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博物馆美术馆就懵?去英国前看过这5本书4个片轻松搞定
人文篇:去英国只知莎翁就OUT啦!这几部人文著作和影视大片你看过吗?
去英国走过十几个城市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里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几乎每座城市都有几个非常不错却完全免费的展馆: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华莱士博物馆、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和现代艺术馆;牛津的科学史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皮特·里弗斯博物馆;剑桥的菲茨威廉博物馆;约克的铁路博物馆;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和国家肖像画廊等数不胜数。这些展馆的馆藏之丰富、介绍之详实、配套之完备,令人惊叹,而且不可思议地全都免费开放,简直是博物馆美术馆爱好者的天堂。所以要去英国旅游的朋友们,如果不认真做好功课仔细游览,实在对不起这么好的福利啊。
在所有这些博物馆中最包罗万象的非大英博物馆莫属,它也是英国境内规模最大的博物馆。据说藏品超过八百万件,而且每年还在递增,固定对外展出的也有五万多件。这些展品在时间上跨越人类两百万年历史、地域上几乎覆盖了人类活动过的所有区域,就全世界博物馆而言,恐怕也只有大英博物馆有如此实力。那么问题来了,如此浩瀚的展品,怎么做功课呢?其实不必担心,大英博物馆的馆长已经为我们做好了。《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由馆长尼尔·麦格雷戈动员100多名馆员、400余位专家,历时4年,精选100件最有代表性的藏品,串起一部有图有真相的世界发展简史。
封面中出现的是墨西哥出土的双头蛇,公元15-16世纪阿兹特克艺术的代表。
如果觉得这100件内容详尽的图文介绍太多太细,可以看看我以前推荐过的《伟大的博物馆》系列丛书,这套丛书全部由意大利艺术学家编写,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截至目前共有34册,几乎囊括了欧美全部重要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其中的《伦敦大英博物馆》一册通过对73件馆藏文物的简要介绍,展现了历史长河中几个大洲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精品。相较于前面介绍的那本,本书图片更加丰富,而文字却更加简洁,读起来更通俗易懂。
我去参观时便是以这本书为蓝本按图索骥,比如封面上这个古埃及内巴蒙墓园中的壁画,它制作于公元前1350年前后,被认为是古埃及留存至今最伟大的绘画作品。
如果觉得这本书还是太多,或者携带不便,那我只能请您看我发表过的两篇公众号文章了:
《伟大的博物馆》系列丛书中还有一本关于英国的,那就是《伦敦国家美术馆》。这一册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国家美术馆中的56件精品画作,包括可视为镇馆之宝的《阿尔诺勒菲尼夫妇》(扬·凡·艾克1434年绘制)、《岩间圣母》(达·芬奇1508年创作)、《使节》(小汉斯·霍尔拜因1533年绘制),以及现存委拉斯开兹创作过的唯一一幅女性裸体画像《镜前的维纳斯》等。
书的封面用的是鲁本斯为自己第二任妻子的姐姐苏珊娜绘制的经典画像。
如想查看本公众号以前发过的伦敦国家美术馆系列文章,可以回复“伦敦国家美术馆”获取图文链接。
英国在18世纪以前几乎没出现过什么特别有名的画家,但是进入18世纪以后一下子涌现出好几位,庚斯博罗和雷诺兹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两位画家处于同一时代,生前二者就竞争激烈,死后更是经常被人放在一起比较,所以很多地方都喜欢把他俩的画作相邻而放,有庚斯博罗的地方就有雷诺兹。我向您推荐的下一本书是傅雷先生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其中有一讲详细对比了这两位英国画家,最后作者总结道:“雷氏是用尽艺术材料以表现艺术能力的最大限度,庚氏是抉发诗情梦意以表达艺术素材的灵魂。用中国的论画法来说,前者是心中有画,故极尽铺张以作画;后者心中无画,故以无邪态度表白心魂。”这是我见过的对这两位画家最精辟的对比评价,可谓一针见血。
