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担任过的浙江巡抚和陕甘总督,放到现在相当于什么官职
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和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相对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左宗棠的起点较低,只是一个举人出身,他在二十岁考中举人后,多次会试不第,没有取得进士身份,仅取为'誊录'。左宗棠不愿屈就,所以弃职返乡,这让他无法和李鸿章、曾国藩等人一样,通过科举途径入朝为官,走上仕途。
左宗棠返乡后,开始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这为他之后的成就奠定了良好基础。
1848,胡林翼因为爱惜人才,向时任云贵总督林则徐推荐左宗棠,想让左宗棠去林则徐麾下谋个一官半职,为国家效力,但左宗棠因为有事,未能前去赴任。1850年,林则徐返乡后,约左宗棠长沙舟中相见,两人经过彻夜长谈,左宗棠的见识、才华让林则徐惊叹,称赞其'不凡之才' 、'绝世奇才'。
1851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左宗棠因为才能出众,所以他在郭嵩焘等人的劝勉下,做了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幕僚。因为左宗棠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缒城而入,让张亮基大喜过望,将全部军事悉数托付给左宗棠。左宗棠接管军务后,'昼夜调军食,治文书'、'区画守具',他的大部分建议都被采纳并得到了实施,这也让太平军围攻杭州三月未能拿下,最后被迫撤军。
1853年时,左宗棠跟随张亮基入湖广总督幕府,但不久后,张亮基被调任为山东巡抚。不过次年,左宗棠得到了湖南巡抚骆秉章的青睐,他邀请左宗棠到湖南巡抚幕府做幕僚,左宗棠欣然应邀。左宗棠到湖南后,面对太平军的猖獗,以及大片国土被占的糟糕局面,他焦思竭虑,日夜策划,辅佐骆秉章'内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力支撑大局。同时,革除弊政,开源节流,稳定货币,大力筹措军购:军械、船只,为平定太平军和捻军叛乱做出了重要贡献。
骆秉章对左宗棠言听计从,十分信赖。1858年,他还向朝廷保荐左宗棠,清廷给左宗棠加四品卿衔。
1859年,樊燮向咸丰弹劾左宗棠,虽然有潘祖荫等人的支持,樊燮没有弹劾成功,反而还丢了官职,但是左宗棠在当年,也被迫离开了骆秉章幕府。随后,左宗棠受到湘军青睐,出任湘幕,并开始初露峥嵘,引起了朝野很多人的关注。186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同年,左宗棠在湖南招募了5000人,组成“楚军”,开始在江西、安徽等地与太平军作战。
1861年,太平军攻破杭州后,曾国藩为了对抗太平军的需要,向朝廷推荐左宗棠出任浙江巡抚。
浙江巡抚在清廷的官职中,属于正二品,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不过他的权力,甚至比现在的省长还要大。因为浙江巡抚拥有行政权,管理者地方的漕运、财政、人事变更等。司法权,除了重大刑事案件之外,巡抚都可以自行裁决。以及领兵权,浙江巡抚兼任都察院副都御史衔,掌握节制绿营军队,由于平定太平军的需要,浙江巡抚还负责军队的粮饷筹措,物资运送等。
1862年时,左宗棠率兵开始进入浙江境内作战,在中法混合军'常捷军'、中英混合军'常安军'、'定胜军'的配合下,从太平军手中夺回了金华、绍兴等地。次年,左宗棠因公升任闽浙总督。
这个时候,由于出现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重臣,以及他们组建了湘军、楚军、淮军等军队,实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反观太平军,由于诸王的堕落腐化、争权夺利、内斗等,一日不如一日,朝廷军开始进入了反攻阶段。1864年,左宗棠率兵攻破杭州,被朝廷加封太子少保衔。
杭州城破后,太平天国己成强弩之弓,走到了穷途末路。当年,太平天国的残余势力,也基本被消灭殆尽。
1866年,左宗棠率兵进入陕甘地区,镇压捻军起义,也因剿贼的需要,清廷让左宗棠做了陕甘总督。
陕甘总督在大清的官制中是从一品,比浙江巡抚要大一级,浙江巡抚是总览一省的军政大权,但陕甘总督则总览陕西和甘肃两省的军政大权,还拥有司法权。陕甘总督是清朝的9大总督之一。
左宗棠,他在防务上,和李鸿章截然相反,主张“塞防”,所以沙俄侵占我国伊利等地区后,左宗棠携棺材入疆,誓要和沙俄决一死战,但沙俄由于刚打完俄土战争,不想再陷入和大清的战争泥潭,所以最终双方通过谈判,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一带还回了大清,这都是左宗棠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