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帝乙归妹”是什么意思?

帝乙归妹
帝乙
商朝第30代国王,姓子名羡,商王文丁(太丁)之子。文丁死后继位,夏商周断代工程把他的在位时期定为前1101年—前1076年。公元前1076病卒,葬于殷。在位26年,死后由其子辛(即大名鼎鼎的纣王)继位。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 又被后人称为帝乙大帝。
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当时,江淮之间的夷族又强盛起来,准备大举进攻商朝。帝乙在位的第九年,出兵征伐岛夷和淮夷,半路上受到孟方(今河南省睢县附近)的截击。帝乙率领诸侯伐讨孟方,得胜。第二年,帝乙继续南下征伐夷族,到达淮水流域的攸国。帝乙和攸侯喜合兵攻伐夷族,于第二年得胜而归,帝乙在位的第十五年,再次率领诸侯南征夷族。
因长子微子启的母亲在当时地位卑贱,所以不能立为嗣,而少子帝辛的母亲为正室,所以转立帝辛为嗣。
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
东夷之战
商朝晚期,国势日衰,东方夷人各部趋于强盛,“分迁淮岱,渐居中土”(《后汉书·东夷传》),不断侵袭商统治地区,尤以活动于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的尸方(夷方)及江、淮之间的淮夷为甚,严重威胁商朝后方。约公元前12世纪末至前11世纪初,商王帝乙、帝辛(纣王)相继对东方夷人展开了长期的战争。帝乙九年二月,商王得知夷方欲大举攻商,乃率军出征夷方,因中途遭盂方(今河南睢县附近)军截击而回师。帝乙十年二月,商王率大军击败盂方,于九月进至淮水流域的攸国,与攸合兵进攻,大败夷方军。至次年五月返回商都附近,前后费时达260天。帝乙十五年,商王再次

帝乙归妹
率诸侯远征夷方,到达雇(即顾,今山东鄄城东北)、齐(今淄博东北)等地,至次年三月胜利班师。帝辛继位后,因周族崛起,威胁商朝西面,欲移兵攻周,在黎(今山西长治西南)大规模聚集、检阅军队。东夷又乘机大规模攻商,迫使帝辛全力经营东南,连年对东夷用兵。相传商军曾组织象队参战,经多次激烈战斗,终将东夷平定,俘虏众多夷人,以补充奴隶和兵员。帝乙、帝辛攻东夷之战,使商朝国力大损,加速了商的灭亡,故有“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左传·昭公十一年》)之说。另一方面,中原地区先进文化随着战争传播于东方,对东部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起着积极作用。
人方之战
商王帝乙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帝乙率领商军,进攻人方(黄、泗、淮流域,今山东、江苏、安徽一带)的作战。
人方,又称尸方、夷方,生活在东部地区,是夷人的一个方国。它发展迅速,经常进入商境攻掠,与商为敌。武乙(约前12世纪)曾攻打过人方。帝乙时,双方矛盾更为尖锐。帝乙十年,商王征调大量步兵亲自率领,并命东部属国攸国(今安徽宿州附近)国君攸侯喜,率本国军队协同进攻人方。商军从东部重镇大邑商(今河南商丘)东进,到达攸国东部边境城邑永(攸东数十里),以此为前进基地与人方军队交战。帝乙指挥商军列阵缓慢向前推进,进攻人方军队。同时,令两翼实施夹击,一举打败人方。两次攻人方都擒获敌酋,取得胜利。
郝姓始祖
郝(Hǎo)姓源出有三:
出自子姓
为其始祖为帝乙之子子期之后,以封地名为氏。相传契为商的始祖,他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居于商(今河南省商丘)。相传其母因吞玄鸟(燕)卵而生下他,故被赐姓子。商族后来不断的壮大,终于在契的14代孙汤的领导下,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殷商在第27代天子帝乙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省太原),其后子孙也以地为氏,称郝氏。一说郝乡在今陕西省西矮附近,史称郝氏正宗。至于郝氏何时得姓,据有关史料所载,大致是在商朝被周朝灭亡(公元前11世纪)之后。按当时的习惯,子期的后裔便有的以地为氏称郝氏,有的以国为氏称商氏,是为山西郝氏或陕西郝氏。
郝骨氏所改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相传炎帝神农氏有称郝骨氏者,为太昊(伏羲氏)的辅佐,其后郝氏中可能就有源自郝骨氏这一支。
其他
出自他族改姓和小数民族中有郝姓
①如上党、卢水、汾州郝姓出自匈奴。
②辽西郝姓出自东汉时乌恒人。
③唐时南蛮有郝姓。
④西夏人中有郝姓。
⑤元时都噜别族汉姓为郝姓。
⑥今土家、满、蒙、回、锡伯等民族均有郝姓。
郝姓始祖:帝乙。相传契为商的始祖,帝喾(高辛氏)之子。契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商族后来不断壮大,至契的十四世孙汤时,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殷商的第二十七代君王为帝乙,他将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公元前十一世纪,商朝被周所灭,按当时的固有习惯,子期的后裔便以居地为氏,称郝姓。他们尊帝乙为郝姓的得姓始祖。
郝姓是中国当今人口排行第七十一位的大姓,拥有人口四百一十多万,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郝姓出自子姓,始祖为帝乙。帝喾之子契为商的始祖,契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商族后不断壮大,最终在契的十四孙汤的领导下推翻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殷商在第二十七位天子帝乙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太原市),其后子孙便以地为姓,称为郝氏。另外,历史上还有郝姓出自复姓和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姓氏等之说。郝姓的历史名人汉代有郝子廉,太原人;三国时魏有郝昭;晋代有郝隆;唐代有大将郝廷王,为安边郡王;宋有名医郝允,画家郝惠;元有道家郝大通。郝氏迁民始祖当时为平阳、太原二地,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集于广济寺大槐树附近,分迁异地,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山西等。郝姓迁民始祖牌位供奉于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祭祖堂八号供橱,可供郝姓迁民后裔祭拜。
帝乙归妹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诗·大雅·大明》

