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优秀却又脆弱?

图片作者:Supriya Bhonsle

本文共有 48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我在很多文章里都讲过,我有非常强烈的社恐 —— 这一点我从不讳言。每次认识新朋友的时候,我总是会非常直接地告诉他们。

但我得到的回复基本都是:「真的吗?我不相信。完全看不出来。」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可能很多人一看到「社恐」,下意识的直觉是:要么,这个人会沉默寡言、呆板木讷、毫不起眼;要么,就是特别容易紧张,犹如惊弓之鸟,容易不知所措。

可能没有人能想到,一个认为自己社恐的人,居然可以表现得很自如、很轻松、很健谈,甚至能让对方感觉「聊得很愉快」吧?

但事实上,这样的人是有的,并且不在少数。

为什么呢?很简单:社恐是一种焦虑状态,而一个人是否容易焦虑,跟他的表现如何,其实是两码事,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一个人完全可以在「特别容易焦虑」的同时,对外表现得非常优秀、出色:彬彬有礼,谈吐风趣,开朗外向,做事积极主动,思维敏捷精准,细心、有序、井井有条……

是的,这是完全不矛盾的。

这样的特征,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高功能焦虑」(High Functioning Anxiety)。对应的这部分人群,就叫做「高功能焦虑者」。

为什么叫「高功能」呢?指的就是:对这部分人来说,焦虑不但不会影响他们的表现,反过来会使得他们表现得更好 —— 在外人看来,他们事业有成,待人和善,性格温和,头脑聪明,通常都是圈子里的佼佼者。

但实际上,他们一直活在自己内心的挣扎和内耗中。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才能够维持外在的光鲜。

在外在的光鲜之下,背后的痛苦、纠结和挣扎,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因此,今天的文章,我想聊聊这种状态。

如果你是「高功能焦虑者」,希望能够为你打开一扇窗。

如果你身边有「高功能焦虑者」,也希望能让你更了解他们的内心。

焦虑对一个人主要的影响是什么?主要有两点:

1)使你花费非常多的精力和认知资源,去反复思考使你焦虑的问题,从而陷入「精力耗竭」的状态里面,更严重的会导致失眠、食欲不振、无精打采……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2)在1的基础上,叠加上对未来和不确定性的恐惧,从而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阻力,使你难以寸进,不敢行动。

所以,高功能焦虑跟普通的焦虑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能够克服这种恐惧和阻力,去行动。

在这个基础上,由于焦虑感的存在,他们对问题普遍会有一种更透彻、更全面的分析,从而往往能够有更出色的表现。

但这种表现的背后是什么呢?是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很多的心力。

所以,高功能焦虑者往往也有一个特征,就是比较容易感到疲惫 —— 因为,别人迈出1步可能需要消耗1点精力,他们可能需要消耗5点。

以及,除了他们感兴趣或愿意做的事情之外,他们往往对别的事情提不起兴致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的精力,都已经花在了对他们来讲优先级最高的事情,没有余力去考虑别的事情了。

所以,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

他在工作上总是非常出色,该做的都做得很妥帖,行动时总是未雨绸缪,跟朋友在一起时也非常轻松自如,主动参加活动时总是能表现出最好的一面……

但除此之外,你就很少能看到他了。他很少会答应突发的安排,平时总是独来独往,大多数场合下都表现得非常低调,生活也非常简单、规律,很少跟别人谈及自己的事情,也很少交际,显得非常有「边界感」。

那么,他很可能就是一个高功能焦虑者。

他并不是不当你是朋友,也并不是刻意想低调,而是,对这样的人来讲,精力是一种极其稀缺和珍贵的资源。因此,他们会避开一切「不必要的」消耗精力的活动,把精力都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对他们而言,有三样东西是很难接受的:

1)突发事件。

大多数不在计划和安排之内的事情,都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应激反应,引发过度的思考,从而导致他们陷入内耗。

2)低效。

由于精力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因此,他们厌恶一切低效率的事情。比如反反复复的会议,模糊而不明确的信息传递,推一下动一下的执行进度,琐碎而意义不大的闲聊沟通……

3)无聊。

由于他们的精力有限,他们会高度重视「成本-效益比」,也就是把「我花时间去做这件事情,能得到什么收益」看得很重要,因此,大多数的休闲对他们来说,都是浪费时间。

因此,他们会有温暖的一面,但又多多少少会有「冷冰冰」的一面。

但请不要太苛责他们,因为对他们来说,只是把手上的事情做好,就已经要花费巨大的力气了。

前面讲过,高功能焦虑者跟一般的焦虑,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能够克服行动的阻力。

那么,是什么赋予了他们这种动力,让他们能够冒着不确定性和危险去行动呢?