面对英国境内如此庞大的美术馆资源,我们的眼光当然不该局限于英国本土画家。为了更好地欣赏前面提到过的众多博物馆美术馆中的艺术杰作,有必要浏览一下世界艺术史。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无疑是最合适的一本入门读物,它被法国卢浮宫博物馆馆长评价为“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之一,就像《蒙娜丽莎》一样饮誉世界,把知识和享受传给人们”。
视频方面仍然是从BBC纪录片开始,首推艺术史学家安德鲁·格雷厄姆-迪克森主持拍摄的《英国艺术史话》。以前我曾推荐过他制作的《西班牙艺术》,事实上这位牛津大学的高材生、普利茅斯大学的荣誉博士还制作过许多按国别划分的艺术史纪录片,如《德国艺术》、《法国艺术》、《俄罗斯艺术》等。
安德鲁在开篇即指出:直到18世纪初,英国的大部分艺术家都还是籍籍无名、缺乏竞争力的,然而短短百年之后,英国画家已经在世界取得不俗的成绩,18世纪的英国画坛到底发生了什么?安德鲁将目光停留在英国的18世纪,向我们讲述了英国的首位风俗画家威廉·荷加斯、英国最伟大的肖像和风景画家庚斯博罗、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首任院长约书亚·雷诺兹,以及以画马名闻天下的乔治·斯塔布斯,他们的职业生涯全都在18世纪。所以,与其说这是一部《英国艺术史话》,不如说它就是一部18世纪英国绘画史。
乔治·斯塔布斯的名作《响外套》。
19世纪英国出现一位大师级的风景画家,可能也是英国画家里目前知名度最高的一个,他就是浪漫主义画家特纳(又译透纳)。特纳从小在伦敦长大,14岁就进入皇家艺术学院,受到当时的院长雷诺兹的赏识,15岁即有作品入选学院画展,21岁举办个人首展,29岁开了自己的画廊,32岁成为艺术学院教授,这几乎就是一位天才的成功之路。正因为他很早便做到了财务自由,所以有能力在艺术上进行大胆创新。在他后期的作品中已经能看到印象派的影子,虽然那比印象派的诞生早了几十年。事实上,很多人认为法国印象派是受到了特纳的影响。
特纳1839年绘制的《无畏号战舰》。
莫奈1872年绘制的《印象·日出》。
特纳1844年创作的《大雨、风暴和速度——伟大的西部铁路》。
莫奈1877年创作的《圣拉扎尔车站》。
我在这里推荐一部描写特纳晚年绘画生涯的电影:迈克·李执导的《透纳先生》。影片向我们展示了这位大画家独特的个性和不羁的生活。主演特纳的是英国著名演员蒂莫西·斯波,就是电影《哈利波特》中“虫尾巴”的扮演者。他凭借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获得第6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片中有一段描写特纳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夏展开展前的最后一天(又称清油日,允许画家对自己的作品做最后修改和上光),因为看到康斯特布尔在新作《滑铁卢大桥的揭幕典礼》中使用了抢眼的红色,而立马在自己整体色调暗沉的《海景》中添加了一只红色的浮标,成为点睛之笔。
康斯特布尔比特纳小一岁,二者都擅长风景画,是英国画坛的又一对竞争对手。在日本纪录片《世界名画:华丽的大师》中有一集专门对这两位大师进行对比介绍。这套纪录片也是我要向您隆重推荐的,它一共34集,几乎囊括了欧洲所有古典画家的知名画作。片中没有局限于对画作本身的解读,对画家及其所生活的地区与时代背景也展开了充分的描绘。
片中重点介绍的康斯特布尔名画《干草车》,它与前面提到的特纳的几幅作品都是伦敦国家美术馆中的经典藏品。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大英博物馆的话题上,这个博物馆太值得关注了。NHK曾经与BBC合拍了一部6集纪录片《大英博物馆》,重点介绍远古文明,包括人类文明的开始、法老王的荣耀、壮丽的帕特农神庙、佛教艺术的起源、沙漠中的宝藏和神秘的太阳帝国等。
推荐书目:
1.尼尔·麦格雷戈的《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2.伟大的博物馆系列:《伦敦大英博物馆》
3.伟大的博物馆系列:《伦敦国家美术馆》
4.傅雷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5.恩斯特·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
推荐视频:
1.BBC纪录片《英国艺术史话》
2.迈克·李执导的电影《透纳先生》
3.日本朝日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世界名画:华丽的大师》
4.NHK与BBC合拍纪录片《大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