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皮醒思录(一百零一)
转:家长百事答
脾气,就是格局的显示仪。人不会和比自己强的人发脾气,只会对亲人和弱者歇斯底里。人有多大脾气,就有多少恃强凌弱、就有多少无情无义。
不培养对应的“信念”,就培养不出孩子的“习惯”,因为没“信念”就不产生认可,不认可的重复不叫习惯,叫规律性的负担。
“当下”指的就是“清醒”,没有“清醒”,就浑沌、就黏连、就乱转、就不知所措,就片刻难安,怎有当下?
专心翻垃圾,就闻不到花香;
执着去抱怨,就看不到希望。
都是累世罪孽身,
哪有明善无错人?
劝君莫伸指点手,
灭嗔方可离六轮。
没有什么人无能,只是无措,以及无措久了转向懦弱。
计划和考核如果不能具体到每天,就还是混迹。那些漫无目的的努力,只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逃避。
人有误区,以为指责会带来改变,其实指责只会带来指责,只有以认同为目标的引导和鼓励才能带来改变。而指责带来的看似改变只是畏于强权的敷衍,一旦获得自由便把那被要求做的事甩出老远。
孟子说的“良知”就是佛法的“空正见”,是“真如”的“寂”;“良能”就是佛法的“菩提心”,是“真如”的“照”。
稳,就是快;急迫,就是败。大道就在那,亘古横天下,不因快慢而消失,不因早晚而变化。
很多人遇到难题就谈“放下”,殊不知自己放下的是承担,拿起的是恐惧。是更执。
那什么是适合我们的放下呢?用分辨智慧。让自己坚持好的“我执”,收获更多信、智、勤、喜;让自己放弃坏的“我执”,灭除更多嗔怒、恐惧、慌乱、昏沉,这就是我们该有的“放下”。别谈什么“无我,不执”,那是大菩萨境界,我们还是蝼蚁麻雀。
帮不了自弃者,打不倒自强人。
那些冥顽不灵的做不到,都是真心不愿;
那些九死一生的爬起来,都是死也不服。
“能力”和“纪律”是黄金搭配;
“主动性”和“时间管理”是完美组合;
没有纪律,能力一定松散;
没有时间管理,主动性一定跑偏;
但要注意的是:
纪律不是指责,而是利益的增减;
可以承担,但不可以做廉价的人,这中间差了一个“尊严”;
可以吃苦,但不可以做谄媚的事,这中间差着一个“风骨”。
愚痴带来的最可笑的问题是:人们只会重复昨天的苦恼,绝不会主动去抛,却总幻想未来会好。
方法和办法不是一个东西,方法是通过做事总结出来的简洁高效的规律,办法是对一个事的权衡利弊。方法是可以复制的,办法是随机的。
未来什么样?现在该怎么做?貌似一切都是未知的,都得靠猜。
其实这里面有规律可循。人生分为“生灭”和“不生灭”两部分,那些“凭空的、外求的”想法是生灭的,而那些“依我的、内求的”的事情是恒常的。
只要找到自己确定无疑的“依我”的使命、价值、需要,那么未来面貌就是坚定呈现的,当下做法也是确定心安的。
别抱怨窘迫,世界从没变,只是自己弱。于是陷入泥坑、举目糟粕。
专注于收获,成为强者,在强者的维度里,资源丰富、精英众多、真诚可住、仁义可得。
没智慧,做对的事靠碰。
有智慧,做对的事靠选。
智慧,就是让正道成为必然。
找确定根,生未来心,由未来观现在,知:做什么事、做何种人。
在这个社会,“仁”要分两个阶段:先要“无攻击性”,再谈“有慈悲心”;“义”也要分两个阶段:先要“离恶道”,再谈“从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