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一般来说,是他们为自己设立的标准,以及较高的、脆弱的自尊水平。

高功能焦虑者往往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我是优秀的,我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并且,我必须保证它的稳定,不能出一点问题。

但这种信念并不是基于「我真的很棒」的基础上,而是建筑在「我必须用某些成果,来证明我很棒」上面。

这会带来两方面的结果:

一方面,这会导致他们对生活中的一切风吹草动都非常敏感,会很容易从平静的生活中发现潜伏的风险和隐患,于是,遇到问题时往往比常人考虑得更多、更深入、更全面。

另一方面,这会导致他们常常是被焦虑「推着」去行动。很多时候其实连他们自己也分不清,他们去采取行动,究竟是发自内心想做一件事情,还是因为担心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这就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高功能焦虑者,尽管往往会有更优秀、更出色的表现,但却经常显得不够自信,甚至容易有「冒名顶替综合征」的感受 —— 因为对他们来说,很多成果并不是「主动」去争取到的,而是被外在环境「推着」去实现的。

另一个原因是:他们考虑问题的时候,很容易考虑到大量的「坏结果」和极少数的「好结果」 —— 因为要把一件事情搞砸很简单,但做好却很难,通常只有少数几条路径。

因此,一旦出现好结果,他们就特别容易觉得:喔,只是因为我运气好而已,下次就不一定了。

这种成就和自信心的脱节,又会进一步堆高他们的焦虑水平:

当他们取得的成就越高,得到的关注和喜爱越多,他们就越惶恐,因为他们总会感到:这些东西似乎并不真正属于我,我对它们的拥有只是短暂的,它们很可能是会离我而去的。

从而,为了守护这些已有的东西,为了避免指数级别增长的隐患和风险,他们会陷入更多的思虑之中……

因此,高功能焦虑者,尽管在生活中比较容易成为佼佼者,但却很难真的取得巨大的成就 —— 因为他们对风险会有更强的规避倾向。

他们凡事会追求稳健,不做好全盘的计划绝不轻易行动,愿意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去避免可能只有1%的风险……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很容易错失机会,很容易「因小失大」。

那么,如何发现生活中的高功能焦虑者呢?

他们往往会有这些特征:

完美主义:

对他们来说,不存在「勉强」和「将就」。一件事情如果没有做到最好,没有避免一切风险,那就是没有做好。他们无法容忍自己「考虑得不够全面」「处理得不够完善」。

工作狂:

绝大多数高功能焦虑者无法忍受无所事事,当他们闲下来时,他们会有极强的恐慌感,担心发生意外,担心自己被抛下,担心自己错过什么……他们一定要用工作填满空闲的时间,否则就会陷入恐慌之中。

过度思考:

针对一个很小的问题,他们也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揣摩每一个可能性和结果,常常搞得自己筋疲力尽。

回避感受:

他们往往追求理性,认为情绪和感受是无意义、无价值的事物,不喜欢谈论感受,不喜欢停下来去体验生活,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

预期性焦虑:

他们总是会有不切实际的担忧,在一个问题还几乎没有苗头的时候,就开始担心「会不会有不好的结果」。严重的情况下,他们会容易怀疑一切,容易产生「被害妄想症」。

恐惧负面评价:

对他们来说,别人的批评、排斥和负面评价是难以接受的。许多在常人看来无关紧要的「差评」,都特别容易在他们心里掀起狂风巨浪。因此,他们会有非常强的自我规范心态,避免一切负面评价的可能性产生。

不安全感:

他们极其追求稳定、安全,希望一切事情都按照计划发生,不喜欢任何突发的意外。每当遇到突发事件,就很容易引起他们的过度反应。

情绪波动剧烈:

在得到好结果的时候,他们会显得非常快乐、开朗;但在不顺利或者面对挫折时,他们又特别容易变得沮丧、失落、绝望,自怨自艾,情绪失控。

难以放松:

对他们而言,并不存在「放松」这回事。他们永远生活在「追逐」之中,一件事情做完,立刻就去忙下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解决了,立刻就转向下一个问题……即使一切顺利,他们也总是会担忧小概率事件,从而无法得到真正的放松。

……

不妨用这套标准对比一下自己,或者自己关心的人,看一看符合多少条。

要注意的是:高功能焦虑,并不是一种病症,甚至也不是一个有严格学术定义和规范的概念 —— 它只是对这么一类人的统称。

所以,这并不是一个严谨的、科学的测试,只是我个人的一个总结和思考,不一定准确喔。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来小结一下:高功能焦虑,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尽管前面讲过「焦虑使他们表现得更好」,但实际上,高功能焦虑不算是一件好事,它带来的负面结果可能更强烈一些。

为什么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焦虑总是不好的,它往往会降低你的主观幸福感。我们取得成就,本质上还是为了让自己更幸福。如果大家都觉得你很优秀,但你自己过得并不快乐,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另一方面,对许多高功能焦虑者来说,焦虑同时也是一种拖累,因为它会导致长时间陷入内耗之中。如果可以跟焦虑和解,他们很有可能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高功能焦虑者,我也会建议你,想办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尽量避免陷入过多的思虑和焦虑之中。

关于焦虑,我写过很多文章了。那么,具体到高功能焦虑,有哪些比较有针对性的思维,可以帮助自己摆脱焦虑呢?

