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驶向虚无的孤独——读《人生苦短欲望长》
虽然不知道这本书的原名出自哪里,但“人生苦短欲望长”这个名字无疑给人一种略带忧伤的感觉,而在阅读这本小说之后,我才发现原来的“略带忧伤”演变成了无尽的伤感与绝望。
本书的展开是以男主人公布莱里奥的视角展开的。布莱里奥是一个已结婚的医疗资料翻译者,已经年界中年,但他的生活状态却是一团糟。他有妻子,但他对自己的婚姻并不满意,从恋爱到结婚,到婚后的生活,到生儿育女方面都不是由他能够做主的;他有父母,但他的父母的婚姻状况令他看到不是幸福而是苦闷;他有朋友,但他的朋友自己就已经陷在一团迷乱的欲望之中,所以布莱里奥无疑是一个孤独的人,而就在这种孤独和混乱的状态下,他有了一个情人——娜拉。对于他来说,他能从娜拉那里找到自己价值,满足自己在婚姻生活中被压抑的欲望,但他所要寻找的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方向,反而只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满足的成就感。他靠从父母那里从朋友那里借钱来维持这段婚外的恋情,但最终当他认识到这种恋情的危害时,自己的现实生活则是彻底地被摧毁——父亲的死去、妻子的离开、娜拉的受伤。在小说的结尾处,他因酗酒引发的疾病而孤独地死去。作为对自己生活处在懵懂状态的一个人物,布莱里奥是一个对生活缺少规划的人,这类人随波逐流,听任自己的本能,对欲望的追求成为了他生活的目的,但这个目的却给他带来了不幸的结局。
女主人公娜拉无疑是这本书中的关键人物,她是布莱里奥和墨菲都迷恋的女人。娜拉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想起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同名女主人公,但两个娜拉无疑是有着不同背景的,易卜生笔下的娜拉受到家庭的管制和束缚,最终走出了家庭,而本书的娜拉在一开始就是以不受婚姻和道德规范制约的形象出现的。她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青年女子,她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现代女性,大胆、活泼、热烈、自由自在,敢于冒险,这些气质无疑是那些循规蹈矩之人一直欣羡的,所以无论是作为男性的布莱里奥和墨菲,还是女性的维姬都对娜拉深为着迷。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娜拉有着自己的游戏规则——享有绝对的自由。但任何在言语上强大的规则,在事实上却往往是脆弱的。娜拉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规则正在因自己对布莱里奥和墨菲的依恋而在土崩瓦解。她喜欢与布莱里奥在一起的刺激,但同时又喜欢与单纯的墨菲在一起的安定感,但这种状态是不能完全静止的,她的欲求随着布莱里奥的婚变和墨菲的调离而逐步走向破裂。在最后,娜拉又从墨菲手中拿走一笔钱去进行戏剧方面的学习,继续自己的追求梦幻的生活……娜拉身边有朋友,有家人,但她无法融入他们的生活之中,因为她是自由的,也同时是孤独的,她是一个迷失方向的精灵。
与布莱里奥的婚姻困境不同,在另一个男主人公墨菲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另一种孤独,作为一个白领阶层,墨菲有着一份的高薪工作,他把自己的精力大部分用在自己的工作上——这无疑也是一种逃避孤独方式,他在尊重娜拉的感受和规则的同时,依恋娜拉,不是基于对娜拉的爱,而是为了避免独自陷于孤独的境地,但他又因不愿被人看破而故意显得无所谓。他去找维姬询问娜拉过去的同时,他却对维姬进行了一番观察和评估,这样的做法与其说他想知道娜拉的过去,还不如他需要找一个人聊聊天以便排遣压抑在内心的孤独。在小说中他是娜拉的提款机,与其说他并不心疼这些钱,倒不如说,娜拉取得了消除他孤独的报酬。回到美国的他会不会孤独依旧,他不知道——在这纷繁的尘世之中,他同样不知道自己的航船驶向何方。
如果我们简单地把三个人之间的结局理解为“三角恋情”的悲剧,那么我们就不会理解作者为什么在小说结尾使用的平行世界的意图。其实从这本书的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作者的眼光并不是局限在故事本身,而是抽象到人类自身的欲望的满足方面上。在当今已经实现了“自由,平等,博爱”理念的今天,现代的人如何处理欲望这一自然属性,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从宗教的背景来看,亚当和夏娃是无选择的,但最终夏娃禁不住欲望的诱惑而偷吃了蕴含智慧的苹果,从而破坏了人神之间的和谐关系。时至今日,宗教对人的束缚已经逐渐淡出人类的视野,在欲望的驱使下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但这些选择是否真的能够使人获得美好的生活?这当然是一个未知数。甚至选择如何面对生活,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也同样是一个无法解答的谜题,因为无论如何选择人类总会面临未知的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