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打水漂,一个潜在的奥运项目
你真的懂打水漂吗?
一片水域能孕育一个文明,也能让路过河滩的人打出一个漂亮的水漂。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休闲活动之一,打水漂讲究技巧,门槛却不高,在全球许多国家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我们可能都打过水漂。在一条小河边,随手捡起一块稍扁的石头,尽量将它与水面平行地掷出,就能让它看起来反物理常识地飞出很远,起起落落间留下几个涟漪。
对于打水漂这个也许人人都会的休闲游戏,我们或许不曾想过是否真的懂它。事实上,它除了是河滩边几秒钟的消遣,还可以是古老的赛事、论文的主题、杀伤性武器或者文化的缩影。
这块随手被捡起又扔出的小石子,其实并不简单。
1
提起打水漂,觉得自己擅长的人一定不少,随手一扔就让石块在水面上跳跃一二十次,的确能引来周围人的注目和欢呼。但对于世界顶尖的打水漂高手来说,这算不了什么。
他们可以轻易用石子在水面划出一道白线。
或者同时扔出多个石块,来一手天女散花。
同时,他们还在追求着这项运动的极限。目前打水漂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是由外号“山人”的Kurt Steiner保持的88跳,最远距离纪录则是由Dougie Isaacs保持的121.8米。
打水漂世界最远纪录的诞生瞬间
2016年日本冠军岡坂有矢曾打出过91跳的好成绩,但因为只是个人练习不是正规比赛,所以他对吉尼斯纪录的申请并没有通过。
是的,你没看错,打水漂还有着正规比赛。
岡坂有矢打出的弹跳了91次的水漂
目前在英国、美国和日本,都已有全国性的打水漂赛事。仅在美国这一个国家,每年就有四大打水漂赛事,分别是7月4日在密歇根举行的麦基诺岛锦标赛,8月的宾夕法尼亚锦标赛,9月的佛蒙特州锦标赛和阿肯色州锦标赛。
这些赛事的体系已日趋成熟、基本成型。例如要参加邀请制的麦基诺岛锦标赛,就必须在此前的麦基诺岛公开赛或宾夕法尼亚锦标赛中获得优胜,才能拿到参赛资格。
对于打水漂职业选手来说,除了有本土赛事外,也有国际性赛事可供参加。日本高知县自2004年开始,每年都会举办仁淀川国际打水漂大会。在苏格兰的伊斯代尔岛上,打水漂世界锦标赛同样会每年如期举行(最近两届已因为疫情取消),从1993年至今已举办了24届。
今年仁淀川国际打水漂大会的海报,现已因疫情推迟
不同的比赛还会有不同的规则,石子的弹跳次数、飞行距离和滞空时间都是常见的评比标准。赛事中会有专业的裁判,辅助无人机摄像机等设备为选手统计成绩;有专门的赛场,框定有效投掷范围;还会邀请解说和直播媒体,知名体育频道ESPN就曾转播过北美的打水漂比赛。
日本的一些赛事中,还会额外评比最美投掷姿势
打水漂赛事的奖牌,多是由举办地就地取材的石块制成
听上去不太靠谱的打水漂比赛,之所以能做到如今的五脏俱全,背靠的是它悠久的历史。同样以美国的麦基诺岛锦标赛为例,每年一届的它至今已举办到了第53届。而1947年在哥本哈根举办的丹麦锦标赛,则被认为是最早的打水漂赛事之一。
麦基诺岛锦标赛的历史影像
至于究竟要如何打好水漂,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诀窍。在打水漂赛事不断发展的这么多年里,职业选手逐渐总结出了一套通用的公式。
而真正对打水漂这一物理现象的学术研究,不仅从18世纪就已经开始,还有不少成果登上了《Nature》这样的权威刊物,甚至还在世界大战中发挥了作用。
2
最早在18世纪,意大利博物学家拉扎罗·斯帕拉捷就曾对打水漂进行过科学解释。这位极富科学精神的神父虽然提出了水为石块提供了升力等基本解释,但碍于当时的技术力所限,并没能给出完整的解答。
斯帕拉捷最知名的成就,就是靠实验破解了蝙蝠声波定位的飞行之谜
在缺乏科学理论帮助的情况下,打水漂选手经年累月靠着经验与肌肉,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选一块扁平的圆形石块,投掷速度要快,石块转得越快越好,石块与水面接触时角度最好保持在15到30度之间,这样打出的水漂一定不会太差。
实际上,这套秘诀已经相当接近科学实验的结果了。2004年,《Nature》上刊载了一篇《打出成功水漂的秘密(Secrets of successful stone-skipping)》,用系统的实验证明了这套打水漂方法的正确性。并且他们还用大量实验数据,将石块平面与水面的最佳角度缩小到20度左右。
2005年发行在另一个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RL)》上的一篇文章,则靠着建模给出了更直观的理论数据支持,同样给出了20度这个“打水漂黄金角度”的答案。
石块在与水面接触的过程中,消耗动能让水面的反作用力将其抬升,20度的角度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石块的能量消耗。石块接近圆形的形状和高速旋转使它在空中的形态变得更稳定,剩下的水平速度让它能够继续向前,这才跳出了一连串水漂,直到石块能量耗尽落入水中。
对打水漂的理论研究既然都能登上Nature和PRL,那就证明它绝不只是一个休闲游戏这么简单。2020年嫦娥五号返航时,就有报道称它是以“太空打水漂”的方式回归地球,不过二者只是运动轨迹类似,原理却相去甚远。打水漂原理最著名的实例应用,其实是在二战战场上。
1943年5月,英国空军计划对德国工业区水坝进行了名为“惩戒行动”的袭击,已达到暂时瘫痪纳粹后勤的目的。但飞机在高速飞行中的投弹准度并不高,堤坝附近的水中还有鱼雷网等防御措施。所以进攻机会不多的英军为了保证命中率,在这次作战中使用了英国工程师发明的弹跳炸弹。