她的婚礼是何等的风光,让她生命中最美的一刻定格在碧波澹澹的渭涘洽阳,写在沧桑的青史和诗集,让两千多年后的人们还在津津乐道。莘国有女初长成,奉商王之命来嫁于周。莘和周,一个是煊赫的帝禹后裔,一个是艰辛的后稷子孙;一个是商畿边境的泱泱大国,一个是僻处西垂的蕞尔小邦……可惜历史没有留下她临行前的感言或日后的回忆录,我们没法知道她当时是悲是喜,不过在她日后生活的土地上,在周人世代传承的宗庙雅歌中,记下了那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一刻。

莘国长女太姒来嫁于周为历史所重墨浓彩,当时重要的筮占笔记《周易》也没有遗漏这一信息。《泰》卦之六五爻辞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同卦的上六爻辞有记:“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意思是说:城墙倒塌在城濠中,不宜出兵,只能在自己的邑中维持政令。大概也是天意让周人“潜龙勿用”;《易》中还有《归妹》卦,辞曰“归妹:征凶,无攸利”。下兑上震相叠,“有婚姻之动,有嫁女之象,故称归妹。”这一卦在谈急于求成之弊,如“六三”爻辞的“归妹以须,反归于娣”,是说须臾间就急忙出嫁,做不得主妇,反而有可能只落得个从嫁侄娣的下场。

文王经过反复的斟酌权衡,最终调整了战略。尽管周人的文化在当时还不够先进,但农耕的出身让他们具备了思考的习惯,这是这个民族最大的潜力;同时,殷商后期时常受到东南方的东夷(人方)困扰,继位未稳的帝乙恐怕也不愿两面受敌,商周交恶对双方来说都没有好处。这时候,“和亲”不啻一个最好的办法。太姒就在这样的形势下踏上了征途,作为一个和平使者登上历史舞台。在表面上她也确实起了弭兵的作用——终文王帝乙一世,商周间未曾再兵戎相加。倒不是文王被红颜消磨了志向,而是更懂得韬光养晦——为了族人的理想,他努力隐藏锋芒,不忘恭顺事商。《吕氏春秋》说他“上贡必适,祭祀必敬”,故而“纣喜,命文王称西伯,赐之千里之地。”这一养就是将近三十年。他的一生尽管不曾真正东进,但为下一代周君伐商奠定了坚实的基业。

文王伐崇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但他还是在战后第二年着手兴建丰邑(在今西安西南的长安区的沣河西岸,大致在客省村、马王村一带),开始准备迁都大事。根据甲骨资料,帝乙在位约二十六年,文王则约五十年,崩于嗣位三十年的帝辛(殷纣)后期。“文王初载”那年,他从渭水北岸迎回了莘之长女;在他和太姒的“金婚”之年,或许因鞠躬尽瘁,或许因战伤复发,竟盍然长辞,将未竟的功业留给了下一代。

文王激烈的一生对太姒,对长相守都是一个考验。千载欷歔,花开一瞬,太姒的风光和美丽全都留在了水一方,在后人钦羡不已的浪漫背后,只能冷暖自知。那关雎之畔的白昙少女惊鸿一瞥,转眼间便成为世代子孙心中恬静祥和、德音孔昭的母亲。她在伴随夫君跌宕起伏的一生中不断诞下他的孩子,故《大雅·思齐》中盛赞道“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这本是用了夸张修辞的一句,结果在《封神演义》中硬是被演义成文王有一百个儿子(第一百个是义子雷震子)。虽然有艺术加工,但确实折射出文王多子的现实。《史记·管蔡世家》中记文王有嫡子十人(即太姒所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另外还有见于史册的召公奭、郧叔武、毛叔郑、毕公高、郇叔葡等几个庶出的孩子。一般来说,历代王室中的庶子总比嫡子多,但文王将更多的机会给了嫡妻。文王太姒相伴五十载,共育十子。考虑到她不可能只生男孩,至少也有十个左右女孩吧?考虑到一个女人生育年限的问题,就按上限40年算好了,再忽略不计孩子的夭折率,太姒也至少平均两年生一个——算是一个非常辛苦的母亲了。

太姒的一生少不了担惊受怕,或许还有几次揪心之痛:除了文王辞世之外,至少有一次是文王被帝辛囚于羑里——这让周人惊惶不已,不禁想起了他父亲王季的经历。为了避免祸不单行,闳夭等人连忙寻找天下奇美之物,通过殷嬖臣费仲而献之于纣。应注意的是,这些奇珍异宝中包括“有莘氏美女”,也就是说是从文王的岳父家找来的美女,可想这其中一定有太姒的作用,太姒在营救丈夫的行动中一定是积极斡旋的。甚至还可以进一步推测,帝乙在位的将近三十年间,自太姒来嫁以后再不曾找过西伯的麻烦,这才能让周顺利地酝酿那个惊天计划,其中一定有适时的交际。上古时代“妇道”的范畴要比日后宽泛许多,尽管太姒忙于频繁的生产,但很可能时常利用自己在商周关系中的特殊地位起到应有的历史性作用。面对周人送来的重赂,纣的定力显然不如其祖父文丁,不仅将那危险的周囚“大喜而赦”,甚至还赐以弓矢斧钺。西伯最终化险为夷。

