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忻州人2018网络投票开始啦!

【活动简介】

“最美忻州人”2018年网络投票评选活动开始了。此次参加评选活动的候选人,是由2018年上半年、下半年“忻州好人”评选中各取综合得分前十名所产生。评选采取评委投票(40%)、媒体投票(40%)、网络投票(20%)三者相结合方式进行。评委投票和媒体投票时间按规定进行,最终评选出10位2018年“最美忻州人”。

【投票时间】

9月26日0点至10月17日0点。每天全天候可投票,没有时段限制。

【投票规则】

关注微信公众号“忻州随手拍官方”(或搜pp034000),点击底部菜单“最美投票”进行投票,活动期间总共只能投每个人一票且只能投一次(可多选候选人)。

1号  闫慧琴

闫慧琴:爱心洒满公益路

闫慧琴,五台县纪委监委副主任科员。工作之余她投身公益事业已10年之久,2013年她组织创建五台青年志愿者爱心公益团队,目前公益团队志愿者已达500余人。

2008年,作为五台县首批大学生村官之一,她情系汶川灾区群众,自发组织200余名大学生村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募捐活动,在第一时间内将45350元捐款汇到了灾区。从此,她信念坚定走上了一条公益之路,利用工作之余,组织志愿者全力以赴为需要帮助的人想办法、送温暖,积极主动地帮助党委、政府排忧解难。近10年来,累计组织助学、助老、助困、助贫等志愿服务活动85次,志愿服务1000多个小时,发放爱心衣物5万余件、学习用品7000余件,长期资助36名困难学生,连续4年寒冬腊月组织志愿者开展“看望孤寡老人送年货”活动,连续3年冒酷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助学活动。

闫慧琴长期资助的36个孩子中,有一对亲兄妹,哥哥新文17岁,妹妹新凤15岁。五年前的一天,她和志愿者来到这户特殊的家庭,妈妈严重智障,爸爸无所事事,兄妹俩自卑胆怯,家里一贫如洗。照明靠月光,温饱没保障。兄妹俩严重营养不良,身子瘦小单薄但喜欢上学,学习也很刻苦。闫慧琴决心要帮助他们,她组织志愿者定期给兄妹俩送去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还为兄妹俩联系到了每人每月200元的长期助学资助。不幸的是,孩子的爸爸于2015年疾病突然去世,家里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哥哥新文身上,但是新文没有退宿没有害怕,在志愿者的关爱和鼓励下,新文勇敢撑起了这个家,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妈妈和妹妹,还学会了自己修补房顶、种菜、做饭、洗衣。2017年,经多方协调,为这一特殊家庭新建了房子,现在,哥哥上了初中,妹妹也学会了干家务,兄妹俩把妈妈当孩子一般照顾的很好,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对生活充满了自信与憧憬。

梅花香自苦寒来。闫慧琴先后获得县“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省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2017年被忻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评为忻州市优秀志愿者。她所在的五台青年志愿者协会被评为忻州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2号  赵金华  任福军  王兆星

赵金华  任福军  王兆星:黄河岸边的凡人义举

2018年2月27日中午十一点多,在河曲县沿河隩滨大道鸡鸣三省景点处,上演了一幕英勇救人的壮举。两名孩童在已结冰的黄河冰面上玩耍,其中一名孩子由于冰面开裂不慎掉落河中,刚刚融化的黄河水,水流有些湍急,落水孩子在奋力挣扎中开始逐渐飘远,正在河边游玩的青年任福军,赵家沟女青年赵金华,拍摄视频的王兆星,目睹了这惊险的一幕。他们连忙飞奔过去。王兆星一边奋力奔跑一边大声向孩子喊话,告诉孩子怎么用手脚向岸边划水,怎么避免呛水,万幸的是孩子虽然惊慌,却也尽力按照他的指挥向他们靠近。眼见情况危急,任福军奋不顾身地俯下身子,试图将孩子从河水中拉出,由于冰面太滑,挣扎中,他自己也跌落河中,好久才抓住冰块爬了上来。王兆星迅速找了一根长木头,向孩子伸过去,试图让孩子抓住木头游过来。女青年赵金华顾不上一直守候在离水最近的自己两个年幼的孩子。看到落水孩子漂到离岸边大约半米远的地方,她干脆一步跨入水中,一把抓住孩子的胳膊。三人共同发力,终于将孩子拽回岸边。此时落水孩子体力已经耗尽,将近虚脱,冻得连话都不会说了,但保住了生命。

