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钧老辑复《本草图经》的方法

关于本书的辑校,主要是解决资料的来源,药图的选择,卷数的考证,药物目次的考订。今从《证类本草》参考诸书,考订如下:

(一)辑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关于辑校本书资料的来源,笔者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初就进行过。当时利用寒暑假外出从全国各地图书馆查阅资料,回校后,业余时间加班加点整理。到“文革”开始,要扫除“四旧”。那时,我的大孩子在中学读书,趋于运动,他回家大扫“四旧”,从书架中清出一本故宫画册,上面是皇宫照片,一一被视为“四旧”扫除。我唯恐收集的《本草图经》资料会被扫除,就把它捆在教学笔记里藏起来,才幸免于“四旧”的扫除。直到1970年,弋矶山医院恢复,白天上门诊,利用夜晚整理,经过十多年,也就是1982年才完成清稿。1983年由皖南医学院油印,向国内学术界交流。1987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李经等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第175页《本草图经》条,载有以下文字:1983年该书有尚志钧辑本油印行世”。

(二)辑校药图的选择

《本草图经》初刊于嘉祐七年(1062)。当时有文彦博“选录常用切要者若干种”,别绘为图册,以便披览,名《节要本草图》。绍圣元年(1094)所刊行小字本,均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所附药图及“图经曰”以下的小字注文。在现存的《证类本草》主要版本系统中,所附药图数量各本不一。其中《大观本草》存922图,《政和本草》存932图,《绍兴本草》(残本)存图801幅。

各种刊本所载的药图互有差异。形状大小不一,绘画线条粗细不一,表现药物基源全貌(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之间比例)不一。有些刻本,还存在图名误置现象。例如柯逢时所刻《大观本草》,其中细辛药图有“信州细辛”和“岢岚军细辛”,其图名就是误置。这些情况,都是因各家刊本翻刻模绘图形失去原始模样所致。从各种刊本所附药图质量来看,以晦明轩刊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以下简称《政和本草》)所附药图最佳。

在同一种《政和本草》各种刊本中,虽同是注明为晦明轩刊本,但因刊本不同,其药图质量亦有差异。兹举三种刊本为例比较之。

1.扬州季范董氏所藏金泰和张存惠晦明轩本。

2.明代成化四年戊子(1468)山东巡抚原傑所据晦明轩本翻刻本。

3.1921~1929年商务印书馆影印金泰和甲子下己酉晦明轩刊本。

这三家刊本都称是蒙古定宗四年己酉(1249)平阳张存惠晦明轩刊本。但是三家刊本所附药图质量差异很大,图形大小也不相同,绘图的线条粗细也不等。三家刊本所载“图经曰”注文,每页行次,每行字数也不相同。

扬州季范董氏藏本每页11行,行20字或21字,注文双行,行26字,白口,四周双边,卷首有泰和甲子下己酉晦明轩刻书螭首龟座牌记,目录后有平阳府张宅印琴形牌记,又有晦明轩记钟形牌记。全书末尾有“泰和甲子下己酉歳小寒初日辛卯刊华”一行。

而成化本每页12行,每行大小字皆23字,此与扬州季范董氏藏本每页11行,每行大字20字或21字,每行小字26字即不相同。而且成化本存在错简与脱漏。而商务影印金泰和本情况与成化本全同。由此可知成化本和商务影印本均不及董氏藏本早,其药图亦不及董氏藏本精美。

1960年2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国版刻图录》第一册99页对扬州季范董氏藏本予以极高的评价。谓此本是蒙古定宗四年张存惠晦明轩刻本,各种药物绘图精刻工致,纯系平水风格。人民卫生出版社印本,即据此帙影印。纸墨螢洁,可称平水本上乘。

1962年12月朝华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版画史略》第30页,在“金代平水系版画的发展”标题下,对晦明轩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的附图,亦予以很高的评价。谓金泰和晦明轩张宅所刻各书,间附有繁复的插图。其刻工精致,代表了金代雕版技术的高度成就。平水之所以出高质量的版刻,因平水不受战干扰的缘故。

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上说:“金源分割中原不久,乘以干戈。惟平水(含山西临汾)不当要冲,故书坊时萃于此。”据“金时平水刻书之盛”一文所记,晦明轩张宅,刻书甚多。晦明轩本《政和本草》,是其中的一种。

晦明轩本《政和本草》题金泰和甲子下己酉,实乃蒙古定宗四年。据钱谦益《有学集》解释:谓金泰和甲子,即宋嘉泰四年,下推至己酉年,当是蒙古定宗卒后之明年,定宗在位仅三年,其后二年未立嗣君,为方便计,图版标题,仍称蒙古定宗四年。本书辑佚选图,即以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扬州季范董氏藏本影印本为底本。人卫影印有两种:一是线装本,药图较大;另一种是四页合一页精装本,药图缩小一些。1983年皖南医学院油印笔者辑的《本草图经》,是选人卫影印线装本药图。1989年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安排出版《本草图经》本,是选用人卫影印四页合一页缩小的药图。这样可以压缩篇幅,降低出版成本费用,同时亦可减轻读者经济负担。

