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的艺术》| 刘玄解读
关于作者
本·雅格达,美国文化评论家。毕业于耶鲁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曾为特拉华大学新闻学教授。著有《关于城市:〈纽约客〉与它所构建的世界》《逮到一个形容词就消灭了它》等。
关于本书
这本书是回忆录和自传这种文体的“传记”。不论是古罗马时期的战记,还是当代的名人回忆录,从古至今,纵观回忆录这种文体的前世今生,揭开自传体作品的叙事密码。
核心内容
作者首先吐槽了今天美国的回忆录,不仅多如牛毛,而且什么都能写,什么都敢写。接下来,他为我们梳理了回忆录发展的历史,找到了回忆录叙事的几种模式。最后,他探讨了一个问题,既然回忆录不那么可信,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回忆录呢?
你好,我是刘玄,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要为你讲的这本书,叫《伪装的艺术》,它的副标题是:回忆录小史。
回忆录,也叫自传,就是作者讲述自己人生经历的书。这类书在英美特别畅销,在中国卖得也很好。你想想,在各大图书的畅销榜上,是不是经常看到影视明星、艺术家、企业家的回忆录。
我们为什么喜欢看回忆录呢?有一个理由你大概不会反对,就是真实。我们看回忆录,就是想从真实的人生中获得启迪。
这本《伪装的艺术》,就是要给有这种想法的人泼一盆冷水。书的作者本·雅格达,是美国的文化评论家,他觉得回忆录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很值得研究分析,就写了这部回忆录小史。
在他看来,回忆录跟小说的关系,就像照片跟绘画。虽然回忆录看起来比小说更真实,但其实也可能隐藏着欺骗,只是我们一般察觉不到而已。
不过,作者并不是想说回忆录都是骗人的,大家不要再看了。他把回忆录看作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一种有趣的人性样本。回忆录体现了人的自我审视,能帮我们探测人性的深度。
这么说,好像有点沉重了,我读这本书,其实感觉很轻松。作者首先吐槽了今天美国的回忆录,不仅多如牛毛,而且什么都能写,什么都敢写。接下来,他为我们梳理了回忆录发展的历史,找到了回忆录叙事的几种模式。最后,他探讨了一个问题,既然回忆录不那么可信,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回忆录呢?讲到这里的时候,我会深入探讨一下记忆和真实,这个有点抽象的问题。
说起回忆录,一般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些大人物的自传,像政客、演员、摇滚明星。这类回忆录确实占据了这个市场一大部分,而且大多都卖得很好。2019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妻子米歇尔·奥巴马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成为》,全球销量超过千万。除了销量,还有一个数字能体现这类回忆录有多受欢迎,就是稿酬。2004年,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出版了自传《我的生活》,出版社给了他1000万美元的稿酬,创造了稿酬的最高纪录。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也不甘示弱,他的回忆录稿酬是900万美元。
从稿酬的数额,我们就能感觉到,在图书市场,回忆录真的是个大生意。不过,这门生意绝对不只限于名人故事。如今美国流行的回忆录,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美国著名电视人奥普拉就很喜欢推荐回忆录。2006年,她推荐过一本讲纳粹大屠杀的回忆录,名字叫《夜》,总共卖了上千万册。这本书在《纽约时报》的畅销榜上待了一年多。直到《纽约时报》受不了,粗暴地把它从榜单上撤了下来,目的是给其他的新书留一点机会。
当然了,纳粹大屠杀中真实的经历十分沉重,一般人很难想象,这样的书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也不难理解。我接下来要说的回忆录,就没这么特别了。它们讲的故事跟我们的平时生活没什么不同,但也都卖得很好。比如这两本讲女性生活的,《美食、祈祷和恋爱》《朱莉与茱莉亚》。
《美食、祈祷和恋爱》讲的就是作者的旅行。她跑到世界各地,品尝美食,虔诚祷告,并且坠入爱河。《朱莉与朱莉亚》写的是做饭。作者朱莉,她在一年里,只做一本菜谱,这个菜谱是一个叫朱莉亚的外交官夫人写的,她还创建了一个博客,每天更新自己的心得。
这两个故事听起来没什么特别是吧?如果非要找出这两个故事好在哪儿,大概就是这两段经历,都有一点点冒险色彩。更重要的是,这两位作者都通过这段冒险,超越了自我,这就应该能让一些读者从中找到共鸣了。