赵金华、任福军和王兆星被河曲县文明办、县政法委、县总工会、团县委授予“新时代见义勇为好青年”荣誉称号,并发出向他们学习的倡议,学习他们舍己为人、见义勇为、临危不惧的精神。王兆星同志所在的单位上榆泉煤矿党政工团研究,授予王兆星同志“新时代见义勇为好青年”的荣誉称号,同时一次性给予5000元奖励。结合王兆星同志的组织愿望,破格发展为预备党员。任福军同志所在的单位山西河曲晋神磁窑沟煤业召开表彰大会,授予任福军“新时代见义勇为好青年”荣誉称号,并号召全矿广大干部员工向他同志学习。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3号  刘绪怀

刘绪怀:平凡岗位上的军人风采

刘绪怀,中国人民银行静乐县支行职工。少年参军,曾参加过老山战役等一百余次战斗,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战争期间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六年的军旅生涯,让他逐渐长大,变得坚强。进入中国人民银行静乐县支行工作以后,他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在别人休闲娱乐的时候,他主动挤时间钻研理论,研究业务。他所在的岗位是枯燥单调的国库会计岗位,因为工作时间的特殊性,他和同事们经常需要加班加点,特别是年终决算,要到凌晨一两点才能完成工作,而第二天还要继续忙于报表的编制和上报。对此,他毫无怨言,以不厌、不倦、不悔、不怠的工作态度默默奉献,经他手的上万笔业务从没有出过任何差错。

除了完成本职工作,还是单位的“勤务员”,不用领导安排,哪里有活主动帮忙,换灯泡、修线路、疏下水、搞卫生、修暖气等,从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同事有事他主动关心帮忙。在2017年上半年的某一天,他在汾河西大街上捡到一塑料袋,打开后一看,是一沓人民币, 这时他本人就在那里等,等了一个多小时后,急急忙忙跑来一中年妇女,说是她丢了钱了,经核对他将18000元,一分不差地还给了失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刘绪怀同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爱党爱国,奉献敬业。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4号 梁培雄

梁培雄:脱贫攻坚排头兵

梁培雄,山西四海进通奥康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忻州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河曲县第十二届大人常委会委员。作为企业负责人,他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以及帮扶工作。

2015年以来,以“一村一品一主体”为基础,运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四位一体” 产业扶贫模式,充分调动广大果农种植积极性,形成了辐射带动周边三省7旗县海红果产业良性发展的扶贫产业链。到目前为止公司共建立果品基地20个,15名基地负责人长期奋战在一线,直接和基地(贫困村)建档立卡、与贫困户果农签约。2015年至2016年累计向贫困户果农收购海红果2700吨,使贫困户直接增收378万元,人均年增收450元。

为了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产业引领作用,公司实施了“五位一体”金融扶贫措施,已获得贫困户扶贫贷款资金600万元,使所涉120户贫困农户每户入股50000元,每年拿到保底收益4000元。做到贫困户增收,企业经济壮大,实现了双方互惠共赢。公司同时还对全县13个乡310个村的8540个贫困户农民进行了种养殖、产品深加工等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其中有园艺工64人、绿化工113人经过考试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公司还先后投入154万元用于果品基地建设、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果农免费发放农药、运费补贴、节日慰问、贫困人员就业以及资助贫困户子女完成学业等帮扶活动。

2017年梁培雄被评为“河曲好人”。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5号  杨雪峰

杨雪峰:甘洒热血铸警魂

杨雪峰,静乐县公安局国内安全保卫大队大队长。

从警35年以来,工作勤勉、任劳任怨,常常为国家和人民利益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与各类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2004年 ,有一外地口音妇女电话报警求助,要求解救她本人。经了解该女子是被拐卖到静乐县的。接到任务后,救民于水火的责任感容不得他多加考虑,马上采取行动,成功将一名被拐卖妇女解救,使其脱离了苦海。当时正处国庆长假期间,该被拐女青年家长无法一时赶到,为了女青年人身安全,经领导同意,杨雪峰同志主动将其带回自己家中,让妻子照顾长达半个月。该女子万分感动,至今一直与杨雪峰一家保持联系。