(三)辑校卷次及药物目录考订

《本草图经》卷次,原是按《嘉祐本草》卷次编排的。《本草图经》序云:“药有上、中、下三品。皆用《本经》为次第,其性类相近,而人未的识,或出于远方,莫能形似者,但于前条附之。”

序中所言《本经》二字,是指《嘉祐补注神农本草经》而言。所以《本草图经》药物分类及卷次,基本上与《嘉祐本草》是相同的。不过卷次排列上有出入。《嘉祐本草》是二十卷,其卷一、卷二为序例,卷三到卷二十为药物。《本草图经》无序例,从卷一到卷二十为药物排列次序。

所以《嘉祐本草》卷三玉石上,卷四玉石中,卷五玉石下,在《本草图经》分别为卷一玉石上,卷二玉石中,卷三玉石下。这可从陈承《别说》及寇宗奭《本草衍义》证实之。

《大观本草》、《政和本草》卷五花乳石条俱引陈承《别说》云:“《图经》(指《本草图经》)玉石中品有花蕊石一种,主治与此同是一物。”寇宗奭《本草衍义》卷五云:“花乳石……《图经》第二卷中,易其名为花蕊石。”

按陈承《别说》所云,花蕊石在《图经》中是列在玉石中品。而寇宗奭又云:“花蕊石在《图经》中列入第二卷。则《图经》第二卷是玉石中。”以此类推,则《图经》第一卷当是玉石上,第三卷当为玉石下。其他各卷可按《嘉祐本草》卷次推衍之。《嘉祐本草》第二十卷为有名未用类。《本草图经》不载有名未用类。但收录有本经外类药物。则《本草图经》卷十九、卷二十当是本经外草类和本经外木蔓类。

辑校药物目录考订

《本草图经》药物卷次和目录,既然是按《嘉祐本草》药物目次排列,而《嘉祐本草》原书已佚,其药物目录早已不存。则《本草图经》药物目录又如何得知呢?这就要借助于《唐本草》药物目录、《本草衍义》药物目录和《证类本草》药物目录考订之。

按《证类本草》源于《嘉祐本草》,《嘉祐本草》源于《开宝本草》,《开宝本草》源于《唐本草》。

《唐本草》药物目录存于《千金翼方》和《医心方》,《证类本草》药物目录见于《大观本草》、《政和本草》中。

把《唐本草》药物目录和《证类本草》药物目录相勘比,出入很大。所以单纯从《唐本草》和《证类本草》药物目录来考订,仍无法得出《嘉祐本草》药物目录的实际情况。

清代杨守敬《日本访书志》记载宋刊本《本草衍义》条云:“余意《大观》、《政和》年岁相近。至曹氏(考忠)校《证类》,而寇氏之书已成。尝以质之森立之,立之云:此书(指《本草衍义》)通编药名次第,全与唐苏敬《新修本草》相符。寇氏盖以《证类本草》分门增药为非是,因就《新修》而作《衍义》也。”

在此文中,森立之说寇宗奭《本草衍义》的药物目次是抄袭《唐本草》药物目录编排的。查《本草衍义》药物目录,是与《证类本草》药物目次不相同,而与《唐本草》药物目次相近,但也不完全和《唐本草》药物目次相同。

从《本草衍义》编纂情况来看,寇氏鉴于当时掌禹锡等所撰《嘉祐本草》和苏颂《本草图经》两书的排列与释义,还有疏误,因考诸家之说云:“今则编次成书,谨依二经类例,分门条析,乃衍序例三卷,内有名未用,及意义已尽者,更不编入。其《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唐本先附、开宝今附、嘉祐新补、新定之日,缘《本经》(指《嘉祐本草》)已著目录内,更不声说,依旧作二十卷及目录一卷,订名为《本草衍义》。”(见《本草衍义》卷一序例上)

按《衍义》序例上所云:“今则编次成书,谨依二经类例,分门条析”。所谓二经,即指《嘉祐补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图经》(《衍义》卷五花乳石条所提《本经》、《图经》,也是指此二经)。从《衍义》的序例来看,其目次是根据《嘉祐本草》目次编排的,并非如杨守敬《日本访书志》中所云,《本草衍义》通编目次出于唐苏敬《新修本草》的目次。1956年商务印书馆重刊《本草衍义》的“出版说明”亦从森立之的说法:“本书(指《本草衍义》)的分部排列,都按《新修本草》。”这些说法,均与《本草衍义》序例不符。

从《本草衍义》序例所云,可以了解《本草衍义》药物目次是按《嘉祐本草》药物目次编排的。所以《本草图经》药物目次,就可用《本草衍义》的药物目次考订。

具体做法:先将《证类本草》引有“图经曰”的药名录出,按《本草衍义》药物目次编排。凡《本草衍义》未见录的药名,即参考《唐本草》药物目次和《本草图经·序》及《证类本草》药物目次补充之。笔者所辑的《本草图经》药物目次,即是用这个方法厘订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