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木木古建景观
匾额,又称扁额、扁牍、牌额,简称为扁、匾或额。中国是匾额文化的发源国,从春秋战国开始,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中国的古建筑上,多缀有匾额。匾额以其多变的式样、高艺术化的书法艺术,与雄伟壮观的建筑相互辉映,和谐统一,成为建筑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说文解字》曰“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
扁是会意字,由户和册组成,本义是在门户上题字。
扁的主流形制为横长形,明清多用此形,也是用途最广,存世最多的一种。
而“额”,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就是说,用以表达经义、感情之类的属于匾,而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之类的则属于额。
因此合起来可以这样理解匾额的含义: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横着的叫匾,竖着的叫额。
历史上曾出现“无处不匾”、“无门不匾”的盛况,匾额被称为“古建筑的灵魂”。在一些皇家园林或大户人家的门头上,更是极尽华丽之能事来装扮匾额,鎏金镀银、镶嵌珠宝,或雕刻华丽的花纹,彰显身份与品位。
匾额按用途分大致有以下几类:官匾、寿喜匾、门匾、庭院匾、牌坊匾、商号匾、文房匾等等几类。
官匾,是官员为表白为官初衷和抱负,喜用悬金匾形式昭示民众,并以此为鉴自勉。官匾多悬于公堂之上,内容则以表白为官清廉勤政者居多。
寿喜匾,是民间的礼节和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常用赖赠与,如祝寿时的“寿比南山”,建屋落成时的“华堂永昼”,添子的“文曲星耀”等等。
门匾、庭院匾、牌坊匾,实际上是建筑物的一部分,用来指代地址,或者变小当地的自然与人文风光,如故宫每个大殿的殿名匾,“钟灵毓秀”、“紫气东来”之类。
“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红楼梦》第十七回
中国的山水园林,必有匾额,使山岳增色,河川增辉。若无匾额,只是一座建筑物,有了文字书法的装点,便从单纯的物质场所升华为精神意境所在。
悬于宅门,则端庄恢宏;挂在厅堂,则蓬荜生辉;置于名胜古迹之处,则活色生香。虽只言片语,少许着墨,望之却蔚然大观,悟其中真意,令人肃然起敬。
文房匾,即书斋之匾额,约产生于唐宋时期,但其悬挂之风兴起却是在明清两代。古时的读书人,尤其是出仕做官的文人,其读书治学,都会辟一间清静小室作为书斋。出于审美需要,或者是标榜自我之所需,通常会在书斋的大堂或者墙壁上悬挂匾额,这便是文房匾。
古人为了彰显意趣和文化品位,还会结合书斋的实际环境以及个人的生活际遇,为书斋起一个很个性化的名字。用木板镌刻,悬挂在书房门口或墙壁上,既可以起到警觉戒慎和自勉的作用,又可标榜主人的高远志向和节操,展现出一种平和典雅的芸窗之美。
明代中后期城市兴旺,工商业繁荣,财力雄厚的商人大力营造私家园林的同时,又“与贤士大夫倾盖交欢”。有钱又有文化追求的商人,聘请名士为自家的亭台楼榭题匾,为造景增色,一时蔚然成风。这种做法也被文人效仿。为书斋题匾,高悬于门户或书房的墙上,发激扬之义,立奋发之志,渐成时尚。
文房匾以素面为主,文字多为镌刻,也有镶嵌鎏金铜字,或以腐蚀、烙烫等工艺制作的匾额,字体古朴,俨若石纹,称之为“擘窠书”或“署书”。
除了书斋名,一些匾额还会在旁边用小字镌刻题跋,阐述斋名的来由及出处,或加刻一段诗文短语。
并在落款处,把书写者加盖的钤印,也以镌刻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然也有相当多的匾额是屋、斋等居处用以寄寓明志、缀饰美化的。
这些诗文短语、题跋印章,精而不繁,朴而不简,配以斋名的擘窠大字,有丰富整体、增强艺术魅力之效,可以很好地起到点缀与美化书斋的作用。
因文房匾有修身自省、陶冶情操、丰富艺术修养的作用,清代的文人名士、贵族之家,都把文房匾视为不可缺少的装饰,否则便觉寥落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