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门学说
“命门”被视为人身重要的脏腑功能体系,而代医家对其生理功能和部位有所争论,并在争论之中发展为“命门学说”。主要争论在三大学派,内经--目也,难经--右肾,温补--肾间。今天我们来给大家聊一下这三大学派的各家论说。
1 、命门的理论渊源 “命门”一词,首见于《内经》,在《灵枢.根结》、《灵枢.卫气》两篇明确指出:“命门者,目也”。指足太阳膀胱经的睛明穴或眼睛,在《素问.阴阳离合论》中也提到:“所谓太阳根起於至阴,结於命门”。
2、《难经.第三十六难》引伸古代道家“左阴右阳”的观念而首创“左肾右命”之说,遂将命门与肾看成两个不同脏器。在《难经正义》中指出“然实指右肾为命门,恐为尽是,以气脉论之,水升於左,火降於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升降之枢机,越人诊脉独取寸口,以左尺侯水,右尺侯火,故左名肾,有名命门,其义或取乎此”。《难经.三十六难》“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难经.三十九难》“命门者,是精神之所舍也,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说明命门是藏精舍神之处,男子以此贮藏精气,女子以此联系子宫,实属肾主生殖的功能。
3、温病大家,赵献可《医贯》一书,赵氏认为命门位于两肾之中。他认为命门为人身之大主,强调了命门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人的发育过程,先有命门,而后生成五脏六腑,命门为十二脏腑之根,为生命之原。内具真水真火,而命门之相火又位于两肾水之间,它们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火之有余是由于水亏,阴不制阳,而见相对火旺之象;水之有余,又是由于火亏,阳虚相对阴盛而见的表现,这是阴阳对立观所决定的。真水真火只能虑其不足,不能虑其有余,因为命门水火是人体生命活动能力的根源,是先天之本。
老师认为,命门即是瞳孔,有是肾,也可以是两肾之间。为什么?下面是水,中间是火,这里面叫水火既济,怎么既济一个?因为肾阳上行化生心阳,心阳出于瞳孔周行全身。这就是卫气,什么是卫气?阳气走内外而为固也。早上鸟叫鸡鸣的时候,太阳升起的时候,阳气出于命门上行于心,阳气从心从出于瞳孔周行全身就成了我们的卫气。到了晚上太阳平夕,阳气从周身回到瞳孔、入心,最后潜入肾,这个循环过程,白天是水火既济,晚上是心肾交泰,此时我们睡觉,为第二天准备能量,循还全身。睡觉的过程就是阳入于阴,经云:“阳出于阴则悟,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是阳气的释放,阳入于阴是阳气的潜藏。阳入于阴以后藏在什么地方呢?藏在肾,五脏之中肾是主藏的。肾虚不藏,阳 浮于外,也是失眠的重要机理。
所以,肾间动气即是命门,瞳孔又是命门。这是一个出入的关系,哪瞳孔和肾又有什么关系呢?瞳孔的大小受我们的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所调控。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时候人的瞳孔扩大,目光囧囧有神。中医叫阳气旺,相反阳气不够的人表现为“但欲寐也精神萎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因为肾阳虚的人、命门火衰的人,是皮质激素分泌减少、肾上腺素分泌减少,性激素分泌减少,而这些激烈分泌减少反应到为瞳孔缩小。
从内经到温病学派的命门学说,矛盾嘛、矛盾!说的位置都不一样,不矛盾嘛,有不矛盾,各家讲的其实都是名异而意实,因为中医的学术思想是一脉相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