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 鲁迅的酒故事【徐南铁主编 粤海述评 总第346期】

鲁迅的酒故事

□张娟

中国是酒的王国,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还是一种酒神精神。俗话说的好“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酒为不少文人雅士所好,有多少美文佳作,如美酒佳酿任后人品评鉴赏,殊不知这一部部的著述,曾是他们饮酒后而作,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中的“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南宋诗人张元年的 “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这些诗句因其经典性被后人广为传诵;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此作就是在三月三上巳节当日,曲水流觞雅兴后,王羲之小饮薄酒,微醉的状态下而作的集大成。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比比皆是,在文学艺术领域,酒对古代文人及其创造的不朽之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酒文化源远流长,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它深刻影响了作家们的创作心态及作品风貌。大文学家鲁迅先生与酒及文章有着深刻的关系,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的酒故事也很值得我们去听一听。

鲁迅的故乡绍兴是黄酒发源地,鲁迅在绍兴度过了他难忘而困顿的青少年,对绍兴酒自有特殊的感情,祖父本是京官,后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脾气大变,经常以酒消愁,父亲伯宜公也因为家族衰落,日日以醉酒加以麻痹、寻求解脱。绍兴作为中国黄酒的源头地,绍兴黄酒受天地之感应,便有“鉴湖水”一样的柔,“会稽山”一样的刚,水的外形,刚的内质,外柔内刚,它初入口温醇甘甜,在鲁迅时代是比较受欢迎的国酒,喝过绍兴黄酒的人都知道,它的后劲却很大,绍兴方言中用“后翻浪”很大来形容。中国人喝酒讲究环境和心境,所以有“酒如豪士”“酒可结友”,记得有一位作家列举过饮酒时应具备的心胸和最适当的地点:“漫饮宜舒,放饮宜雅,病饮宜小,愁饮宜醉,春饮宜庭,夏饮宜郊,秋饮宜舟,东饮宜室,夜饮宜月”,饮酒无非两种结果,醉与不醉,一场酒席中,酒量大的人,自是引以为豪,喝酒讲究行酒令,这样斗智斗勇的杯杯进肚,还充满着竞争精神,才能给大家带来欢乐,中国的行酒令从古到今是不断的在演变,到了今天叫豁拳,具体方法是双方边出拳边喊数字,有“四喜彩”,“五块手”,“六六六”,“七巧”等等,我记得小时候父亲他们喝酒就是这样,我们小孩子也很喜欢这个“游戏”,可是并不容易学,因为出拳的时候还需要用手指比划,不同的数字有规定的比划方式,所以我们小孩只能用“棒子”“老虎”“鸡”,记得还有“虫子”来当行“酒”令,棒子遇到老虎,老虎一方为输,因为老虎被棒子打倒了,堵住是香槟,那个时候的香槟和现在的洋酒香槟不是一回事,我们小时候喝的香槟其实就是碳酸饮料,现在回忆起来那时候的酒席,觉得酒真的是给在做的人填了不少乐趣,可见是无酒不欢,当然不是所有饮酒的人都是因高兴而饮,也有很多人为了解忧,但毕竟“愁饮宜醉”。

绍兴人爱饮酒,众所周知。鲁迅与一般绍兴人并无不同,也爱喝洒,并且钟爱绍兴黄酒,绍兴黄酒能够和很多种菜肴相配,所以比较普遍,容易买得到,鲁迅每餐必喝一小杯,或会朋友,或寻求慰藉,以排遣心中感慨。