另一桩揪心之痛大概和丧子有关。嫡长子伯邑考不得为储君,一说是不若次子发贤明,也有说因为他英年早逝,给了《封神演义》很大的发挥空间:为救父亲,长子伯邑考赶赴朝歌,最终遭殷纣宠妃妲己陷害而被砍成肉酱,文王被迫吃下了自己儿子的肉做成的饼……不管伯邑考究竟是何死因,对母亲来说都是巨大的悲痛,哪怕她有再多的孩子。
文王去世后,刚愎自用的帝辛恰好南征东夷,周人遇到了大好时机;武王一继位就立即率诸侯会于孟津,蓄积了几代人的力量终于喷薄而出。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马原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一个新的故事要开始了。

归妹卦

归妹〔1〕,征凶,无攸利。
初九,归妹以娣〔2〕,跛〔3〕能履,征吉。
九二,眇〔4〕能视,利幽人〔5〕之贞。
六三,归妹以须〔6〕,反归以娣〔7〕。
九四,归妹愆〔8〕期,迟归有时。
六五,帝乙归妹〔9〕,其君之袂〔10〕,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上六,女承筐无实〔11〕,士刲羊无血〔12〕,无攸利。
[注]
〔1〕归妹卦名。“妹”少女,即嫁出少女。
〔2〕娣《说文》:“娣,女弟也。”指妹妹。这里指的是偏室。
〔3〕跛跛脚者。
〔4〕眇瞎了一只眼。
〔5〕幽人幽静安恬之人。
〔6〕须同“嬃”,姐姐。
〔7〕娣 妹妹
〔8〕愆(qián)《说文》:“过也。”过失、延误。
〔9〕帝乙归妹与“泰”卦“六五”爻辞同。商王帝乙将女儿嫁给了周文王。
〔10〕袂(mèi)衣袖,代指衣饰。
〔11〕女承筐无实意思是说:女人手提的筐里没有东西。
〔12〕士刲羊无血“刲(kué)”割杀。男子杀羊不见血。
[释]
归妹,六十四卦第五十四卦,借女子出嫁来阐明男女婚嫁和人类繁衍之事。
归妹是渐的综卦,下兑上震,兑为悦为少女,震为动为长男。渐卦是长女配少男,此卦是少女配长男。渐卦是“女归吉”,此卦是“征凶,无攸利”,两卦倒置,卦辞相反,何也?这涉及到古代一种特殊的婚姻制度。《公羊传》庄公十九年说:“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诸侯一聘九女,诸侯不再娶。”这种制度规定,诸侯一生只结一次婚,一次娶九个女人,其中有一个是嫡妻即是正夫人。嫡妻的妹妹或侄女也要随着嫁过来,如若其年龄尚小,就等到十五岁时再嫁,而且再不举行什么婚礼,二十岁时再与诸侯过夫妻生活。这个女人叫侄,叫娣,又叫媵。这就是古代的侄娣婚姻制度。相传尧之女娥皇、女英就同时嫁给了舜。周朝虽实行“一夫一妇制”,但这种制度尚没有废除。渐卦是“女归”,这个“归”字说明这个女人是嫡妻即是正夫人;此卦是“归妹”,这个“妹”字表明这个女人是侄或娣夫人,不是正室。两者的名份不同,家庭地位不一样,故吉凶有别。归妹卦下兑上震,兑为悦/震为动,少女取悦于上,上欲动与之媾合,这是违背古代婚姻、伦理观念的,故说“征凶,无攸利”

“初九”以阳刚居下,上无所应,处兑卦有喜悦之感,但在“归妹”之时却不能得正,故称之“娣”。虽说不是正夫人,有阳刚之气尚是一个贤夫人,她小心翼翼地协助嫡夫人料理家务,犹如“跛能履”,而获“征吉”。获吉的前提是跛行,不能走得太急。

“九二”也是一个“娣”,她与“初六”不同的是,初无应而二与“六五”正应。应本是好事,可二与五阴阳颠倒,均不中不正,这是一种反常现象。“渺能视”与“跛能履”一样,一个两足一正一偏地行走,一个两眼一昏一明地视,如同履卦所示,小心翼翼地跟在老虎尾后面行走,辅佐嫡夫人而不能有非份之想。“九二”毕竟有阳刚之质,能以“幽人”自居,幽静安恬,自守其志,心如磐石,不为外事所诱惑,因而获得吉祥。

“六三”以阴居阳,不中不正,又无所应,是一个不好嫁出去的女人。她处上下两个阳刚之中,有心悬意马之象;又为兑卦之主,有媚上之能。“归妹以须”是她的一个愿望,想以姐姐的身份嫁过去当嫡夫人。可其结果是“反归以娣”,还是以妹妹的身份嫁出去做了一个娣夫人。

“六九”以阳居阴,处境与“六三”有些相似,不正无应,又陷入坎险之中,本是到了出嫁之时,可却“归妹愆期”。“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从。不我从,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姐姐出嫁可没有轮到她,或许是要等轮到父母国,或许尚未到结婚年龄,这就得等待,故告知“迟归有时”,总有能嫁出去的一天。