由于工作扎实,又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组织能力, 杨雪峰先后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县禁毒先进个人、市刑事技术先进工作者、市公安反邪教工作先进个人、省公安厅打击流窜犯罪团伙斗争先进个人、省110接处警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2003年因抓捕持枪抢劫犯受市公安局嘉奖一次,2011年荣立市公安局“三等功”;2014年荣立市公安局“三等功”。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6号 王润生

王润生:半路上门女婿的母子情怀

王润生,岢岚县高家会乡西会村一位普通农民,26年无怨无悔,与妻子共同赡养“母亲”。

王润生兄弟四个,他排行老小,因父母治病家境贫困,他错过了结婚成家的年龄和三哥与父母一起生活。比他更不幸的是同村中年丧夫的马金凤。1991年,马金凤丈夫外出淘沙,不幸身亡,留给她的是两个不到4岁女儿和68岁的婆婆。突如其来的打击和惊吓,使她患上了轻度抑郁症。

1992年,这对苦命人组合成一个家庭,润生上门当了女婿。润生上门时,金凤家里穷得只有半袋子小米、几碗面。没办法,润生只好先借了一麻袋莜麦勉强度日。第二年,润生父母离世后,润生就将全部的精力和爱,放在了这个新组建的家中。小女儿的出生,王润生成为这个家五个女人全部的希望。种地、外出打工,过重的劳作使他患上了腰间椎盘突出、关节炎。尽管这样,他们还是悉心照顾金凤婆婆。2017年,老人不慎摔跤,卧炕不起。润生每天打里照外,给老人喂水喂饭,洗洗涮涮,没有嫌弃,没有怨言,堪比亲生儿子。只有小学五年级的他,学会了打针输液,为老人做些简单的治疗。有了润生的照顾,老人转危为安。说起润生时,老人连连说:媳妇儿好,女婿更好。金凤说:要不是润生,婆婆早不在人世了!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多少年来,像照顾自己的亲妈一样照顾着老人,爱着妻子,呵护着女儿。润生没有惊天之举,只是出于自己的责任、出于自己的良心,这或许是我们中华民族真正的男子汉。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7号  常连北

常连北:奋不顾身  舍己救人

常连北,忻州市忻府区北义井乡南义井村人,是一个地地道道老实巴交的农民。小时候因家庭条件差,自己老实憨厚。一直没有成家。年轻的时候侍奉双亲在家种地,偶尔出去打点零工补贴家用。父母下世剩下单身的自己,凑合的维持生活。近几年年纪大了不能外出打工,春种时帮邻居撒肥播种。秋收时,又帮忙收割。村办企业老总常学军可怜这位老人,知道他老实可靠就将老人请到自己的生态园看大门,给予经济上的帮助。老人尽职尽责工作,生活还算过的去。

2017年4月14日下午5时许,平静的生活被一阵“救命”声打破。一群小男孩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来到了鱼池旁,边看鱼边玩耍,突然其中有一个男孩不慎滑入池中。孩子们都傻眼了,不知道怎么办?池中的男孩想自己爬上岸,但陷入淤泥,越陷越深不能动弹,  并慢慢下沉。随即喊了声“救命”,其他孩子这才回过神来一起大喊救命,在这危急时刻,听到呼喊的老人赶紧向鱼池跑去,来不及脱衣服就冲进冰冷的鱼池里。这时孩子已经呛水昏迷,不能配合老人的营救。老人托举了几次才将孩子推上岸,上岸时几乎虚脱,也顾不上喘气连忙施救,直到孩子吐出呛进去的水后,才松了口气,瘫坐在地上……

