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艺切磋(四十六):洛兰风格(黎明时分与暮色时段)
看了十七世纪法国风景画家洛兰的这两幅作品,才知道,所谓“由暗及明”的“洛兰风格”,原来与“黄金时刻”或者“梦幻时刻”的摄影同出一辙,追求的都是黎明时分或者黄昏时段,那种红、橙、黄、粉、紫的光色映照在物体上所呈现出的美妙变化。不同的是,洛兰使用是画笔,而摄影人使用的是相机。
这让我想起了2016那一年,这年的夏季,我有幸加入了专业摄影团队去福建的霞浦拍摄滩涂风光。在霞浦拍摄期间,我们每天几乎都是清晨四点钟就起床了,接着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拍摄现场时天色尚黑,然后开始准备摄影器材,选择机位,一切就绪,天边刚露出鱼肚白。最忙的拍摄时间是太阳露出地平线的那一刹那,届时,周围相机的咔嚓声响成一片。随着太阳冉冉升起,摄影师们开始换机位,选角度,做些变化。六点多钟,太阳刚刚一竿高,红光已逝,橙光才消,黄光渐退,天色一片大亮,万物的细节末稍渐渐地看清楚时,摄影师却都开始收拾家伙,准备打道回府了。下午,午觉过后,一直到四点多钟才出发,五点多钟到拍摄现场,一切准备停当,太阳刚好悬在天边,摄影师们又忙活了一阵,黄色、橙色、红色的光线全都不见了,有些摄影师还恋恋不舍地捕捉着粉色、紫色和蓝色的光线。
原来这就是摄影界的“洛兰风格”,所谓的“由暗及明”,说白了,就是追求黎明时分与暮色时段,时序更替时的那种奇妙的光线变化和色彩变幻。洛兰因之而独创了“洛兰风格”,成为西方绘画界光色技法的先驱;现代的国际摄影大师们也一个个因之而摘得了国际摄影大赛的桂冠。
洛兰的追随者,十九世纪英国风景画家特纳的这两幅作品,体现的是一种极端天气里的光色景象。画家的眼光确害厉害,大风大浪、风雪雨雾,雷电交加,山雨欲来风满楼,极端的天气的确能够酝酿出奇妙的光色,呈现出奇特的景象。
记得在福建的霞浦拍摄滩涂风光时,当地的摄影家协会主席告诉我们,拍摄霞浦滩涂的最佳时间是台风天前后,因为此时的天空的光线、色彩和图案的变化最为丰富,所以拍摄出的照片也最为震撼。
绘画界的“特纳风格”与摄影界的“逆境出奇”,又一个异曲同工,又一个不谋而合。
黎明时分:黄金时刻
暮色时段:黄金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