弹跳炸弹的原理与打水漂类似。它也是圆柱体的形状,在严格计算了飞机速度和投弹高度的情况下,可以让低空飞行投出的炸弹在水面多次弹跳、绕开鱼雷网后击中水坝。靠着这种炸弹,最终英国空军成功击溃了德国鲁尔区的三座水坝,完成了这次作战行动。
打水漂的学问,最终以这样一种破坏性的姿态,切实影响到了我们的历史。但科学原理并不是打水漂的全部,吉尼斯纪录保持者Kurt Steiner,就是以“不科学”的30度入水角创造的世界纪录。
而这种人畜无害的休闲游戏本身,其实早已在全球大部分国家的参与中,成为了它们人文的一角缩影。
3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打水漂”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在大部分国家的语言里,打水漂这个词的字面意思,都是石头跳跃、滑行、弹跳等动作。但在另一些语言中,它却和动物紧紧绑定在了一起。
英语中能用“石头跳跃(stone skimming/ stone skipping)”表示打水漂,也有“母鸭和公鸭(ducks and drakes)”的说法。在俄罗斯、捷克、希腊等国家,打水漂通常和青蛙有关,青蛙、小青蛙、青蛙跳、制造一次青蛙跳都是这些语言中“打水漂”的字面含义。
一种专门用来打水漂的玩具,就是以青蛙作为品牌标识
在天寒地冻的北欧诸国里,渔业发达的挪威将打水漂称为“鱼弹跳”;水产资源没有挪威丰富的芬兰和瑞典,则将打水漂称为“丢面包、扔三明治”,难道是因为低温把食物冻得也适合打水漂了吗?
在另一些放过了青蛙的国家里,艾沙利亚扔出的动物变成了当地出产的一种淡水鳕鱼。在青蛙、鱼和面包都不常见的蒙古语中,则用兔子跳、狗舔水等词来指代打水漂。
不同语言中“打水漂”的词汇起源,应该都是人们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形容飞出去的石块或水面波纹来指代这个小游戏,却都在无形之中记录了当地风土人情的零星片段。
二战期间融合了“ducks and drakes”鸭子和打水漂两种含义绘制的海报
值得一提的是,“打水漂”这个动作在中文和英语中还有着非常相似的引申释义。中文里它常用来比喻投入的大量金钱或精力付诸东流,英文的语境中也有挥霍大量金钱的意思,不知是巧合还是另有故事。
在全球各地每年举办的大大小小打水漂比赛上,金钱同样是一个密切相关的主题,只不过不是挥霍,而是筹款。这些比赛的举办常常选在湖泊、河流等自然水域,于是主办方就常常会利用自己的人气和知名度,为这些水域的保护基金筹措善款。
在苏格兰的伊斯代尔岛上,每年都会举办世界打水漂锦标赛。这个风景秀丽的小岛,曾经是苏格兰板岩工业的中心,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最多同时工作着7个采石场。直到1850年,一场大风暴让海水灌满了这些矿坑,它的采石历史才就此戛然而止。
一夜之间失去了支柱产业的伊斯代尔岛,逐渐被采石工们抛弃,险些沦为无人岛。直到多年后,某位打水漂爱好者来到这里,发现这些灌满水的巨大废坑和数不清的板岩废料,不正是天然的打水漂胜地吗?
就这样,这里才逐渐成为了打水漂爱好者的聚集地,担起了举办世界锦标赛的重任。经过多年的规划和改造,目前已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用以打水漂比赛的赛场。
如今每年在这里举办的比赛,不仅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赶来参赛,还吸引着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让这场最高规格的比赛同时成为了一个节日。
赛事方除了会把赚到的钱用来改善当地的基础条件外,还会资助岛上社区摆脱私人所有者对小岛的土地垄断。构成了小岛根本的板岩,即使不再作为矿藏给本地居民直接提供财富,也依然以一个个水漂石的身份帮助着他们。
蝉联过多次全英国锦标赛打水漂冠军的Alex Lewis,也是打水漂世界锦标赛的常客,但他一次冠军也没拿过。对此他怨言不少,觉得因场地条件而调整的规则限制了他的发挥。
力主推动打水漂运动正规化的他,希望项目的分级和规则能尽快完善,而不是被锁死在这个苏格兰小岛上。因为同样由丢石子进化而来的冰壶运动,已经靠着这条路成功进入了奥运殿堂,他相信普及度更高的打水漂也可以。
2018年Alex曾向Kurt Steiner请教打水漂的秘诀,询问为什么他用30度的入水角也能创下世界纪录。Steiner却回答说没什么诀窍,他知道自己的方法可能不标准,但他依然勤加练习、沿用至今。88跳的结果很值得庆祝,但当时目送石块在水面远去的时刻更让他记忆深刻。
“就是一投罢了,兄弟。”这个全世界“最懂”打水漂的人,给出了“最不懂”的回答。
须发皆白的世界纪录保持者Kurt Steiner
懂不懂打水漂对他来说,最后反倒成了最无关紧要的问题。当一场游戏开始时,懂与不懂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儿时在水边捡起石子的小孩,可没机会知道它背后的赛事、理论和故事,但这丝毫不会妨碍他享受那一刻的快乐。他只会摆好架势丢出石子,看着它飞过水面,留下一串稍纵即逝的涟漪,然后咧嘴大笑。
你如果问他什么是打水漂,他大概也会给出相同的回答——就是一投罢了。
参考资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one_skipping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427029a#Fig1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94.174501
https://www.surfertoday.com/skimboarding/the-science-and-art-of-stone-ski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