“六五”以阴居尊,柔顺中正,是一卦之主。“帝乙归妹”在泰卦中亦有此爻辞。这个爻关系比较特殊,虽说嫁过去也是做娣夫人,可这是帝王将女儿下嫁给诸侯,规格是要高一些。《诗经·大明》:“文王嘉止,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文王载船亲迎,并举行了隆重的大婚之礼。“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的“君”是指正夫人,然而太姒穿的衣服比正室还漂亮,这似乎有夺嫡之嫌,可“月几望”——虽说像月亮一样美貌可却不盈满,始终保持着谦逊之德而获“吉”。

“上六”以阴处卦之终,下无所应,如到了穷途末路,故有“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之象。古代婚后三个月要祭祖庙,筐实和羊血是必不可少的祭品。“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奠之,宗室牑下”(《诗经·召南·采苹》),说的就是新娘子祭祖之事。但是祭祖必须是嫡夫人,娣夫人就没有这个缘分了。“筐无实”、“羊无血”是说没有带任何祭品,当然也就不能参加祭祖活动了,故说“无攸利”。

在六十四卦中,以男女婚姻设卦的共有四卦,它们是咸、恒、渐和归妹。咸卦是下经第一卦,犹如新的一代的开始,卦象是下艮上兑,少女与少男相感初交。恒卦是下巽上震,长男、长女组成了家庭。渐卦是下艮上巽,长女少男,男娶了一个嫡夫人。归妹卦是上兑下震,少女长男,女子出嫁为娣。这对于研究古代婚姻制度和家庭关系是不可多得的资料。

归妹卦六爻说的都是娣夫人,唯有“六五”得尊。“太乙归妹”在商周之时是件大事。商王是想笼络周文王,将太姒嫁给了他。太姒美丽贤慧,为文王生了包括武王、周公、康侯等八个儿子。“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诗经·大雅·思齐》),为周王朝的兴旺发达、生息繁衍做出了重大贡献。鼎卦爻辞:“得妾以其子”,至于太姒是否被扶为正室,无史实记载。《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孔子之所以极赞归妹卦,其意可能就在于此。他不可能是在赞扬这种侄娣婚姻制度。

迁都朝歌
朝歌即河南省河南淇县,殷墟即河南省安阳。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

纣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原是载诸史册及地方志的事实。但近几十年,自从甲骨在安阳把墟出土,王国维的《说殷》问世,《竹书》的“更不徙都”说,即被奉为圭臬。我国文术界,遂把洹水南之殷墟,说成是盘庚到帝辛,二百七十三年的帝都,从而抛弃了历来史书所说的纣都朝歌。然而历史的实际,并非如此。说安阳殷墟为殷都,我们并不否认,但要说安阳殷墟是盘庚到帝辛,二百七十三年的帝都,则大谬然。因为史书所载及地下发掘的事实,都否定了这一说法。首先我们说说盘庚迁殷的问题,盘庚迁殷并非迁今安阳殷墟,迁的是西亳,盘庚是都西亳的。且看《史记》所载:“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成成汤之故居”(《殷本纪》)。“成汤之故居”何在?近些年来由于偃师商城的发掘,如今学者大都肯定偃师商城是汤都。偃师商城的发掘,不仅证明偃师确为汤都,而且也证明偃师商城为盘庚之都。因为在偃师商城的发掘中,考古学者发现这座古城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即被放弃,后来经修补后又重新使用的,而再次设都于此的殷王便是盘庚(见《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P414—415),此证一也。盘庚都西亳后,历小辛、小乙,直到武丁还都西亳。何此为?可以武丁访贤,后于傅险得傅说证之。傅险“在今陕州河北县北七里”(《括地志》),即今山西平陆县一带,为西亳之野。此证二也。关于盘庚迁殷非今安阳殷墟,还可以安阳殷墟的考古证之。根据安阳殷墟的发掘,从出土的十五万片甲骨中,还未发现一片是盘庚,或小辛、小乙的甲骨;在安阳西北冈殷大墓的发掘中,也未曾发现一座墓是盘庚,或小辛、小乙的陵墓(《商代的墓碑地制度》见《考古》,1983年10期),此证三也。以上事,足可以证明盘庚并未迁都今安阳殷墟。《竹书》说盘庚是始都北蒙的殷王,此说是不足信的。那么《竹书》“更不徙都”说,是不是事实呢?考盘庚都西亳后,历小辛、小乙到武丁。武丁五十年,即离开西亳徙河北,先都沫,有今河南淇县之武丁遗存为证。后徙北蒙,有安阳殷墟出土的文物为证。可证盘庚迁殷后,

其后王并不是固定在西亳“更不徙都”。武丁是盘庚后王中第一个都北蒙的殷王,武丁都北蒙后,历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文丁、帝乙前期,北蒙作为殷都,实际是历六代八王一百六、七十年。但武丁都北蒙后,其后王庚丁、文丁即曾迁回西亳,否则武乙不会“复去亳,徙河北”(见《殷本纪》)。帝乙也不会“复济河北”(见《帝王世纪》)。可证武丁都城北蒙后,其后王也不是固定在北蒙,“更不徙都”。从以上事实看,《竹书》的“更不徙都”说,也是不足信的。实际上,商代后期,盘庚后王也多因水患,辗转迁徙于西亳、朝歌、北蒙三地,商代后固定于一地“更不徙都”。所以说,作为商代后期的都城,应不止安阳殷墟一处,朝歌、偃师也应称为殷墟。