据目击者说:“那家真是走运,要是老人晚救几分钟后果不敢想象”。出事后,有人问老人:“你会游泳吗?”。老人回答:“不会”。又问:“你不怕危险吗?”。老人回答:“怕,但是,当时情况紧急为救孩子,顾不了那么多”。被救孩子的妈妈在谈到孩子被救一事时,一直惊魂不定,更多的是对老人的感激之情。被救孩子的爷爷说:“感激不能管耍嘴,而是要用实际行动去表示自己的诚意。孩子现在安然无恙。为了表达我们全家的诚意,我们买了烟、酒、牛奶亲自上门看望了老人,得知老人的手机进水不能使用后,又给老人买了一部手机。并代表全家祝福老人一生平安”。

这就是朴实憨厚的南义井村人常连北,在危急时刻不顾自己的安危,舍己救人。这种勇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宣传学习。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8号  张尚富

张尚富:扎根山村的扶贫人

张尚富,1980年入伍到部队,1994年转业到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从2008年开始下乡扶贫。

下乡扶贫十一年来,张尚富发扬部队敢打硬拼,吃苦耐劳的精神,长期吃住在农村,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舍小家,顾大家,一年365天,驻村320多天,先后在宁武县迭台寺乡长梁村、石家庄镇吴家湾村、定襄县晋昌镇待阳村、宁武县余庄乡马营村、苗庄村、东沟村扶贫。

扶贫工作中,按照省、市、县的部署,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有效地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有力地改善了村集体经济。以2015年为例,张尚富被单位选派到宁武县余庄乡担任马营村、苗庄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马营村第一书记后,成立了两个合作社:由从村民手中流转的200亩土地为依托,成立了苗庄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将村里的一条土沟整理,盖了猪舍,引进黑毛家猪50头,由精准扶贫户参与,成立了苗庄村专业养殖合作社。种植合作社用农家种植的山药、甜菜、苜蓿等作物,作为养殖场黑毛家猪的饲料,种养结合,全面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帮百姓致富。同时新建党员活动室、医疗室、村民活动广场,成立老年协会调解村民纠纷,慰问和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下一步准备在村里办日间照料中心,把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管护起来,让每个村民老有所养。

2018年5月荣获忻州市最美职工荣誉称号。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9号  张燕

张燕:以绣花之功织就务实之网

张燕,女,中共党员,杨家湾镇组织委员。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主动投入到脱贫攻坚主战场。

以“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和“三基建设”为契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抓实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引领脱贫攻坚,建立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党员队伍。在2017年村级换届工作中,按照“调班子、壮集体、顺民意、办实事、重公开”的办法,竭尽全力配齐、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带领贫困群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使扶贫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

加大精神文化脱贫力度,以精神文化为媒,在“提米送油”外加入“精神文化套餐”。设立“脱贫光荣户”“孝老爱亲示范户”“美丽家庭示范户”评选项目,对当选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以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积极乐观、自立自强、不甘贫困的精神品质。

“严管就是厚爱”。在对挂职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的日常工作考核中,严格要求他们按照县脱贫指挥部的安排部署,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时加入农产品“微商”中,发动亲戚、朋友献出爱心,购买贫困户的农产品,收效甚好。

在张燕和同志们的辛勤努力下,2017年杨家湾镇获得了“省级文明乡镇”称号。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10号  岳芸

岳芸:橙马甲的正能量

岳芸,忻州市消防志愿者协会会长,忻府区消防大队宣传员。

岳芸第一次认识消防宣传的重要性是在2009年。忻府区豆罗高速公路上,十几辆车相撞,看着被压扁的面包车、路边的尸体、血肉模糊的现场……从那一刻起,她想如果大家能多点安全意识,也许事故就不会发生。也就是从那时起,岳芸立志要挑起消防宣传的重担。 她说:“火灾、车祸现场就是我的战场,战友们在拼尽全力进行救援,我需要竭尽全力把他们的这些经历记录下来,把正能量传递出去。”

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消防,给更多的人带来平安,2016年岳芸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成立了忻州市消防志愿者协会。协会针对不同类型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将每次的消防宣传活动做好做实。协会开展“橙马甲·正能量”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社区消防公益活动,为老人们讲解消防常识,如何预防火灾、如何报警、如何逃生等等,并免费安装独立式烟感探测器,让老人在发生火灾的第一刻就能知道,从而避免不幸。

