午晚上气降。白天就是春夏,晚上就是秋冬。

用药法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助阳发散,升发助阳之药白天服用;秋冬助阳收敛,下降敛阳之药晚上服用。养阴的意思,是帮助阳气的收藏。

影响人的因素有:天、地、人。天道指日升日落,非人力可变;地指生活工作居住环境的改变,非药力范围【属于风水范畴】,但是其中的寒热是可以调整的,比如夏天不要用空调或者采取防护措施,冬天不要开太高的暖气,10~15度为宜。以及避风。这些是养生问题。所以,真正影响我们自身变化最大最多的是人自己。主动性最大的也是人。

服药的时机借助“天”的力量,“地”的因素不变,相对“人”就是二比一的优势了。所以,公式化的早扶阳晚养阴,就足以应对绝大部分的疾病。傻瓜式操作。

人体的变化再多再大,最终要回归到天道来——多重的病,你还是得向着白天醒,晚上睡这个规律靠拢。所以,即使不能精细辨证人体的诸多变化而调整用药【有时候晚上得用升发的药,白天得用收敛的药】,也无妨,你就按照天道的规律来就是。

中国文化智慧的巅峰代表《周易》有三个基本规律:简易【简单原则】、不易【不变的规律】、变易【表现形式的多变】。中医亦如是。作为普通患者,仅为了解决自己的轻微小毛病,用简易和不易就已经足够。作为专业的人士,变多了,有时候会迷失,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迷失了,但愿我的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重归简易和不易。

逮着简易说简单不足以应对临床需要

逮着变易说变化那么复杂抓不住根本

于是这些人就成为了永远都是正确的周易“大师”——“不易大师”

每个人对药物的体会都有不同,大方向都一样,但具体细节都有自己的特色。以上的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仅仅是大家可以借鉴的一个说法而已,仅供参考。

气升不及的病,表现为“寒”和“功能不足”,则用升药;

气降不及的病,表现为“热”和“功能太过”,则用降药。

在判断好疾病的性质之后,再考虑物质基础问题【能量和垃圾】,相应的选择药物,一个处方就出来了。上文所列的药物只是一小部分,不过,就已经足以解决大部分的疾病了。再怎么增加药物,只不过是细节的再精确而已,大同小异,大方向脱不了这个圈圈。

右路就是左路上升的障碍,右路降了,左路上升也通畅了,就像睡一个好觉【右路降】,第二天精神会更好【左路升】。圆运动,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可以想象圆圈为一条绕成环形的水管,左升右降,力量没有区别,升的同时也在降,降的同时也在升。升是动力,降是阻力,没有谁更重要的区别,同等重要。同时用工。所以,有时候不降可以用助升左路的方法,不升可以用助降右路的方法。都是可以的。减阻力和加动力是同样的效果。按一气周流的原理,不管是用以升左路为主的小柴胡加姜附汤(增强动力),还是用以降右路为主的生脉熟地枸杞饮(减轻阻力),本质都一样,都是为了加快一气循环周流的速度。一气周流的原理太妙了,所以对于元气太虚的患者,如果用升左路的方法元气反而经不起消耗,得不尝失,就可以考虑用降右的方法,使其聚集一身元气,降极而升。正治行不通,可以用反治,这就是一气周流的灵活之处。

以下用案例来演绎上文的思想——论牛皮癣

皮肤在人的外围,肺所主,肺居最上,所以,皮肤应于天,牛皮癣,就是天空中垃圾堆积严重,乌云密布。把乌云去除就是牛皮癣的治病之道。那问题就简单了:阳光,热发散;或者寒水雨露下降。阳光是又热又发散的生姜,再加上大将军附子,云层太厚,就要穿透,加上细辛,最擅长于打开皮肤毛孔天幕的就是麻黄。这只是外围的,由里向外向上透发的,是肝的木气,所以要加入柴胡,升发的药,这样就足够了。还要考虑水分足不足,没有水,热气是运行不了的,水就相当于气的舟楫。所以,加入党参、红枣、炙甘草。舟楫需要穿过中间的闸门,开门就加干姜——这个处方其实就是我创立的小柴胡加姜附汤加味了【多加了麻黄、细辛】。所以这个也可以相当于此方的方解。淤滞久了,就要化瘀,皮肤的淤滞相对来说表浅,浓度不大,还是比较容易化开的,然后又是广泛散布的,所以,就应该加红花——早上升发阳气的处方就出来了。