可以试试下面这些:

1. 釜底抽薪

高功能焦虑者往往有一个习惯:喜欢事先做好计划和安排,希望一切事物按照计划来,不要出任何差错。他们通常是规划大师,但应变能力普遍很差。

原因在于:当他们遭遇意外时,大脑中负责识别威胁的部分就会被激活、放大,从而耗费大量的认知资源。因此,他们不喜欢任何超出计划的意外。

但是,这个世界是不可能一切都如我们所想地去运行的。无论多么缜密的计划,也一定不可能覆盖所有可能性。

因此,你需要转变一下思维方式,让自己从:

「出现始料未及的情况 → 我需要想办法让它回到正轨」,转变为:

「出现始料未及的情况 → 可以试试看会怎么样 → 只要结果不偏离预期就没关系」。

换言之,在规划的时候,不要为自己限定路径,要求一切按照既定的路径发展,而是考虑好不同的结果的可能性,分析每种可能性的利弊,看自己能否接受、如何做好防范,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去探索和尝试,锻炼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

也就是说:事先定下一个大框架,设计好起点和终点,至于中间的路径,就放手让事情顺其自然地去发展。

只要事情的发展不会超出你对结果的预期和准备,其实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地方。

这可以非常有效地克服自己对「不稳定」的恐惧。

2. 投石问路

我常常说:焦虑和恐惧都来自于什么?很大程度上其实不是对象本身,而是你对对象的想象。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所焦虑和恐惧的事情,压根就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不会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我们是完全可以把它处理好的。

因此,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当你对某个问题感到焦虑的时候,不要回避它,而是进一步拉近跟它的距离,让自己去试探一下,接触一下,获取更多的信息。

大多数时候,你会发现,问题其实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麻烦、困难。

同样,一个简单的原则:无论一件事情看上去多么困难,不要想,你先动手做一下,做大概5%,让自己感受一下它究竟有多难。

大多数时候,你也许做着做着,就自然而然地把它解决了。

3. 反客为主

高功能焦虑者,很常见的思维方式,是去考虑「它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它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这种心态,就特别容易夸大和凸显事物本身的威胁,从而造成虚假的恐惧。

所以,一个有效的解决方式是:把分析视角,从事物本身,转移到「我跟它的关系」。

亦即:从考虑「它会有多糟」,转变成「我可以如何影响它」「有什么对事情有帮助的做法,是我可以去做的?」

举个例子:你要向客户、领导、合作伙伴讲一个坏消息,你可能会很担忧,会在心里不断想象他们勃然大怒,或是失望的样子。但这种想象,只会进一步加剧你的担忧,让你长久地困在内耗之中,对解决问题是毫无帮助的。

更好的做法是:想象他们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会提出什么问题,会说出什么样的话,然后,针对他们可能的反应,想清楚: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应对他们,来尽可能地缓和场面、降低负面的后果。

通过思考「我能做什么」,并不断地在心里预演,那么当你去行动的时候,就可以无需再动脑思考,可以直接调用你预设好的框架来回应,从而减轻你的负担和认知负荷。

4. 以逸待劳

这可能是一个最根本的技巧:为你的人生去找到一个目标,在你的生活中培养兴趣和幸福感。

心理学家 Steven Cole 发现:当我们专注于目标时,我们的神经系统对危险的反应会降低,抑制我们的应激反应,从而使得我们有更多的余裕、更从容的心态,能够应对挑战和障碍。

因此,与其思考「事情会如何发展」「结果会多么可怕」……不如转变一下思维,让自己去感受和体验生活的美好,为自己的生活,赋予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这才是使你克服焦虑、面对恐惧最强力的武器。

——  闲聊时刻  ——

对今天的文章有什么感受呢?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或者你身边有这样的人,欢迎留言分享一下喔。

最近比较受欢迎的文章:
如何摆脱精神内耗?
完美主义者「自救」指南
害怕社交?你需要这篇文章
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疲惫和心累?
2021 秋季书单&影单:生活的乐趣与闲适
(0)

相关推荐

  • 缓解内耗的6个小方法,送给低迷的你

    蠢蠢欲动,不如立即行动. 作者:洞见·yebo 最近常常听到朋友抱怨"心累": 明明感觉没做多少事情,却累得不行: 工作出了一点失误差错,就反复回想彻夜难眠: 想做一件事情,却总是 ...

