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式,一个有效调整脊椎回归正位的体式!

瑜伽是对生命的一种认识。瑜伽的动作,是让你控制自己的身体,体会自己的身体,感觉自己的身体。让一个清醒的身体,帮助你认识生命的真相。瑜伽让人静下来,让人愉快起来,进而让人清醒的感觉到自己在活着,以一种关怀的心关心着自己。其次,它能比较大的改变人的体质,进而改变人的体型,气质,精神等等。这是其他运动不可比拟的。比如足球,它让人兴奋,但不是愉快;比如太极,它让人平稳,但不是安静;比如有氧,它让人轻松,但不是清醒等等。

脊椎是人体的重要结构,脊椎不好引发几十种病可不是闹着玩的,人体除了特定器官外,全部都受脊髓神经所支配,一旦脊髓神经系统受压迫便容易引起病变。
颈椎不好导致的疾病
瑜伽人(yoga_in)

中风、头疼、头晕、失眠、记忆力衰退、肩颈酸痛、上肢酸麻无力、冰凉等。

如果我们的上颈椎有问题,颈椎错位会引起椎动脉压迫,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使脑部缺氧。从而引起头晕、头疼、失眠等症状。

脑供血不足很容易引起中风,很多人认为人老了功能退化所以记忆力衰退,其实是跟颈椎病有关。

颈椎上面是颈丛神经,下面是臂丛神经,它管到肩膀、手肘、手臂和手指,一旦下颈椎有问题,会引起比如肩周炎、五十肩。

腰椎不好导致的疾病

瘫痪、腰酸背痛、腰肌劳损、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腰椎间盘突出、更年期综合症、内分泌失调等。

女同胞要尤为注意,腰椎的下腰椎神经中的自律神经,它能够管到子宫、卵巢、膀胱和肛门,当腰椎有问题,很容易引起年轻女性痛经。

提醒:不孕不育也跟腰椎有关,因为下腰椎的神经能管到子宫卵巢,子宫卵巢功能不好,排卵就会有问题。男同胞主要体现在精虫能力不足,容易造成不孕不育。

胸椎不好导致的疾病

胸闷气短、易受风寒、疲倦乏力、消化不良、血糖控制不良等。

胸椎神经沿着我们的肋肩到前胸,它的肌肉部分会影响到乳房的发育。它的内脏部分由上往下管到心、肺、肝、胃、胆囊和胰脏等,重要的脏器都在胸椎这个部分。

下颈椎跟上胸椎这一段,管到支气管,这一段有问题的人,很容易引起支气管炎、感冒。

下胸椎的神经管到胰脏,下胸椎神经受到压迫,胰脏功能不好,就会造成胰岛素的分泌不良,也容易造成血糖控制不良。

练瑜伽,可以治疗脊椎问题吗?答案是肯定的。

今天瑜伽人小编就

练习一种体式——山式

Tadasana(Samasthiti)的意思是山。Sama的意思是垂直不动的,Sthiti就是站立不动。这个体式也就是说,要像山一样牢固地站立不动。)

山式能帮各关节处于标准体位,强化脚部力量,使臀部、腿部的肌肉健康,富有弹性。

山式的功效,是把它独有的特性带给你的骨骼,达到不偏不倚的正位。因此,它是所有体式的起点,或者蓝图。要处于这种正位,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因为平常我们走路时,或坐在椅子上,或看手机时都会产生不平衡,有些地方的肌肉很僵硬或缺乏稳定性,使得在平衡中立时难以做到。

山式练习指令

双脚并拢站立。让你的膝盖正对第二、第三个脚趾中间。

身体重量均匀分担在双脚。提起股四头肌,收紧膝盖髌骨。

双臂放在身体两侧,把你的二头肌和手掌朝前。调整你的脖子,感觉它很长。

深深地吸气,从肋骨两侧向上,甚至是从你的骨盆两侧均等向上拉长上身。 呼气,放松你的腰,为下背部创造稳定。

不要卷动尾骨向内,失去腰椎的曲线。这会推动你的臀部前倾,阻止你从双脚到头顶形成一条直线。

不要卷动脚外侧,导致身体重量不能均匀分担。这会影响每一个关节,包括你双脚的结构稳定。

当你知道山式作用在你身体内,其他所有的体式就会变得简单。特定关节或者部分身体,因为特意地转变,会让你远离山式,但同时身体其他部分还在保持中立。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手臂上举式(Urdhva Hastasana)在山式的基础上举手臂向上,肩关节发生旋转,拉长颈部,但山式与其作用一直没有发生改变。

任何体式都可以从山式分解出来。

如果你的下背部疼痛

站立把双脚打开,与髋部同宽。打开双脚同样可以获取到山式的益处,双腿均等分担身体的重量会更加容易平衡。当双腿并拢时,许多人会为了保持平衡夹紧臀部,导致下背部紧张。

如果你有膝盖外翻或者骨盆过宽的问题,这个调整可以帮到你。

如果你有习惯性的下背部拱起

尝试为你的腰创建稳定性。开始,双脚与髋部同宽站立,膝盖与二、三脚趾对齐。

把双手放在腰两侧并且向内挤压,这会帮助你找到腹横肌。找到在腰部深处的核心肌肉,让它拥抱你的腰椎,使它稳定。在此时,你的双手对于找到这些核心肌肉有一个很好的帮助。

如果你在山式(倒立)中不稳定

尝试在大腿内侧夹砖,让你的双腿相互靠近,并且保持骨盆稳定,加强双腿两侧较浅的核心肌肉。大腿的外侧和臀中肌能帮助稳定髋关节。

当这些关节置于一个中立的位置时,可以将身体连成一线,直至头脑。

吉塔.S.艾扬格在教导时说:“随时随地站立才能接纳瑜伽,以站立的方式臣服。你的专注力要一直观察着: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如何做?如何发觉那些未知,从哪里开始呢?要明白做的道理。你的内在一切都具足,最终我们要回归你的身体、你的头脑、你的智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