纣是朝歌的。纣都朝歌,始自帝乙。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说:“帝乙……徙朝歌,其子纣仍都焉”。皇甫谧的话,又为近人罗振玉通过对殷墟的考释所证实。罗氏说:“《竹书》'更不徙都’说是错误的”。并肯定“迁沫必在乙之世”(《殷墟书契考释》)。皇甫谧的话也为郭沫若对《戊辰彝铭文》的考释所证实。郭沫若说“徙朝歌乃二十年后之事”(见《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郭沫若又说:“帝乙末年必有迁沫之事。如无此事,不唯旧史料中有多少事实成为子虚,即卜辞中有多少现象也无从说明”(《卜辞通篡》)。我们说帝乙二十年后,必有一场大水,是河水暴涨,淹没了王朝,帝乙是因水患而迁都朝歌的。帝乙迁朝歌后,殷都北蒙即沦为一片废;纣都朝歌五十多年,在纣王时代,北蒙这座历史名城早已成为一片荒墟,并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给淡忘了。这就是武王代纣,纣王于牧野兵败后,不退守北蒙而兵撤鹿台;武王克商后,不进军北蒙,直捣“黄龙”,而兵抵朝歌,即罢兵西归的原因。这说是武王迁九鼎于朝歌,而非迁九鼎北蒙的原因。笃信“竹书”说的人,不知对上述史实,当作何解释?纣是都朝歌的。纣都朝歌除史书记载外,还可以证诸淇县古城垣。1984年,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在河南安阳召开,代表们在淇县参观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夏鼎院长曾说:“淇县古城垣是典型的商城”。此外,还可以证诸淇县有关纣王的传说及生活遗迹。朝歌为纣都,还可以证诸1977年在陕西周原出土的商人“庙祭甲骨”。尽管有人把这些“庙祭甲骨”的时代,叛作是“殷墟甲骨文第五期帝乙、帝辛时期”(《甲骨学通论》),但我们仍然不相信这些庙祭甲骨”会来自殷都北蒙。尤其是其中的H11:1(一、图13),如确系帝辛眩辞,它就更加不可能来自殷都北蒙。因为武王伐纣,攻的是朝歌;周公二次东征,征的又是朝歌。朝歌是纣都,帝辛卜辞,只能来自朝歌。

顾颉刚先生在《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一文中考证,《归妹》一卦中的“帝乙归妹”讲的是纣王他爹帝乙把女儿嫁给文王的故事。此说风行一时,虽然近年来亦有质疑之声,但并没有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句话到底说的是什么?

一言以蔽之,这句话中的“妹”其实是个通假字,它的正确写法应该是“昧”,是一个地名,而不是人称。所以,“帝乙归昧”其实是说帝乙回到“昧”这个地方的意思。
那么,“昧”在何方?帝乙又是谁?

《尚书 尧典》中说“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 。”孔传:“昧,冥也。日入於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简而言之,“昧”就是西边太阳落下的山谷。

那么,帝乙是指太阳吗?非也。因为月亮同样也是东升西落的。古人同样将西方视为月亮的休息所——《大荒西经》云:“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所以,“帝乙”很可能和“嫦娥”、“玉兔”、“夜光”一样,是月亮的另一个代号。

为什么要将月亮称为“帝乙”,解释起来可能会费一番功夫,但是直接把经文中的“帝乙”换成“嫦娥”或“蟾蜍”,我们就会很迅速地发现这个卦中看似没头没脑的爻辞一下子变得形象和生动了。

“归昧以媭,反归以娣”——回到昧谷的时候,月亮还是一个半老徐娘,再一次出现的时候,已经变成了黄花大闺女。

“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月亮回到了昧谷里休息。老月的光辉总是没有新月的鲜亮。将近十五的晚上,月亮不是会变得更加漂亮吗?
“跛能履,眇能视”——一弯残月有如半睁半闭的眼睛,仿佛看什么都是朦朦胧胧的,残月还会有再圆的时候,跛脚的人将来还是能跑起来的。

“归昧愆期,迟归有时。”——太阳已经出来接班,月亮还迟迟没有昧谷回去休息,因为总是有那么几天,她在大白天里也能够留在天上。

综上所述,如果“帝乙”理解为月亮可以解释得通,我们还必须给出为什么的解释。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不着边际的猜想:

如果“乙”跟月亮有关,那么“甲”就应该跟太阳有关,这个推测可以成立,因为甲骨文中的“甲”字是个“十”字形的符号,而这个符号确实又是与太阳有关的(基督教中的十字架同样有太阳崇拜的含义),如此一来,全部十个天干是否与天体有内在联系?联系又是如何?……  不揣浅陋,求正于方家。
帝乙归妹
商王文丁杀了周族首领季历以后,商周关系恶化。季历之子姬昌继位后,积极蓄聚兵力,准备为父报仇。
此时,位于商王朝东南的夷方也先后同孟方、林方等部落叛乱,反对商朝。
帝乙为了避免东西两方同时受敌,也为了修好因其父杀季历而紧张的商周间的臣服关系,决定将胞妹嫁与姬昌,采用和亲的办法来缓和商周矛盾,稳定全局,希望唇齿相依的商周两大国之间彼此不记前嫌,亲善相处。
姬昌审时度势,认为灭商时机还未成熟,为了稳住商王,同时争取充足时间,同意与商联姻。
帝乙亲自择定婚期,置办嫁礼,并命姬昌继其父为西伯。成婚之日,西伯亲自去滑水相迎,以示其郑重之极。
周人自称“小邦周”,称商为“大邑商”,而今能够与商王之妹联姻,觉得是“天作之合”。
此事史称“帝乙归妹”,一时传为美谈,商周双方皆大欢喜,商周重归于好。
帝乙归妹
易经》之《泰》和《归妹》两卦的六五爻辞都曾提到“帝乙归妹”一语,其中的“妹”是指“少女”,“归妹”即嫁女之意。关于这句爻辞的史实背景,古代学者除对“帝乙”的身份有不同看法外(一般认为此处“帝乙”指商纣王之父帝乙,一说指商汤(天乙)。)〔1〕,没有作更多的说明。1929年,顾颉刚先生在一篇论文中将“帝乙归妹”同《诗经·大明》描写的周文王成婚一事联系起来理解, 认为“帝乙归妹”说的是古书失载的商王帝乙嫁女于周文王的故事〔2〕。此后,不少学者根据顾说解释《周易》或进一步说明晚商时期的商周关系和婚姻制度等问题 。