消防宣传九进活动中,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方,制定不同的宣传方案,重点单位、企业、社区都有志愿者培训普及消防知识。

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她带队和志愿者们一起为执勤的一线官兵包饺子、送汤圆。重阳节在民心家园成立首支的老年消防巡查队,为社区排查火灾隐患提供新生的力量等等。在创建文明城市中,与公安交警支队合作,参加交通劝导员礼让斑马线活动,带队沿街清理小广告等。

工作10年来,岳芸因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成绩突出,连续5年被省、市消防部门评选为“优秀工作者”。连续9年被评为优秀文职、优秀宣传报道员。2018年1月获得忻州市首届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奖。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11号  李巧珍

李巧珍:爱心妈妈

李巧珍,五寨县砚城镇城内村人。自2008年以来,她先后抚养5个孤残智障儿童,在10年的风风雨雨中,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也曾想过放弃,只因为孩子们那一声“妈妈”,她义无反顾地坚持下来。

2008年的冬天,天气异常寒冷,李巧珍忽然接到县民政局李局长的电话,李局长大致和她说了一下基本情况:有一个3岁左右的脑瘫儿童,被父母遗弃,孩子无人照看,希望李巧珍能够考虑考虑,收留照顾这个脑瘫儿童。虽然是商量,但声音几近哀求,李巧珍的心头一颤,下意识地说了声“行”。待李局长挂电话后,他随即给丈夫马贵生打了一个电话,丈夫听愣了一下,顿了顿说:“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就这样马来来到了李巧珍家里,面对马来来这个连吃饭都需要捏住鼻子,一口一口喂的脑瘫儿童,李巧珍傻了眼,她也想过放弃,但看到马来来那无辜可怜的眼神,李巧珍还是坚持了下来。

就这样王婧、马明辉、马明敏、马明凯也来到了李巧珍家里,面对一个个患儿,李巧珍似乎显得更从容、更镇定了,每天大部门时间都用来照顾这些孩子。

现在,李巧珍一共抚养着5个孤残儿童,有2个已经上了幼儿园,3个儿童由于脑瘫严重,卧床不起,不会说话,不会动弹,只能躺在家中,随时等待她的照顾,她和女儿几乎是寸步不离,有时马贵生还得一起帮忙。谈到孩子们,她坚毅的脸上会不时露出笑容,说:“党和政府对我们照顾很多,不但补偿生活费,而且还报销看病的全部医药费,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让已经上幼儿园的马明辉和马明敏,能够向正常孩子一样上一所好一点的小学,这样我的心愿就满足了。”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12号  芦成双

芦成双:退伍兵的家乡情怀

芦成双,忻州市军休所退休干部。

早在1964年入伍前,他就尽自己所能,帮助在卢野村的米志清母子。米志清母亲守寡多年,自己患有精神病,两人生活艰难,相依为命。看着米志清母子吃不饱穿不暖的样子,老芦决定帮助他们。1968年他入伍后,每年年底都会给米家母子去送钱,年年如此,从未间断。1986年老芦退休,同年米志清母亲去世,于是他更加精心的照顾起米志清。每年春天,他首先给米志清买好优种,再找好替代耕种的人;夏天给他房顶上铺好油毡,防止漏雨;秋天帮他收割庄稼;冬天帮他买好炭、倒烟筒;脏了带他洗澡、病了带他治疗。逢年过节还总要带点心、水果去看他……就这样一直到2005年正月米志清去世。40年来关心照顾从不懈怠,感人至深。

老芦本村的一位小孩得了白血病,他在第一时间拿出1000元给予资助。当老芦偶然得知患有硬皮病的儿童需要救助时,他又毫不犹豫地从自己的退休金里扣出一部分来,捐给硬皮病儿童,并且买了礼物专程去看望患儿,向他们讲述自己与疾病抗争的故事,鼓励他们一定要不畏病痛,在他的帮助下,孩子渐渐走出了病痛的阴影,重新树立起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2010年由老芦牵头为小卢野百户村民接通暖气,告别了千年的燃煤取暖。他在忻州日报上先后发表题为“污染大户何时休”“想有一片蓝天”的两篇报道。为环保呼喊、为村民温暖奔走,直到最后批复。接通暖气后老芦把省下来的30多万元集资款退还给大家,还为一些拿不出安装费的贫困户垫出5万多元。