名人的人生、独特的经历、自我的超越,这些都是回忆录的卖点。但是,还有一些回忆录,它们为什么会流行,真的说不清楚。书里讲到一个叫贾格布斯的人,他写了两本这种回忆录,一本讲了他在一年的时间里,完全按照圣经生活的体验,还有一本,讲了他怎么读完整部《大英百科全书》。作者调侃说,人们喜欢贾格布斯的书,大概是因为想在曼哈顿大街上拍到穿着长袍,拿着手帐的怪人。
这种回忆录,有点像人生实验。回忆录的作者给人生强加了一些限制条件,然后记录自己的生活。它们的鼻祖,就是著名的《瓦尔登湖》。1845年,《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想要知道,一个人的生活能够简单到什么程度,就住进了自己在瓦尔登湖畔搭建的小屋,然后记录了自己在小屋里一年的生活。他这个想法启发了很多人,他们纷纷开始做类似的实验。有人假装精神失常,住进疯人院,写了本《疯人院十日》;有人假装自己的是个黑人,写的回忆录叫《像我一样黑》;甚至有人假装自己是个男人,写了一本书叫《自造男人》。
这简直就是没有体验,也要制造体验。不过,这种回忆录再奇葩,写的还是人的经历,至少能让我们开开眼界。还有一种很火的回忆录,主角根本不是人,而是动物。比如有一本书叫《小猫杜威》,国内也出版了,主角就是一只叫杜威的小猫。杜威才几周大的时候,被人扔在了图书馆的还书箱里。馆长麦仑捡到了它,把它养在图书馆里。杜威性格温和亲切,很通人性,会在看书的人膝盖上打盹,每一个来图书馆的人都很喜欢它。杜威的温暖,给了麦仑馆长极大的抚慰,帮她度过了人生的难关。这样的故事,一听就很治愈,所以卖得也很好。《小猫杜威》在2008年出版的时候,创下了100天卖了130万美元的销售奇迹。
你看,今天美国图书市场上的回忆录,真的是又多、又杂。有一个作家说,自己来到了图书馆的回忆录专区,发现这里大得超乎想象,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回忆录:风流债的回忆录、另类行为的回忆录、摇滚明星的回忆录,还有关于阅读的回忆录。这本书的作者还提到了毒品回忆录、古怪母亲回忆录、父亲回忆录等等。不这样盘点一下,谁又能想到,美国会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非说不可的往事呢?
回忆录,就是往事的集合,也是各种人生体验的标本。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受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只要有感受,有体悟,就值得诉说,也值得倾听。而有了图书出版之后,一部分人的人生体验,就有机会让更多的人看到,于是,就有了回忆录这门生意。从这个角度来看,回忆录大爆发,就不只是一种英美国家的出版热潮,而是一个随着出版业发展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它源自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需要:记录自己的人生。
刚才说了,回忆录是各种人生体验的标本,它来自真实的人生,作者自己想怎么讲,没有任何限制。但是,在梳理了回忆录的历史之后,作者发现,大部分的回忆录,其实都遵循有限的几种叙事模式。这事还挺奇怪的。我们一般会觉得,每个人的人生体验都是独特的,但为什么在回顾人生的时候,又选择了相似的叙事模式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书里讲到的4种典型的模式。
首先要说的,是一本历史上影响很大的回忆录,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富兰克林传》听书解读)。富兰克林太有名了,他不仅是个政治家,也是物理学家、出版商、记者、慈善家、发明家,游泳的蛙鞋和避雷针都是他发明的。
我们小时候写作文,经常有人引用富兰克林的哲理小故事,比如富兰克林用头撞了门框那个故事。我们来回忆一下,富兰克林小时候,有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间小茅屋见面。富兰克林大步流星走进来,额头咚的一声撞到了门框上,前辈说:很疼吧!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想要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在作文里用到这个故事,一定要加上那个富有哲理的结尾:富兰克林从此把谦逊列为他的生活准则。
为什么在富兰克林身上,这种讲人生哲理小故事特别多呢?这是因为富兰克林开始写自传的时候,就是想让子孙后代借鉴他的成功经验,有点像我们中国人的家训。他自传的前半部分,讲的就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努力改善生活,自我提升。马克·吐温吐槽过富兰克林这部传记,说富兰克林把自己写成了一个只靠面包和清水生活,边吃饭边研究天文的人,这给上百万的孩子带来折磨,因为他们的父亲读了这本倒霉的自传。确实,在美国人心中,富兰克林就是杰出公民的代表,是人人应该效仿的楷模。富兰克林的自传后来有了成百上千个版本,其中有一个版本加印了150次。