下午养阴,本质就是涵养阳气,把阳气收回来,第二天就有足够的阳气继续发散用功。收阳气的过程,也就是降雨的过程。降雨需要水,需要寒,所以,选用党参、麦冬、五味子——这一组是降雨的最佳拍档。这是给肺补水的,补肝水的是枸杞、乌梅,给肾补水的是熟地,水太多太寒了脾胃就吸收不了,所以加入干姜、陈皮、炙甘草这组最佳组合——这个处方实际就是我创立的生脉熟地枸杞饮了,这个也可以相当于此方的方解。前面说了,化瘀最好缓慢持续的药效,所以,实际,红花用在下午晚上是最合适的。早上也可以用,但是效果就不如晚上好了。我的文章《什么叫相火归位——兼论论人体的工作流程》里面讲到了,身体清理垃圾最好的时间在三焦主时晚上9~11点。

如果上述力量还降不下来,就可以加强下降的力量,加石膏或者黄芩。但是宁用甘寒的石膏,不用苦寒的黄芩。甘则润,不伤阴,苦则燥,伤阴。石膏至少降阳不伤阴。石膏还有辛的性,辛可以透,寒凉有闭塞的作用,有时候会把火气郁闭在里,形成冰包火、水火两重天、水火不能互济的局面。而用石膏就不会有这种情况。这也是为何养阴的药里面要加辛散的干姜或者生姜的意思。

喝小柴胡加姜附汤相当于身体里放一个太阳,如果身体外面也有一个太阳,效果就会更好,这个太阳就是热生姜水。

热姜水洗慰法——生姜1斤~2斤,熬水,水开有20分钟即可。洗慰患病局部,全身患病则泡浴。干燥严重,加水:加党参200克。皮肤硬块严重,则用酸软化:加醋80克。或者山楂80克。

原理:热生姜水发散,开皮肤,拨云散雾,引邪外出。推而广之,只要是皮肤病【烫伤的除外】,各种类型的皮肤瘙痒,都是垃圾淤滞在皮肤的病机,都可以用热姜水洗慰。小儿常见的蚊虫叮咬,则用生姜片涂抹即可。有服用上方的,直接用药渣熬水洗慰就好。

阴虚火燥严重之人同样可以使用上方。在方中减少生姜,多加补水之药就是。比如麦冬、天冬、沙参、玉竹。阴虚严重再加一点酸帮助阴的涵养锁水会更好。

注意:在白天【阳气发散】的时候使用为宜。实在难受,随时泡洗,但是在晚上使用会升发阳气导致睡眠不好,甚至彻夜不眠。

朝阳晚雨,牛皮癣要消除,就很快了。

如果延伸开来,还有多少病能跳出这两个处方的范围呢?所以,如果仅仅是把这个两个处方限制在治疗牛皮癣范围,那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

根据气的圆运动原理,我创立一方:小太极-降右方

生姜30g   石膏40g    生甘草50g  

生姜升左路,石膏降右路,生甘草补物质基础养阴,兼调和升降之性不至于太过,使作用缓和持续。3为木数主升发,4为金数主下降,5为土数主调和。此方降右路为主,有生姜便不至于伤正。右路不降积热太甚,可以加重石膏:90克【取金数】或者用量取胜:石膏最高可以加到200克.

加减:哮喘咳嗽加川贝或者杏仁   阴虚物质基础不足加党参  阳虚动力不足加黄芪【不超过石膏量】

适用于:

1.难以接受排病反应的患者;

2.对中医信心不大者

3.为避免输液带来更大伤害,至少这个方子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取效后改为扶阳补救调养

4.提供一种思路,可以作为固定组合搭配,在降右路力量不足时可以选择这个组合。

5.吃火锅上火,或者熬夜上火,紧急情况【急性哮喘发作或者高烧】深夜不便咨询医生又难以买到药,平时先备用此方,一时应急可用。症状还不缓解,送医院急诊为宜。

6.此方及其廉价

所以,此方是为方便之术,不是最好的方。不要苛求疗效。具体情况,辩证施治为宜。是组方的一个思路而已,不是全部。

一阴一阳谓之道。既有降右方,当有升左方。故再立一方以示规则:

上方命名为:小太极-降右方

下方命名为:小太极-升左方

生姜80g    石膏40g     生甘草50g

只是一位生姜剂量变化,3、8同为木数,但量级不一,整个处方就变了:由右降变为左升。示以规范,希望大家临证多多变化以应万变。左路不升,寒气太重,阴水不虚,物质基础足够的,可以加生姜最高至200克.