《易经》破译(十):帝乙归妹的秘密   作者:一艸

公元前 1102 年(文丁十三年),文丁去世,子帝乙继位。以庚子年(公元前 1101 年)为帝乙元年。时年文王 51 岁,帝乙的儿子受辛(纣王)才 4 岁。

公元前 1099 年(帝乙三年),文王姬昌 53 岁,岐周地震。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和《吕氏春秋·制乐篇》记载:“商帝乙三年,夏六月,周地震”;“周文王立国八年,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群臣皆恐,请移城”。

大约在公元前 1095 年左右,帝乙立少子受辛为太子。随后,帝乙改变了对付周族的策略,采取和亲政策,将女儿(太子受辛的嫡亲姐姐,姐弟感情应该相当好)嫁给姬昌,即“帝乙归妹”。文王姬昌再次大婚当上新郎,这时他已经是年近六十的老人了。为了西北的长治久安,帝乙这次可是下足了本钱,其目的就是希望西伯姬昌忘记杀父之仇,希望未来西北的主政者具有商朝皇族血统,是亲商的、真正值得信赖的自己人。

这段婚姻缓解了商周之间的矛盾,给周族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文王对此是持肯定态度的,评价说“月几望”,就象临近十五的月亮一样几乎圆满了。这么说就是还不够圆满,还有些遗憾。夫老妻贵,其中的利弊得失后来被文王写在“大过”、“蛊”、“姤”等卦中了。

公元前 1087 年(帝乙十五年),文王 65 岁,子发(即武王)出生。姬发的生母正是帝乙的女儿,帝辛(纣王)的姐姐。纣王是周武王和周公旦的嫡亲舅舅。

那种说文王十五岁时姬发出生的理解是错误的,应该理解为文王正式继位后的第十五年(实际主政第十八年),或者理解为帝乙十五年,文王和帝乙是同一年正式登位。

史载伯邑考、姬发、姬旦等十位王子都是太姒所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这个记载也是不可靠的。实际上,伯邑考和姬发、姬旦等是同父异母的。关于这一点,有如下几个证据:

一.来自《诗经》的证据

(1) 《诗经.大雅.大明》的佐证

顾颉刚先生在《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一文中考证,《归妹》一卦中的“帝乙归妹”讲的是纣王他爹帝乙把女儿嫁给文王的故事。《诗经.大雅.大明》为这一说提供了证据: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为了方便阅读,引用全诗翻译如下:

文武明德天下扬,赫赫显应在天上。天意莫测难相信,不易做的是君王。天位本属殷嫡子,教令却难达四方。

挚国次女她姓任,来自那个殷商城。来到出嫁给周家,做了新妇在周京。就和王季她丈夫,有德的事才施行。太任不久怀了孕,生下文王这个人。

自从文王生长后,为人小心而谨慎。明白怎样事上帝,获得福泽把国兴。他从不把德行违,受到各国的信任。

上天向下来监察,天命既集于周家。文王即位那当初,上天作合他成家。在那洽水的北面,又在那个渭水涯。文王嘉礼已在望,大邦有个好姑娘。

大邦有个好姑娘,就和天女一个样。择吉纳币定了婚,文王亲迎渭水旁。连夜造船做浮桥,天还没亮接通了。

有个命令从天降,命令这个周文王。改号为周定京都,继配天女生子多。文王长子惜亡故,德厚又生周武王。上天命你保佑你,协和诸侯伐殷商。

殷商军队很强盛,人多势众如莽林。武王誓师于牧野,该我周侯合当兴。上帝降临庇佑你,你们不要有二心。

牧野地方极宽广,兵车鲜明又堂皇。四匹騵马很雄壮,太师尚父是吕望。时如鹰扬瞰全局,冷静镇定那武王。疾驰往伐大殷商,一朝会师天下亮。

诗中“缵女维莘”意思是续妃以多多生子的意思,说明文王这次至少已是二婚了。“大邦有子,伣天之妹”和“帝乙归妹”刚好也能对上号。

(2)《诗经.豳风·鸱鸮》的佐证

有关《诗经.豳风·鸱鸮》的记载也提供了相应的证据。

周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周公摄政。此时周室政权并不稳固,威胁主要来自内部,特别是管叔、蔡叔、霍叔等宗室兄弟实力较为强大,对周公的摄政行为并不买账,以致于后来激化成了“三监之乱”。

周公借王旗“平乱”,进展顺利,于是杀武庚(纣王的儿子)、管叔,囚蔡叔,贬霍叔。这引起了其他兄弟的恐慌和猜忌,担心周公平乱扩大化。此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鲁周公世家》说:“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作《嘉禾》。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乃为诗贻王,命之曰《鸱鸮》。王亦未敢诮周公。”

这段话是说:唐叔得到了一棵异株同穗的稀奇禾苗,就暗含深意地送给成王。成王让他转送给在外东征的周公,并写了一首《馈禾》的诗让他一起送去。周公接受后,马上领会了成王的深意,作了《嘉禾》这首诗应和。直到平定东土后,又写了一首叫《鸱鸮》的诗回报成王,成王也不敢责备周公。在这段话里,已经很明白地点出了周公和其他兄弟是“异母同颖”,暗示周公“大家母亲虽然不同,却一起共有一个成果,请不要赶尽杀绝”。

附:《诗经·豳风·鸱鸮》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译文:

鸱鸮鸱鸮在悲号,已经夺了我雏子,不要再毁我窝巢。体谅为爱勤操劳,抚养雏子我病倒!

