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保持童心,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这里是80后职场妈妈的育儿经验

学习分享

你还没关注吗?



●   ●   ●

  很多朋友羡慕我有个当老师的妈妈,其实想起来也蛮好的,比如我小学阶段看过各种连环画,大部分都来自老妈没收上来的。那时候我管它们叫“小人书”,我对小人书的热爱真的可以用不吃不喝来形容。

  后来看了两本《安徒生童话故事》,其中一本买下来的看了几百遍,完全沉迷进去。比如书中讲到《豌豆公主》,我一直觉得自己就是公主病啊,床上有一丁点碎渣子都睡不着觉;比如《拇指姑娘》、《坚定的锡兵》、《牧猪人》、《笨汉汉斯》、《黑天鹅》,所以当电影《坚定的锡兵》拍出来时,我一定要去看,就为回忆童年。

  不过跟我的丰富多彩的童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老公只有写作业和放牛的小学生活,没有图画书没有动画片也没有蹦蹦球,我对他深表同情之余在默默关注他是不是会让我儿子也这么度过童年。

●   ●   ●

  为了测试下我老公对图画书的接纳程度,我邀请他听一节杨政老师的绘本分享课,结果超我所料,第二天我还没扒开眼就听见他给孩子讲《我爸爸》这本书。

  那么我爸爸讲得是什么呢?

  我爸爸是一个多面能手,能唱歌能跳舞能打得了小怪兽,当老公跟孩子一起读这本书的时候,老公用男人特有的视角分析图画的内容,孩子目不转睛的听着,没有快速翻页,完全被书中的情景所吸引。结论是,去黑的房间,孩子会说爸爸不怕;上高够不着,孩子会说爸爸可以;家里所有的疑难杂症我们搞不定的,他会都会把爸爸搬出来。一个高大勇猛、无人能敌的英雄爸爸就建立了

●   ●   ●

  作者安东尼·布朗也写了另外一本《我妈妈》,这两本书在小孩子心里为父母塑造了一个正面全能的形象。孩子读完会经常把书中的故事情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家长通常会恍然大悟,孩子原来说的是书上的那个内容。

  比如,某次孩子在桌子上看见了火车的贴纸,就说“呜呜”,那是他第一次这样描述,当时只有爷爷奶奶在家,奶奶自然不认识托马斯小火车了,就一脸茫然,后来孩子拉着奶奶去拿《肚子里有个火车站》,指着火车说“呜呜”

  其实这是一本讲吃饭需要细嚼慢咽,多吃有益身体健康的食物的书。但是我们从买回来,孩子就一直跳页的看火车,除了火车以外就是上图右下角这个躺着的小精灵。所以为了迎合他的喜好,但又满足我想灌输给他一些东西的双重需求,我们天马行空的讲了N个版本,比如他不爱刷牙,就说上图右上角的在刷牙后,牙齿里的小精灵就会开心的洗澡转圈圈;比如他不爱盖被子睡觉,就说小精灵没盖被子都打喷嚏了呢。因为他喜欢这书里的一个元素,所以还比较接纳我的“瞎编”,进而慢慢接受了我推给他的“任务”

●   ●   ●

  但孩子越来越大,他不仅不想听你瞎编,也不想听你说话,所以当妈的还得再苦练绝学。于是我又开始动手做东西吸引他。比如《好饿的小蛇》

  日系作者的绘本,大多是非常抽象的,对我家孩子的触动性并不强,比如这本书,就讲了一只蛇遇到什么吃什么的故事,并没有打动我,但是,既然有如此畅销,想必是有特殊用意。于是我简单搜寻了下此书的正确阅读方式,才发现可以用来做游戏啊。在某天跟孩子玩的过程中,我无意间拿出这本书,一起读起来,然后问他,想要书上的小蛇吗?孩子很好奇,于是我画了出来,并且剪下来。

  画的像与不像都不重要,关键是孩子对此有兴趣,家长和孩子分别拿着其中的一个物体,大家模拟小蛇吃的动作和过程,对孩子而言,游戏就是最好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还自己说,吃东西时要咀嚼。

●   ●   ●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希望所有宝妈都能保持一颗童心,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大不同。而绘本正是打开孩子看世界的窗口,以及亲子关系建立的良好通道。如果不知道哪本绘本更适合自己的孩子或者有些绘本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讲,可以在分答给我提问。

♢ End♢

图 / topit.me+网络+自己拼图

文 / 韵隆妈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