此方适应于左路不升之病证。也叫虚寒诸证。以攻邪【寒邪】为主,非补益之方。虚寒可用,纯阳虚不宜。

小太极两方皆为调升降所设,补能量另有所宜。

(0)

相关推荐

  • 流行性感冒.大青龙汤

    恶性流感的克星:大青龙汤不止是传说 作者肖明慧,是江南蔡氏经方三剑客之一,四叔蔡长顺的弟子. 周六的中午,孩子的婶婶发来信息,她妈妈得了流感,已经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了阳性.症状来得很凶猛,头疼嗓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27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掰)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 ...

  • 《伤寒论》113方——葛根汤

    第五十六方--葛根汤 阳明十七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先㕮咀 ...

  • ​《万病至简论》理法方药篇!!!

    <万病至简论>谈的是原则性问题,下面这篇文章在理法方论上详细阐述. 导致疾病的原理有两方面:1 有形物质基础  2 无形功能[气]的运转 有形物质基础有两个方面:1 导致疾病的垃圾 2 清 ...

  • 《万病至简论》理法方药篇!!!

    <万病至简论>谈的是原则性问题,下面这篇文章在理法方论上详细阐述. 导致疾病的原理有两方面:1 有形物质基础  2 无形功能[气]的运转 有形物质基础有两个方面:1 导致疾病的垃圾 2 清 ...

  • 民间高手篇:万病至简对治核心原理!(附:易经四象阐述伤寒六经)

    天地之理,大道至简. 中医济世度人,更是如此.唯以至简,方可度人. 万病至简,精述如下: 人由各种功能构成[吃喝拉撒和思考等等],功能由能量推动,功能的本质是能量变动的体现.能量的最本质特征是&quo ...

  • 万病至简论

    颈椎病引起的头痛晚上痛的厉害--被西医诊断牵着牛鼻子走!太阳病,葛根汤证,中医感冒病的一种而已 . 寒气束缚,在脖子则"颈椎"痛,在头则"头痛"--其实,根本不 ...

  • 民间高手:万病至简对治核心原理

    天地之理,大道至简. 中医济世度人,更是如此.唯以至简,方可度人. 万病至简,精述如下: 人由各种功能构成[吃喝拉撒和思考等等],功能由能量推动,功能的本质是能量变动的体现.能量的最本质特征是&quo ...

  • 万病至简论 | 百草居(原华夏中医论坛)

    万病至简论 来源于网络,供大家参考 寒气束缚,在脖子则"颈椎"痛,在头则"头痛"--其实,根本不用管痛在哪里,位置不重要!只要知道是寒气所致,把寒气去掉就是了. ...

  • 民间高手篇:万病至简对治核心原理(附:易经四象阐述伤寒六经)

    天地之理,大道至简. 中医济世度人,更是如此.唯以至简,方可度人. 万病至简,精述如下: 人由各种功能构成[吃喝拉撒和思考等等],功能由能量推动,功能的本质是能量变动的体现.能量的最本质特征是&quo ...

  • 【转】民间高手篇:万病至简对治核心原理!(附:易经四象阐述伤寒六经)

    天地之理,大道至简. 中医济世度人,更是如此.唯以至简,方可度人. 万病至简,精述如下: 人由各种功能构成[吃喝拉撒和思考等等],功能由能量推动,功能的本质是能量变动的体现.能量的最本质特征是&quo ...

  • 万病至简论——通俗版

    2013年8月26日 健康教育志愿者行动队 人由功能构成,比如吃喝拉撒睡,起心动念等等.功能由能量推动,能量的最本质特征就是热能,体现为"温度".所以,功能就是能量的表现形式,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