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园诗话·好诗在哪里?怎样才能写出好诗来?

好诗在哪里?怎样写出好诗来?

·

诗有多少?千千万万首。好诗有多少?不是太多。最顶尖的诗就更少了。下面分而言之。

1.中国、外国。中国被誉为诗的国度,只有在中国曾出现唐、宋两个朝代约500多年时间,以诗歌为最主要的文学形式。外国嘛,萧园早年读过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的好诗不少,有选集有专集。现在想来,还是中国的诗好,从内容到形式,天下无敌。

2.古代,近现代,当代。当代人已写不出古代那么高水平的诗了,极少数人除外。自由体新诗,是现当代的好。

3.名人与非名人。名人的诗在传播范围上,大大广于非名人。普通人的诗写得再好,也没有多少人去读。名人的诗受到检阅、点评必多。有一年,赵忠祥老师一首诗就受到四川一诗人的严格检视,给出评语为“平仄错乱”,此事对萧园影响很大。还有一次,萧园在网上发了首诗,受到一位好友的严厉批评,后来萧园就加强了对诗律的学习。

4.唐、宋、元、明、清、现当代。只有唐代才能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诗、词均发达。元曲词,虽有佳作,但流传不广。

5.耳畔、眼前、脑海。古时,诗歌多在耳畔回响,后来在眼前多一点,现在诗好不好,要看能否留在读者的脑海里了。诗要创新、创造,只有让读者读后留下较深印象才好;如果过目即忘,则非好诗。

6. 古韵(平水韵、词林正韵)、

今韵(中华新韵、诗韵新编、中华通韵)。一般来讲,老诗人、年长者或有师承的人爱用古韵。自学或重视当代读者的人喜欢今韵。读者和音韵哪个更重要?还是以当今最广大读者可读、听懂为好。韵是个体系,今人读古诗,已经不太看重古音了。音韵重要,但却是外在的,也要服从内容(情感、格调、…)。

7.不同题材。古之大家,什么都能写,各题材都有佳作。如唐代杜牧的七绝,覆盖各种题材,如写景、抒怀、赠别、咏史、讽喻等等。萧园只会写时空人生感悟、风花雪月、抒怀、乡愁等。

8.选本、个人专集、朝代总集。一般来讲,选本中的诗水平高于个人诗集。《唐诗三百首》《千家诗》是选集,但多给初中级读者学习、欣赏,标准是脍炙人口。

9.纸质、网上。最早的诗是口耳相传的,且与歌不分。文字载体,从刻石、甲骨、钟鼎、竹简、帛、墙壁、纸张、光盘、广播、电视、手机等。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看诗读诗可离开书本,从手机里得到。如喜马拉雅App里,有上亿用户,其中诗歌音频数不胜数。今日头条网上,也有很多的诗作。有人认为,网络诗不如纸媒诗。但这要看情况啊,真正能在纸媒发表或出书的诗人,又有几人?

10.诗协领导,草根诗人。有两个全国性诗协: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协会。诗协理事以上者的诗,水平高于普通诗人,因多少出过书的。草根诗人要想成名难于上青天。

11.专职诗人、兼职诗人。古代好像没有专职写诗的人(采诗官不算),但李白算一个,杜甫离开严武幕府后也是专职的了。现在有专职诗人、住校诗人。专兼职者,作品难分上下。

12.诗刊、其他纸媒、网络诗。在全国只有一本诗刊的时代,刊登的诗质量高,因有千万人投稿,可优中选优。但是当代的情形不同了,网络诗歌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受欢迎程度会高于诗刊。

13.送友,怀古,咏物,抒怀,叙事…不同题材的诗歌,适合于不同诗人。限于人生经历和历史现实,除了个别大诗人外,大部分人只能在少数题材上创作出上佳作品。

14.获奖的诗、未获奖的诗。前者高于后者理所当然。奖的层次不同。萧园获得过故乡县里的一个奖项(优秀奖)已经沾沾自喜。

15.成名作与其后作品。杜甫好诗在最后十余年。白居易以《赋得古原草送别》成名,高峰在两首长诗,尽管存诗量为唐人第一,但近体诗成就不及诸大家。

16.同一题名的诗。李白《长干行》其一首比其二强很多。杜甫同题绝句里,也仅一两首为最佳。

17.同一类型的诗。古体诗,王维《送纂毋潜落第还乡》,被部分《唐诗三百首》放在前面(而非张九龄的《感遇》)。语言流畅、场景切换快速自然,可与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等抗衡。近体诗(即格律诗),受到的约束更多,受到读者的检视与批评也更多。古代著名的诗歌比拼或现场作诗的例子,有“旗亭画壁”,早朝大明宫唱和,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的西塞山怀古、扬州席上作诗等。

18.什么是好诗呢?脍炙人口的,发自肺腑,与读者“不隔”的,古今通感的,合乎人情人性的,富含哲理的,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百读而不厌的,有境界有名句的…不胜枚举。

19.怎样写出好诗来呢?以七绝为例,这是一种古人今人都喜欢的诗体,也是古今的最大公约数,在当代仍有巨大的生命力。王昌龄、李白、杜牧、刘禹锡、李商隐等人的成就最高。要想写好七绝(其他诗体也一样),须做到几个“最”:最广泛的阅读、最深刻的艺术体悟、最经常的创作、最流畅的韵律、最真切的感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