在部队,芦成双年年被评为标兵,多次出席团、师、军的先进代表会,荣获三等功一次。退役后还受到忻州市政府等单位多次表彰。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13号  崔付牛

崔付牛:拾金不昧的环卫司机

崔付牛,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窑洼乡官地坪村农民。现为山西吉港冠宇水泥有限公司环卫车司机。

2017年11月10日晚7时许,崔付牛在下班回家途中拾获一个红色布袋,发现内含大量现金,随即报警。经警方清点共计人民币5万8千元整。当晚即通过公安局将巨额现金交还至失主手中。作为一名环卫车司机,崔付牛本人家庭极为普通,日子过的并不宽裕。父亲因患脑梗几近瘫痪,母亲患有严重眼疾,两个儿子大学在读,整个家庭依靠崔付牛夫妇二人打工维系。可是当他拾到巨款后,不为眼前的巨额金钱诱惑所动,第一时间主动报警交还失主。

2017年11月11日起,黄河新闻网、山西青年报、网易新闻等主流新闻媒体纷纷报道或转载崔付牛拾金不昧的感人事迹并予以高度评价,社会反响热烈。

崔付牛拾金不昧的行为,是个人崇高道德品质的体现,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他的行为帮助了一个人,却感动了一大批人。他以一位基层普通劳动者的身份传递了新时代正能量,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和高度赞誉,被称为“保德网红好人”,在全保德县乃至更大的范围内掀起了崇德向善的学习讨论热潮。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14号  张贵清

张贵清:撒遍人间全是爱

张贵清,原平市西镇乡下社村的一名普通但不平凡的农家妇女。

身为人妻、人母和人媳,张贵清一直坚持着中国传统妇女的朴素、孝顺和勤劳,尽心尽力地做好家里的一切。面对八十多岁的老公爹,她就像亲生女儿照顾亲爸一样,每天端茶送水,送饭,洗头,洗脸剪指甲,照顾的无微不至。真是“媳妇赛亲女,公爹赛亲爸”,人人对张贵清竖起了大拇指。张贵清的大伯,妻子离家出走,膝下有一个女儿,贵清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对侄女赛过自己的女儿,履行着一位母亲的责任,使侄女快乐成长,完成学业。

爱心奉献是她的人生准则。十三年坚持为本村及周边村民义务理发,不收取任何费用,无论老小,随叫随到;由她号召发起成立的“小草爱心公益”组织,吸收130余名爱心人士,共同出资3万余元开展了60余次爱心公益活动,其中她个人出资超过3000元;先后募集捐款5000元,共帮助困难家庭20余户,智障人员10余人,孤寡老人10余人,留守儿童6人,为一个个困难的个人和家庭送去了爱心和希望。她还带领“小草爱心公益”团队经常进村走访,了解困难家庭的生活状况,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建立健全了所有受助人员档案,让每一位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充分体会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使他们对生活增加信心,看到希望。

2016年,她带领本村农户成立了原平市贵青种养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走上现代农业的致富路,目前正积极组织本村及周边村的33个合作社组建原平市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现共同致富。2018年张贵清被评为原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15号  康美峦

康美峦:慈孝家和兴

康美峦,定襄县受禄乡白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

在定襄县受禄乡白村,有一位91岁的老人叫周成在,老伴儿走得早,膝下儿女都已成家立业。记不清从哪一年起,风烛残年的周成在被严重的风湿病如蚕食桑叶般侵蚀着,但让老人倍感欣慰的是,他有一个十分孝顺的四儿媳,名叫康美峦,把本该一塌糊涂的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

康美峦是1989年嫁入周家的,从她过门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毫无保留地交付给了这个陌生的家庭,她体谅年迈的公爹,感恩老人一生的坎坷付出,义无反顾地担负起伺奉老人的责任。从一餐饭,一件衣做起,点点滴滴,绝不马虎,以淳朴孝悌的言行,复制着贤妇赡亲的至孝典范。