鲁迅的早期日记中, 特别是他到北京工作后的前些年,绍兴会馆是鲁迅刚到北京时居住的地方,只身一人共住了有七年之久,那时他的母亲和朱安及其他家人都还没有来到北京与其团聚,又觉得在教育部上班“整日枯坐,极无聊赖”,可以想象他在这七年中的孤独生活历程,所以,除了教育部上班外,与朋友聚会餐饮自然就成了他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1912、1913年间, 他饮酒的次数很多, 差不多三两天就有一饮。比如1912年8月份的日记记载如下:8月1日,“晚饮于广和居, 颇醉” ;8 月2 日, “晚杨莘士招饮于广和居” ;8月9日, “午后张燮和来, 同季市饮酒稍许” ;8 月10日, “晚小饮于季市之室”;8月14日, “夜饮于季市之室” ;8月16日, “夜饮于季市之室” ;8月19 日, “晚铭伯治酒招饮” ;8月22日, “晚钱稻孙来, 同季市饮于广和居” ;8月28日, “晚稻孙来, 大饮于季市之室” ;8月31日, “晚董恂士招饮于致美斋”。一个月内饮酒达到10 次, 可真是不少,所以后来鲁迅经常犯胃病,也许和喝大酒不无关系。从日记中可以看出鲁迅经常去广和居饮酒。在鲁迅日记中有60多次记载,广和居是清末民初北京一家有名的饭馆,位于宣武门外菜市口西南的北半截胡同南口路东。正对着南半截胡同,鲁迅刚来北京时就居住于此处的绍兴会馆。据有关史料记载。广和居于道光年就有此馆的记载,历史悠久,据说专为宣南士大夫所设的,有名的菜肴如炒腰花儿,江豆腐,清蒸干贝等脍炙人口的菜品为食客们所喜爱,所以此饭馆虽然地处狭窄地带,饭馆环境并不能与京城当时的大饭馆媲美,而食客们仍趋之若鹜,清末民初,宣武门外一带会馆林立,不仅京官中的汉官颇多,居住在此地,而且文人学士,科考学士也都云集于此,故而广和居的生意大为兴隆,晚清重臣张之洞,曾国藩,两朝帝师翁同龢,变法英雄谭嗣同,文化名人李慈铭等都曾在这里宴请过客人,鲁迅的祖父周福清也在广和居请过客,民国之后,鲁迅周围的文化人也经常在广和居聚会餐饮,许寿裳、周作人、马幼渔,沈尹默等以及鲁迅在教育部的许多同事都是这里的常客,还有一次,广和居喝酒后骑着骡,在街上云游的记载,在美丽的夏夜,和着月光,好一幅惬意景象。遗憾的是,当日热闹如市的广和居现已不存,当时狭长的四合院已是普通居民居住。鲁迅当年在北京喝酒的地方还有致美斋,鲁迅日记“夜饮致美斋,国亲作主”,国亲为蔡元培的从弟是鲁迅的同乡,曾与鲁迅同去日本留学,后又在北京一起工作,二人关系密切。致美斋现已改名为致美楼,位于前门大街煤市街与粮食店之间,原来以姑苏风味而闻名;便宜坊也是当年鲁迅去喝过大酒的地方,北京现在有数十家便宜坊分店,可当年鲁迅去的那家现已不存。会贤堂、同和居等地饮酒吃饭。据不完全统计,鲁迅当年在北京去过的吃饭喝酒之地有六十多个饭馆。

鲁迅饮酒有多重原因,他的文章经常遭到反动当局的抽删,还有婚姻不幸,后来的兄弟失和,职场不顺等等,也许这些都将是他饮酒的原因,但也会有与朋友间的友情,同乡间的亲情,大饮一番,酣畅淋漓。所以他日记中会有“饮一巨碗而归”“大醉”“微醉”“颇醉”等记录,通过这些喝酒的记录,可以考察鲁迅在不同时间的异样心情,也可透视出鲁迅与朋友、同乡及其他食客之间的关系。因此, 他的酒文化带有丰富的个人体验。鲁迅不仅自己爱喝酒,还经常写“酒”,鲁迅在小说中把酒与人物细节、特定环境等元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描绘出一幅全景的酒俗文化图,酒俗深刻反映着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个性、时代印记和文化精神。

鲁迅先生有许多饮酒诗文,特别是《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是一篇意义深远的好文,就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阐述了酒对当时文人如阮籍、嵇康等人的作用,并论及了酒的功德,醉酒癫狂,狂放不羁,刘伶(“竹林七贤”之一) “无思无虑,其乐陶陶”酒醉后的怡然陶醉之感,与王冠贵族公子们的丑态形成了鲜明对比,于不动声色之中作了尽情的嘲讽。刘伶纵酒放诞,蔑视封建礼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常以醉酒保全自己。看似一种不问时事,实际是一种对社会政治强烈不满,又无可奈何的悲观的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是当时社会政治的产物,反映在文学创作上,便形成隐晦的文风,这也体现了作者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描写入木三分。鲁迅在《送灶日漫谈》中有一段关于酒饭的精彩妙论,“今之君子往往讳言吃饭,尤其是请吃饭。那自然是无足怪的,的确不大好听。只是北京的饭店那么多,饭局那么多,莫非都在食蛤蜊,谈风月,“酒酣耳热而歌呜呜”么?不尽然的,的确也有许多“公论”从这些地方播种,只因为公论和请帖之间看不出蛛丝马迹,所以议论便堂哉皇哉了。但我的意见,却以为还是酒后的公论有情。人非木石,岂能一味谈理,碍于情面而偏过去了,在这里正有着人气息。况且中国是一向重情面的。何谓情面?明朝就有人解释过,曰:“情面者,面情之谓也。”自然不知道他说什么,但也就可以懂得他说什么。在现今的世上,要有不偏不倚的公论,本来是一种梦想;即使是饭后的公评,酒后的宏议,也何尝不可姑妄听之呢。然而,倘以为那是真正老牌的公论,却一定上当,——但这也不能独归罪于公论家,社会上风行请吃饭而讳言请吃饭,使人们不得不虚假,那自然也应该分任其咎的。”对“请喝酒吃饭”的进一步说明,也指出了中国的“情面文化”,点明“喝酒吃饭”和“公论”的密切关联,进而得出凡“公论”都和“请喝酒吃饭”有关的观点,其实是对陈西滢有关女师大学潮言论的进一步批驳。但接下来他还是话风一转,“然而不以酒饭为重的老实人,却是的确也有的,要不然,中国自然还要坏。”也可以看出他为天下分忧的心路历程。“酒”、 “情面”字眼很多,表面说的是大年二十三祭灶的民俗,实际上言及中国人的人际交往现象,颇有意味。