富兰克林的自传,代表了我们要说的第一种叙事模式:成功叙事。它的特点就是用人生讲道理,给你能够借鉴的经验,如今市场上的大多数名人、企业家传记,用的都是这种模式。
接下来,要说的第二种传记,跟第一种正好相反,讲的是失败的,或者说不幸的人生故事。这种故事,往往会比较吸引眼球。书里提到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19世纪,英国的一个监狱把被处决的罪犯的忏悔录拿出来出版,结果十分畅销,当时英国最大的报纸,销量都不到它的十分之一。
这类故事有时候还会带有一点批判社会、揭露人性的意味,成为社会议题。比如2019年,日本女记者伊藤诗织写了一本回忆录叫《黑箱》,讲的就是她遭受性侵之后,怎样一步步用法律手段伸张正义,改变日本人对性侵案件熟视无睹的状况,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社会问题。
这种回忆录,可以追溯到卢梭的《忏悔录》(《卢梭·忏悔录》听书解读)。有人说,卢梭的《忏悔录》是现代西方的第一部自传。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自我意识很强。卢梭是故意这样写的,他开篇就说:人们总是把自己写成愿意让别人看到的样子,就算最坦率的人,也不过是说了真话,依然有所保留。而他写《忏悔录》,就是要毫无保留地说真话,把一生中做过的好事、坏事,都告诉大家。不出所料,这本自传遭到了很多攻击,但是,很快成了一部经典。它定义了西方现代自传的一些基本特点:坦白诚实;强调内在生命;关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承认平凡小事也可能带来惊天动的后果。这类自传都有一个很明确的驱动力,就是悔恨,所以它的叙事模式叫做“悔恨叙事”。
第三类自传里,最早出现的一部也叫做《忏悔录》(《奥古斯丁·忏悔录》听书解读),作者是比卢梭早1500年左右的奥古斯丁。如果说卢梭是对自我、对他人忏悔,那奥古斯丁的忏悔就更符合这个词的本义,是对上帝的忏悔。他写的就是一部个人的心灵史,讲了自己的罪过,讲了他怎么领悟到要放弃肉体,圣洁地生活。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被认为是西方历史上最早的自传。在他之后,出现了一大批有宗教性质的回忆录,比如12世纪法国修道士的回忆录,17世纪英国清教徒的自传,等等。
作者说,这种自传大多平淡乏味,但是影响深远,如今美国的大部分回忆录,都受到它的影响。这些故事都跟奥古斯丁的故事一样,有点浪子回头的意味。作者一开始会坦诚自己的罪过,这是欲扬先抑,然后,他会讲述自己用什么方法得到了救赎。是的,跟前面的忏悔不一样,这种回忆录的重点,不是悔恨,而是救赎,所以它的叙事模式叫做“皈依叙事”。我们前面讲到的宠物回忆录、《美食、祈祷和恋爱》都可以看作“皈依叙事”在今天的回响,只是让人得到救赎的,不再只是宗教,还有宠物、旅行等等各种其他方式。
最后一类,我叫它“冒险叙事”,它的开端是《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漂流记》听书解读)。我们一般会把《鲁滨孙漂流记》归为小说,但是那个时候,虚构和非虚构还没有明确的界限,而且,书的前言特别强调,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原话是“没有半分虚假”。所以在这本书里,作者把《鲁滨孙漂流记》归为回忆录,认为它催生了一大批以第一人称写的冒险故事。
在第二部分的解读里,我没有按照原书的逻辑,为你梳理西方回忆录发展的历史。原书的逻辑有一个好处,按照时间段来分,我们就能从某个时期流行的回忆录中,观察当时的社会。比如美国还实行奴隶制的时期,有很多奴隶讲述自己经历的回忆录,主线都是从囚禁到逃跑,前几年有一部电影叫《为奴十二年》,用的就是这个模式,作者把它总结成“囚禁叙事”。如今,社会环境改变了,这个模式也就越来越少了。
但是,我觉得,原书这个逻辑也有一点问题,作者最有价值的洞察没能凸显出来。这个洞察就是:古往今来的回忆录,存在一些固定的叙事模式。某些回忆录开创了一种叙事模式,就会有人沿用,而且,越是普遍的模式,就越有生命力,会一直延续下去。我们前面讲的这4种模式,就符合普遍这个标准,主人公都有一些天然的、几乎不用解释的动机——感到悔恨、寻求救赎、渴望成功、渴望冒险。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在回顾自己人生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参考别人,使用已有的框架。你可以带着这个视角,看看今天的真人秀,里面讲的人在讲自己故事的时候,很多都用了我们前面提到的4种叙事模式。
前面提到,作者把《鲁滨孙漂流记》归为回忆录,但是,我们一般还是认为它是一部小说。这就自然产生一个疑问:回忆录和自传体小说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一般会把自传体小说归为虚构,把回忆录归为非虚构。可是虚构与否,真的有明确的界限吗?自传体小说里没有作者本人的真实经历吗?回忆录又怎么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真实呢?