二十四孝里有一则涤亲溺器的传说,说的是宋代的黄庭坚,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的故事。在白村,常去周家的人都知道,周成在老人使用的尿壶同样被擦洗得光可鉴人,而为老人洗涤尿壶的就是他的儿媳康美峦。

在村里,康美峦是大家公认的麻利媳妇,整日里,她手脚利落地服伺老人穿衣洗漱,修发剪指,擦洗身体,端茶倒水;天冷时加衣,天热时降暑;天气好,就搀扶老人出门散步,晒晒太阳;天气不好,尽量帮老人做一餐可口饭菜。这样的生活轨迹,充盈着康美峦平凡而忙碌的每一天。一晃就是了28年。

在康美峦的言传身教下,她的一双儿女同样懂得感恩,懂得尽孝。从学校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望爷爷,接着就是帮母亲收拾家务,帮父亲下地干活,良好的家风为街坊邻里树立了争相效仿的榜样。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16号  牛世伟

牛世伟:百姓心中的好书记

牛世伟,定襄县住建局监察大队中队长,派驻马家窑村第一书记。从2015年8月任职起,他就把带领全体村民迈向小康确定为工作目标。几年来,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走出一条让村民脱贫致富的新路。

任马家窑村第一书记期间,牛世伟经过多方努力,争取资金15万元,在村中建成两个蓄水池,铺设管网980余米,基本解决了村民饮水困难问题;通过借鸡下蛋的方式,为养殖土鸡的村民与投资人带来双赢;通过争取扶持资金50万元,为贫困户开展了养殖驴项目;通过与温氏集团合作,投资135万元,建设了2座大型猪场,年出栏量2000头。为解决农副产品滞销问题,牛世伟又成立了马家窑农业科技有限有限公司,注册“马佳肴”商标,通过电子商务、店铺销售等方式,帮助马家窑及周边村民销售土豆4万余斤,小米15000斤,土鸡蛋4500斤,为村民带来近20余万元收益。

牛世伟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前期投入40余万元,成立了马家窑乡村旅游和红色教育影视基地,大打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体验牌,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带动村民及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增加收入6万余元。

2017年7 月,河边镇政府收到一封请愿书:“我们全体村民不想让他走……让牛书记在马家窑村再多干几年……”多么朴实的语言,表达的却是全村村民向一位任期将满的第一书记的盛情挽留。

被村里人亲切地称为二牛书记的牛世伟,没有离开马家窑村,在新的任期里,他立足现实,谋划未来,准备依托白佛堂资源优势,吸引资金,扩大旅游规模,为彻底改变马家窑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智慧与热血。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17号  郝常喜

郝常喜 :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郝常喜,繁峙县金山铺乡农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带头跟党走、带头发展致富、带头服务群众、带头维护和谐稳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长期以来,郝常喜在农村一线辛勤工作,默默奉献,他以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五带头标准,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深入村民家中,进行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是解决贫困户彻底脱贫的基础工作。2016年他带领全村134户贫困户注册成立了喜亮专业养殖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贫困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同时和龙头企业合作,建设畜产品交易市场,进一步延伸能繁母牛养殖的产业链,多渠道增收增效。

群众利益无小事。日常生活中,大到高龄老人,小到幼儿学生,郝常喜都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每到重要节日,他都要嘘寒问暖,组织扶贫慰问活动,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获得感。

农发村是省卫计委的定点帮扶村。郝常喜抓住这一机会,积极争取协调省眼科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省针灸医院等帮扶医院到村为群众义诊,使贫困群众不出村就享受到省城大医院专家提供的优质医疗服务。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同时减少群众的看病支出。

农发村于2007年、2008年两年被中共繁峙县委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郝常喜也分别于2011年和2016年被金山铺乡党委评为“先进工作者”,2018年被忻州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授予“忻州市脱贫攻坚奋进奖”。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18号  苗海瑞

苗海瑞:小海瑞的大爱心

苗海瑞,河曲县沙泉乡朱家川村村民。

2013年7月的一天,海瑞在帮父母干农活时,路遇一群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年轻人开着车驶入村子里,车上拉着一些日用品和食物。经过询问,原来是“河曲青年志愿者”在慰问。他们的工作触动了海瑞,使他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光荣的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