鲁迅的小说,百分之七十都会写到“酒”。如《阿Q 正传》《狂人日记》《在酒楼上》等,无不以酒为载体,渲染气氛,从而来烘托人物,逼真地把人带到那个特定的环境氛围里,接地气,有韵味。享誉中外的小说《阿Q正传》开篇写道:“… …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有一回, 他似乎是姓赵, 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 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 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 便手舞足蹈的说, 这于他也很光采, 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 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 ”喝黄酒, 长三辈, 阿Q完全是一种自欺,自我麻痹,也是自赏,他的这种自我奖赏, 终归是一切失败后的孤独心理反应 包括所谓的“恋爱”。在求爱不成后, 阿Q接受了倾家荡产的“调解协议”。尽管他并没有什么“家产”, 尽管这“家产”当掉之后真的是一无所有, 竟也不妨碍他借酒消愁:“阿Q自然都答应了, 可惜没有钱。幸而已经春天, 棉被可以无用, 便质了二千大钱, 履行条约。赤膊磕头之后, 居然还剩几文, 他也不再赎毡帽, 统统喝了酒了。” 阿Q喜喝空肚酒, 不伴下酒菜, 乃特意要让自己疯, 惟其如此才能愈加能够赢得“胜利”: 这种胜利是酒醉后的胜利,只有醉了,才敢打破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界限,才敢冲破森严的等级观念,怀着喜悦和信赖的宿命论立于天地之间,所以,鲁迅笔下的对喝酒形象的描述,完全是一种自我的宣泄和释放。《孔乙己》中也有不少主人公喝酒的场景描述“孔乙己喝过半碗酒, 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 ”甚至为了凸现自己,竟然“用指甲蘸了酒, 想在柜上写字, 见我毫不热心, 便又叹一口气, ” 对着这碗来之不易的温酒,“显出极惋惜的样子”此时的酒,进入底层人民生活中,成为国民性的重要特质,这也许是一种以酒自慰的生存之道。孔乙己当年去过的咸亨酒店多少年来一直是游客们的网红打卡之地,完全可以说是鲁迅捧红了咸亨酒店,据说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中的酒馆掌柜就是现实生活中咸亨酒店的老板,所以说绍兴酒给鲁迅带来了创作的素材,可以说,鲁迅先生倘若没有对绍兴酒和绍兴酒俗的深刻体验,是描绘不出如此生动逼真的酒乡风情图的。《在酒楼上》的背景环境是南方小城里的酒楼,吃食是绍酒和油豆腐,在“深冬雪后”的凄冷气氛中展开, 两个痛苦和绝望的现代知识分子于此相遇,小说带有自传色彩,鲁迅在晚期曾与友人提起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就是写的就是他自己,在文中书写了独特的生命体验。“我”的饮酒反映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感时愤世、省悟人生的审美情趣。小说主人公吕纬甫的颓废饮酒状态则反映了“忧国忧民”的儒家情怀,让我们看到了现代进步的知识分子在落潮后的苦闷、彷徨, 并伴随着精神上的痛楚与无助。

鲁迅的散文中也有“酒”的痕迹,他的回忆性散文《范爱农》追忆了鲁迅东京留学时期的同窗好友范爱农性格耿直,与社会格格不入,郁郁寡欢,溺水而亡的一生。文章很短, 但有很多处关于饮酒的叙述, 原因就在于范爱农生前爱喝酒。鲁迅一生作诗不少,70多首,与酒相关的也不少,在中国文化里,酒是诗的一个重要表现内容,如他那首耳熟能详的自嘲诗里就写到了酒,《自嘲》是鲁迅作于1932 年作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联即出自于此诗。此联紧承的上联亦即全诗的颔联“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 生动地写出了鲁迅在对敌斗争中的智慧和胆识, 也然读者感受到了身处险境, 斗士般淡定自若,遇事能够泰然处之。

“日日斟出一杯微甘的苦酒, 不太少, 不太多, 以能微醉为度, 递给人间, 使饮者可以哭, 可以歌, 也如醒, 也如醉, 若有知, 若无知, 也欲死, 也欲生。”(《野草》淡淡的血痕)酒始终是鲁迅创作中的一条有形或无形的线,促使我们顺着这根线去走进他的世界,他或清醒,或消沉,或苦闷、或彷徨,但始终没有停止冲破“铁屋子”唤醒国民的步伐。做一名真的猛士。

作者

张娟,北京鲁迅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重点研究鲁迅其人其事与作品及思想、新文化人物与艺术及民国美术等。专著《鲁迅中外美术藏书研究》是对鲁迅美术类藏书的深度挖掘。发表文章《鲁迅与林风眠美术交集考论》《鲁迅题<法仪兄弟八十人等造像>拓片考》《俟堂与槐堂》等近三十篇。所策划的大型原创展览《鲁迅藏中外美术典籍展》、专题展览《鲁迅与德国美术》等,有广泛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