回忆录当然不可能做到绝对真实。不过,要想弄清楚原因,还是得花一点时间。
最不真实的回忆录,是为了某种目的有意欺骗读者。书里讲到了好几个例子,比如有一本书叫《百万碎片》,讲得是一个人的戒毒经历,当年出版的时候也是大卖,后来还拍成了电影。大概是因为它让人看到了一个瘾君子不堪的生活和内心的挣扎。但是,有人指出,这本回忆录里有大量的虚构,很明显,作者是在撒谎。像这样的回忆录,读者对真相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作者一旦被发现在撒谎,就很可能身败名裂。
但是,就算是作者没有故意欺骗,而且努力做到坦诚,回忆录中也会有虚构成分。道理也不难理解。我们都知道,记忆不等于真相,就像尼采说的:我的记忆说,是我做的,但是我的自尊不肯屈服,最终,记忆妥协了。既然记忆本身就会虚构,记录记忆的回忆录,又怎么可能绝对真实呢?所以,回忆录不是在记录真相是什么,它只能记录作者以为的真相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坦诚。我们心里都明白,一旦你开始写自己人生的故事,还想把它写给别人看,让别人感兴趣,你一定会开始降低真实的标准。所以卢梭号称要达到的那种绝对的坦诚,只能说是他个人不切实际的幻想。思想成熟一点的人,就不会有卢梭这样的妄念,比如马克·吐温,他说自己就算写自传,也只能在死后再出版,因为他希望写的时候能更坦诚一点。
说到这里,相信你已经认同,不管怎么样,回忆录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真实,但是,这就带来了一个巨大的矛盾,回忆录的价值不就在于真实吗?否则的话,我们为什么不看小说呢?
这个矛盾确实曾经给回忆录带来了危机,有些人就因此彻底否定回忆录。比如20世纪的作家萧伯纳,他认为:所有的自传都是谎言。作者说,或许正是出于这种顾虑,很多现代作家才把自己的人生写成了小说,而不是回忆录,比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不过,进入20世纪之后,一些怀疑这个世界本身真实性的思想开始普及,人们的观念就变了。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回忆录、自传不真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们在第一部分说到的回忆录大爆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兰登书屋的联合创始人说,20世纪20年代,他刚加入出版业的时候,虚构类图书更好卖,是非虚构销量的4倍,但到了60年代,情况就逆转了。有人甚至预言:随着人类走向成熟,审视自我和他人也会变得更加坦率,自传将取代小说,成为研究人性的材料。
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回到前面提到的,记忆和真相的关系,既然回忆录记录的不是真相,是记忆,那我们通过回忆录要观察的,也就不是真相,而是记忆。记忆是什么?记忆是构建自我的素材,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理解自己?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体现在发生过的事情,而是体现在我们如何讲述这些事情,如何面对自己。
如果你希望了解这个世界,了解其他人,回忆录肯定是一个很好选择。你可以把一本回忆录想象成一个刚刚认识的新朋友。刚认识一个人,你肯定不会对他说的一切都信以为真,你会运用你的智慧和洞察,评估他的可信度,评估他是否值得交往。读回忆录的时候,你也应该运用同样的智慧和洞察。
好,这本《伪装的艺术》,我就讲到这里。这本书讲了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的一个文化现象,回忆录大爆发。今天的中国,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况。
我觉得,这本书的观点很有用,它是在提醒我们,要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去阅读回忆录,意识到它们可能不真实,辨别其中的叙事模式。抱着这样的态度,你就会发现,每一本回忆录,都可能是一位新朋友。
而且,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记录人生这个需求,已经有了比图书更好的实现方式。博客,微博、朋友圈,甚至短视频,都是记录人生的新方式。2011年,Facebook推出了时间轴设计,明确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个自传工具。回忆录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每个人,都有机会向这个世界,说出自己的故事。
撰稿/讲述:刘玄
脑图:刘艳导图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