苗海瑞一家人过着朴素的生活,妻子很支持他参与献爱心活动。每当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总是毫不犹豫的拿现金或者食物、衣服等来帮助。2013年10月,河曲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了一期看望孤儿送温暖活动,活动之前苗海瑞根据老师提供的孩子们衣服鞋子手套尺寸和数量,通知爱心人士根据标准捐赠,然后,他把收到的衣服、鞋子等全部拿回家里,让爱人洗干净、分好,根据计划捐赠。多年来他坚持关爱孤寡老人,亲自帮助老人更换新被单、给窗户钉塑料布等工作,老人们特别喜欢他,都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在近五年的日子里,他只要有时间就会去看望老人,老人们冬天的衣服不够保暖,他给老人们送棉衣、棉裤;老人的牙口不好,他给老人们买鸡蛋和蛋糕吃。苗海瑞的事迹在河曲县广为传颂,为城乡群众称道!2014年2月,德国利保公益基金会驻北京代表处负责人孟卫强,通过网络和海瑞沟通,亲自来到这个河曲贫困山区,海瑞开车带领走访了贫困村,赢得捐赠40000元,实实在在温暖了30多个贫困家庭。

如今,海瑞跟朋友在县城开了一家家具店,在盈利的同时他不忘从自己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钱参与各种献爱心活动。他还在家具店专门开设了爱心书屋,专供家庭贫困的孩子们课外读书,他说:“我真心希望我的举动能让更多的贫困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19号  武志锋

武志锋:不负青春 志在脱贫

武志锋,山西省五台县人,2014年,以大学生返乡创业身份通过选举担任五台县豆村镇东柳院村党支部书记,是全县唯一通过选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全日制大学生村干部。2017年12月当选山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上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武志锋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每一户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听取他们的所需所盼。2015年武志锋多方争取资金建起了党员活动室、村民议事中心、红白理事会、文化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和卫生室等场所。同年武志锋注册了“五台县豆村镇东柳院村小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使村民摒弃了传统种植模式增加了收入。他给深度贫困户每户每年发放3000元;给重度残疾人和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年补贴1000元;给本村考取本科大学的学生当年奖励2000元、专科1000元;并开展脱贫攻坚先进户表彰奖励等。其余收益由村集体管理,这既可以进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又能够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还积极争取资金建设养牛场,发展“一村一品一业”,修建通村路和桥,方便村民出行。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武志锋始终秉承“用心、实干、奉献”的精神为东柳院村的发展奉献青春。先后被评为“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五台好人”,2018年2月获得“忻州市脱贫攻坚奋进奖”。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20号  张成晓

张成晓:赤脚医生的苦乐人生

张成晓,偏关县万家寨镇滑石村人。

由于家庭条件艰苦,张成晓并没有上过几年学。虽然他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有一颗为民的心,那时医疗条件相当差,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尤其在农村张成晓看到村民生病往往只能听天由命,他就萌发了从医的理想。二十岁还不到就跟从老中医背起了药箱,走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走进千家万户,开始了他的行医人生,一干就是四十多年。

在这几十年里,张成晓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群众好评,不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而且半夜出诊现象也很普遍。还记得在1977年9月的一个夜晚,时间已是半夜十二点多,劳累了一天的张成晓刚刚睡觉,突然间,邻村的两个村民在门外大声敲门,说他们村有人服了农药,成晓向他们简单了解一下情况后,背起药箱也顾不上一天的劳累,立刻起程步行十多里的山路赶往现场对病人抢救,终于,病人得以解脱危险了。

除了诊治农村多发病、常见病,还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保健工作,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前些年由于农村文化水平相对落后,预防意识淡薄,导致计划免疫工作在农村开展难度较大,但张成晓知难而进,逐门逐户做好登记宣传教育,改变家长们的淡薄观念,使孩子们参加计划免疫接种,得到广大村民的理解、信任、支持。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张成晓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事业,尽自己所能为村民解除病痛,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任劳任怨,他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几十年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安危。2018年9月被评为“忻州好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