我趁天还未阴雨,捡光桑根那枝条,门扉窗户缠牢靠。如今树下过往人,还有谁敢欺我巢?

我的手爪累抽筋,捋着枝条把窝修;蓄积干草垫巢底,喙角累得吃不消,因为我家未筑好。

我的翅羽残又破,我的尾羽枯又焦;我的巢儿要掀倒,风吹雨打在飘摇,危急之中我大叫!

在这首诗里,周公借鸱鸮之口发泄了心中的委屈:我这么辛苦操劳,不惜翅羽残损,拼命工作,都是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你的王位安稳嘛。所以,成王不敢责备周公。

二、来自伯邑考之死的疑点

(1)年龄上的疑点

有一种说法说伯邑考被纣王杀害时已经五十多岁,此时武王姬发还不到二十岁。如果这是事实,那么伯邑考比姬发年长至少三十年以上。假若姬发和伯邑考是同母所生,那么太姒生姬发时至少在四十五岁左右了,之后还要生产姬旦(周公)等一大堆儿子,那么她肯定是五十五岁还在产子的英雄母亲。从人类的生育能力和当时的医疗水平来看,这是不合常理的,非常令人生疑。

另有一说伯邑考是在周文王六十三岁时出生的,这个说法也不太可信。周文王九十多岁时还能领兵打仗,说明身体一向健康,生理上更是没什么毛病。而且他很早就娶了妻,肯定妻妾成群,因为他光是有史可考的儿子就有十七位之多。说他六十三岁才诞得长子伯邑考,这种可能性有待商榷。史上记载伯邑考只比武王长两岁,这是周公故意混淆的结果,是为了推行礼乐制度的需要而特地为之。

(2) 伯邑考其实是死于“立嫡之争”

周文王八十二岁时被拘羑里,然后伯邑考被杀。伯邑考真正的死因是周族的立嫡之争,是“帝乙归妹”的后续事件。

史说,由于西岐日益强大,商纣王的亲信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县)。这当然只是台面上的说法而已。

本来,纣王秉承帝乙遗旨,准备逼迫姬昌废嫡长子伯邑考,改立其外甥姬发为西岐继承人的。恰恰这个时候,伯邑考做了一件冲动的事,起兵逼迫纣王释放姬昌,结果被纣王诱杀,还被做成肉羹送给姬昌吃。文王在“师卦”六五中说,“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说的就是伯邑考不懂阴柔持中,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结果落了个“弟子舆尸”的悲剧下场。

三、来自《周易》的证据

泰、随、蛊、小畜、大过、姤、归妹等卦的佐证:

周文王娶了帝乙的女儿之后,正如“泰·六五”说的“帝乙归妹,以祉元吉”,获得了极大的好处。“归妹·六五”也说“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新郎的服饰不如新娘的精美高贵,新郎身份显然比新娘要低了一截,但他所获得的好处几乎像十五的月亮一样圆满了。

“小畜·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说的是如果周族暴露了蓄积的实力,就会象车斗脱离了车轮一样无法前行,造成夫妻反目相向,带来严重的后果。这说明文王夫妻并不同心,其妻子是支持商族的。

“姤·上九:姤其角,吝,无咎”,意思是王后是其母族安插在我族中的触角,可能会把我族的秘密透露给其母族,所以要小心谨慎,不让她知道或泄漏秘密,才能确保不出差错。这句爻辞,和姤卦卦辞“女壮,勿用取女”是相对应的,说明了为什么女壮不能娶的原因。帝乙归妹,正是商族在周族安插的一个“角”。

周文王在“归妹”卦中,也暗示了武王和周公的生母不简单。“归妹”说的是和亲政策,其中“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说嫁出了女儿,如同在和亲国埋下了眼线,能够轻易地掌握亲国的情况,并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他国的动态。这个“妹”,显然也是肩负着间谍使命的。

“随·六二:系小子,失丈夫。”说你心系受辛(纣王)那个小子,就会失去你的丈夫。六三“系丈夫,失小子”和六二正好相反,说你心系丈夫这一方,就会失去那个小子。文王显然是希望妻子站在自己这一方的,所以他接着说“随有求得,利居贞”,你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随附于我,就能达成希求。其妻子的希求就是立儿子姬发为嫡子。这个时候伯邑考已死,文王认清形势,对妻子作出了这个承诺。

“大过·九二”以“枯杨生稊”中肯地评价了“帝乙归妹”一事给周族带来的命运转机,就如同一棵枯杨抽发新芽,焕发生机,是起死回生之举。“大过·九五”的“枯杨生华”,则是指周族更进一步,开花结果,推翻商纣王受辛的统治,并取而代之。这件事因为“老妇得士夫”而“无咎无誉”,也就是说,由于帝乙的女儿得到了文王这个士夫,所以文王父子算是皇亲国戚,推翻商王受辛的统治这是王室内部的事情,其他势力是不便干预的。