  • 不要想太多,真正帮助你的只能靠你的行动力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考试还没开始,就总担心自己考不过: 工作稍有失误,就彻夜辗转难眠,担心领导不认可自己: 恋人没及时回复信息,就开始胡思乱想: 遇到选择,就左右为难,纠结很长时间...... 当 ...

  • 与自己的一个对抗和解

     今年的第069篇文章 我之前一直因为觉得自己赚钱不太多,好像没有其他赚钱的能力.所以感到内心有点低落,无价值感. 发现了自己会因为这个不开心之后,但是没有采取任何改变现实的行为,于是更加不开心. 但 ...

  • 算了吧,别再为难自己了

    算了吧,别再为难自己了

  • 心理学:总是爱胡思乱想的注意了,别再用这句话“内耗”自己

    人类在自然界不断的发展中,逐渐成为最高级的动物,也是地球上最具有智慧的生命体,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人类被标注为智人. 其原因是因为人类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人类的思考能力,才使得人类文 ...

  • 有了心理内耗要及时解决,别让焦虑升级

    最近刷到一个视频,说人的精力就像一把刀,用来切肉切菜能用很久,但如果用来剁骨头,刀口就容易卷,不好用了. 我一听,这比喻用来形容情绪内耗,可太贴切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用来做重要的事情,如果生活被焦 ...

  • 心理学家:想太多、焦虑、高敏感的人,用这6个方法可有效调节

    痛苦不是来自于你没有什么,而是你认定必须有什么.--国际级NLP大师李中莹 之前写过的这篇文章:心理学:经常胡思乱想是"高内耗"行为,这3个方法可有效调节(点击蓝字即可查看),引发 ...

  • 【明镜365】怎样做才能让大脑停下来?

    图画:焯焯 案例-- 总是担心工作中有问题,一点小事都会拼命思考,反复想,已经持续二十天左右,没办法做其他任何事,所有时间都用来反复想问题,想完一个问题想下一个问题,同时心跳,胸闷,手脚无力,很恐惧发 ...

  • 父母家庭教育如何, 主要看四方面, 能做到的, 孩子比大部分人优秀

    文 | 幸孕姐(高级母婴护理师,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家长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大部分父母的家庭是不合格的,基本按照前人的错误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结果又造成了负面影响. 而且家庭教育失败的父母,喜欢 ...

  • 自律使人优秀

    重庆谈判中,蒋介石曾对秘书陈布雷说:"毛泽东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竟绝不抽一支.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小视!"胸中藏有大志的人,会是一个很自律的 ...

  • 这6件小事坚持一年,你就比大多数的人优秀

    董沛文_ 2020-11-10 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给学生上课,让学生每天上课前甩胳膊50下.第一天,所有人都甩了:一个星期之后,只有80%的人还在做:一个月之后,只有20%的人在做.一年之后,苏格拉 ...

  • 强大的人,也会脆弱。

    为人至善 " 那一刻你心里有场海啸,可你静静地, 没有让任何人知道." ▁ 我们最怕的不是发现自己有所不足,而是发现自己无比强大. 找到那个强大的自己,比练就强大的本领,自然是要快 ...

  • 人有两种脆弱

    2019 12.11 2ID:梦想拯救世界的Bunny 一个专注怂恿人类读书的girl 我今天突然想呢,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时间轴,人生中的某段时期在做着什么事情,实在是千差万别的. 我发觉人有两种脆 ...

  • 23岁成家比30岁一事无成的人优秀?

    人各有命,花各有期:不能单一评判 写在前面 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神话,历史,人心皆在书中.读书在明理,在晓人情.历史,文学文化皆在这里熠熠生辉. --羚羊哥

  • 如何告诉面试官,你比985/211的人优秀?

    最近在后台收到很多同学们的求助:在很多名企招聘中. 很多非985.211院校的毕业生是很难进入企业的笔试与面试的.这也是很多大企业在招聘时,无形设立的一个门槛.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如何告诉面试官 ...

  • 刘薇嬍║人,其实很脆弱的(杂文)

    可能是最近连续下雨的原因,再加上过去这一年过的不是很顺心,心情异常的糟糕.虽然各种各样的不如意,但是在前进的路上我从来没想过放弃,努力改变自己,争取早日能够走出迷局. 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年龄再次寻找工作 ...

  • 人很多时候是脆弱的,在生老病死面前是沒有自制力

    ​2021年10月28日,我的大舅仙逝,虽然平安地走了,可我的心不由自主地难过心酸,眼眶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滑落,人很多时候是脆弱的,在生老病死面前是沒有自制力. 所有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被内心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