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墩:当年北京“镇物”,今天人民公园
新建的燕墩公园。
燕墩公园
燕墩简介
燕墩是一座下广上狭、平面呈正方形的墩台。台底边长14.87米,台面边长13.9米,台高约9米。台顶四周原有高约1米的女儿墙,墩台西北角有两扇石门可通达台顶。台顶正中是一座正方形石坛,坛上矗立着四方石碑一座,高约8米。
相传燕墩始建于元代,最初名为“烟墩”。按照五行学说,需在北京城的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设置五个“镇物”,才能保得北京长治久安、稳稳当当。
东方属木,以广渠门外通惠河二闸的神木厂为镇物;西方属金,以西直门西北方向大钟寺的大钟为镇物;北方属水,以北京城西北郊的瓮山泊(即后来的昆明湖)为镇;中方属土,以万岁山(又称煤山,清代改称景山)为镇;南方属火,南边的镇物就是永定门外的烽火台——“烟墩”。
民国时期的燕墩。
庚子之变后,燕墩近景。
1917年张勋复辟时讨逆军在永定门外集结,远处为燕墩。
燕墩初建的时候只是一个土台子,直到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北京修外城时,才将土台用砖包砌起来。
到了清乾隆年间,官方又对燕墩进行了精心打磨,不仅增建了九龙宝盖石幢,还在碑座束腰处用浮雕手法刻画出二十四尊水神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碑身镌刻的《皇都篇》和《帝都篇》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是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在《日下旧闻考》《宸垣识略》等古籍中都有记载。
《帝都篇》论述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都城的优劣,分析了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作为都城的优势,并提出了“在德不在险”的治国理念;《皇都篇》则追溯了北京的历史沿革,描写清朝入关以来北京城的兴盛。写到这里,乾隆皇帝笔锋一转写道:“富乎盛矣日中央,是予所惧心彷徨。”不知当时正值春秋鼎盛的乾隆是真感到了帝国潜在的危机,还是只有感于“月满则亏”的规律,自勉一下。
精美的浮雕
1900年,永定门西南面。
遥望永定门城楼和箭楼。
1902年,永定门东南面瓮城外,护城河、石桥。庚子之变后,正在修复城楼和箭楼。
1902年至1905年,永定门西南面,瓮城外护城河。
1920年前后,在永定门箭楼南面瓮城外,进出城歇脚的老少爷们。
瑞典学者喜龙仁拍摄的永定门城楼。
1921年,永定门护城河桥及对面街市。
1921年,永定门箭楼北面(瓮城内),北从门洞隐约可见外面的二层小楼,往南走就是沙子口。
清代一首竹枝词云:“沙路迢迢古迹存,石幢卓立号烟墩。大都旧事谁能说?正对当年丽正门。”“丽正门”是元大都南城墙中间的城门。早年间,出了永定门是一条由人、马、车走出来的沙土路。晴天一身土,下雨两脚泥。从沙子口这个地名就能想象出那黄沙满天的情景。
明清时期,永定门既是重要的出城通道,也是拱卫京畿的战略要道。清政府曾在永定门外安扎了72座营盘,当地有“永定门外七十二营一挡”之说,这“一挡”指的就是燕墩。遗憾的是这“一挡”既没挡住八国联军,也没挡住日本侵略者,永定门总是北京陷落的一个攻破点。
遥望永定门城楼。
1920年至1921年,永定门外关厢,可以看到远处的燕墩。(瑞典)喜龙仁摄
据说1900年以前,清廷在燕墩尚有祭祀水火神的仪式。清末民初,石幢前还陈列着来自紫禁城宝华殿的雌雄“神燧石”一对。“神燧石”下承以海南沉香木座,高如八仙桌。民国四年(1915年)前后,神燧石和木座不翼而飞,传说是被人盗走,高价售出了。
民国时期,墩台四周都是农田。日本侵华期间,这里被日本经营的“大华火油有限公司”占有,燕墩也被圈占其中。1937年10月,该公司以“恐燕墩坍塌”为由,欲将其拆除。为此,当时的北京《晨报》还组织调查组对燕墩进行调查。调查组认为,燕墩“其有保存价值,亦无坍塌之虞”。该公司恐激起更大民怨,没敢将燕墩拆除。1949年以后,这里为五金仓库所在地。1984年,燕墩被定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