“蛊”卦则是文王告诫其子应当排除来自母亲方面的迷惑,按父亲所说的去做。对于母亲的蛊惑,既不能生硬反对,也不能无所作为,要阴柔持中,加以利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帝乙归妹的这个“妹”显然不是省油的灯,在文王被拘、伯邑考被杀等系列事件中估计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

另外,有一种猜测认为,太姒和“帝乙归妹”的“妹”并不是同一个人。理由是帝乙的女儿给周族人带来了不小的灾难,周族人非常痛恨这个女人,后来把她从文王正室位置上除名,连名字都没留下,而文王的前妻太姒得以恢复文王正妻的名分。由于太姒儿子多,势力庞大,这个处置,帝乙的女儿所生的武王和周公也没有办法改变。这种猜测不是没有道理,但我个人更倾向于太姒就是“帝乙归妹”的“妹”的观点。太姒并不是伯邑考、管叔等人的生母。管叔、蔡叔等人的年龄不仅比周公大,很可能也比武王大。为了回避嫡长子即位的问题和推行礼乐制度的需要,周公指使史官把伯邑考、武王、管叔、蔡叔、自己等十人统统记为其母太姒所生,混淆了他们的血缘关系和长幼秩序。史料是掌权者写的,周公要这样写,以他的能力和权势,是很容易办到的,特别是“乐府”这个用来歌功颂德、移风易俗和收集情报的采风机构牢牢掌握在周公手中的情况下。《诗经·大雅·思齐》说:“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译文:那端庄肃穆的太任,她是周文王的母亲。那美好贤淑的太姜,她是王室的主妇

帝乙归妹的另类解释-新浪微博

顾颉刚先生认为《周易》中之“帝乙归妹”是指“殷王帝乙嫁女与周文王”。此说立于80年前,现几成定论,有渐而为“史实”的倾向。我提出不同意见。

顾先生的论据来自《诗经.大雅.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大邦”被认定为大邑商,“大邦有子”被认定为商人女。然而,此诗先提季历之妻挚仲氏女大任、大任生文王,后又提文王娶有莘氏女大姒、大姒生武王,在这两部分中间提及文王另外一个女人不大合情理。如果我们把大邦理解为有莘氏,则显得文意通顺。

再来看“帝乙归妹”在《周易》中的出处:

    泰,小往大来,吉亨。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茫茫然不知其所云!

我们要换一个思路。

归,上古有二意:一为“归来、回归、归还”,一为“出嫁”。女人出嫁后,归宁曰“来”,复归曰“归”。然而,“归X”通常为“回归某地”,不为“出嫁某女”—— 或者说,从绝大多数上古资料来看,归当出嫁讲时不及物。

我们再来看“妹”这个字。妹,本意是“女弟”,也就是“妹妹”的意思,似乎最简单明了不过…… 且慢!翻看上古文本,我们就会知道:妹可以作地名!

作为地名的妹,其地处殷商核心区,于殷商之时甚为繁盛,春秋时改名了—— 朝歌。

请看两处文本旁证:

1)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上矣。

…… 《诗经.鄘风.桑中》(这里的“沬”有的版本做“妹”)

鄘,通常认为是今河南卫辉市(1988年以前称汲县)。淇,是淇河,在河南淇县,卫辉东北20多公里。沬(妹)是都邑名,很显然,其名来自水名“沬”。

2)

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

“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爱,厥心臧。聪听祖考之彝训,越小大德。

“小子惟一妹土,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

“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其尔典听朕教!尔大克羞耇惟君,尔乃饮食醉饱。丕惟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尔尚克羞馈祀。尔乃自介用逸,兹乃允惟王正事之臣。兹亦惟天若无德,永不忘在王家。”
…… 《尚书.酒诰》

大家通常认为此文是周公旦假卫康叔在其封地卫国宣布戒酒的告诫之辞。那么,这里的“妹”,也就是“卫国”的“卫”。

我们看下《竹书纪年.周武王》:

十五年。肅慎氏來賔○初狩方岳。誥于沬邑○冬。遷九鼎于洛。

此诰按理说正是《酒诰》,而这里的“沬邑”就是“沬邦”、“沬土”。不过,诰的时间,按《竹书纪年》,在周武王病逝之前,更早于管蔡之乱——其时卫康叔还没有封卫。也许,我们当取《竹书纪年》的说法才是。但无论如何,诰的地点,应该在后来的卫国辖境无疑。

公元前660年,赤狄攻卫,卫懿公被杀,卫遗民渡河在黄河以南另建新都(参见《左传·闵公二年》)。卫国迁河南后不久,旧卫地为晋所占,期间改称“朝歌”—— 改名的原因不明。此“朝歌”两汉以后被误认为是殷末都城,直到本世纪初安阳发掘殷墟后此说才被推翻。我们现在知道,殷末的都城是“北蒙”(今安阳小屯附近),妹,在北蒙之南,应该是殷之别邑。《竹书纪年》云:“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徏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不过,妹(后来的朝歌),可能真的是纣与周武王决战、败而被杀之地。可能的场景是:周武王部队从孟津北渡黄河攻商,商纣王带兵自大邑商(北蒙)南出于沬邑(朝歌),与周武王决战于沬邑之郊外(牧野)。

因此…… 帝乙归妹的意思是:帝乙(出征、出巡之后)回到妹邑,而非“帝乙把妹妹给嫁掉了”。妹,也就是沬、卫、朝歌,是一个殷商时代很繁荣的大都邑。至于《周易》的卦辞为何提及帝乙回到妹邑,只有上帝和鬼魂才知道!

沬作为水名,我认为就是现在流经卫辉和淇县之间的沧河之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