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三十一(图)

江雪

【寒江独钓壶17×6.5×10CM,是寿山石雕著名工艺师林文霖先生的作品】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贞元九(793年)进士。授校书郎,后调任蓝田尉,升任监察御史里行。唐顺宗继位(805),柳宗元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失败后被贬为永洲司马。十年后改任刺史。死于柳洲。
   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创作,有卓越的成就。他有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的诗有的反映人民的疾苦,有的抒写他被贬后的悲愤忧伤。风格清峻简洁,在平淡的语言中愈含深远的情思。有《柳河东集》。 
[注释]
   绝:绝迹。
   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径:小路。
   踪:踪迹。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蓑笠(suō lì):蓑衣,斗笠。
   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老头儿。 
[译诗]
   很多很多山上没有鸟飞,千万条道路上看不到人影,只见一只孤独的船里,有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人,独自在那寒冷的江上钓着鱼。 
[赏析]
   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他谪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间。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象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0)

相关推荐

  • 施家坝渔翁:唐朝的雪

    唐朝的雪 施家坝渔翁 大唐二百八十九年,只是历史长河里的一朵浪花,但她的靓影,却灿烂了整个中华文明.如果说,诗是大唐文明这顶皇冠上绚丽的宝石,那么,绘雪的诗当是那些绚丽宝石中最光彩夺目的一批. 每一首 ...

  •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唐代宗大历八年-819年11月28日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

  • 【乔叔叔讲唐诗】柳宗元《江雪》

    乔叔叔缓缓说 亲爱的小朋友们,各位粑粑麻麻们,昨天的<凉州词>你们喜欢吗?乔叔叔希望你们能在古诗里感受到诗意语文的魅力,理解古诗的各种典故,同时,还能了解到每首唐诗的地理.历史.动植物.城 ...

  • 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三(图)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②.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③. [作者简介] 高适,生年说法不一,卒于七六五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天宝八载(七四九 ...

  • 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六十一(图)

    始得西山宴游记[1] 唐·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2],居是州[3],恒惴栗[4].其隙也[5],则施施而行[6],漫漫而游[7].日与其徒上高山[8],入深林,穷回溪[9],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 ...

  • 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五十一(图)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唐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之孙.太和年间 ...

  • 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三十九(图)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 ...

  • 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三十八(图)

    论语六则    春秋  孔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 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三十七(图)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

  • 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三十五(图)

    论诗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作者简介]    赵翼(1727--1814),字耘松,一字云崧,号瓯北,晚号三半老人.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人 ...

  • 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三十四(图)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者简介]    王翰(<旧唐书>作王瀚),唐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 ...

  • 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三十三(图)

    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