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院长:别让这些错误的教育观害了孩子!
分数很公平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2016年的哈佛中国教育论坛上,曾经担任第二十三届全国学联副主席,现任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的秦春华在论坛上的演讲,告诉我们,这些常被我们挂在嘴边的教育逻辑,却是错误的。
分数才是确保公平公正的唯一手段?
在担任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期间,我所做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研究探索在中国的现实国情下,如何不完全依赖高考分数,去选拔适合北大的优秀学生。因为我觉得,让一个经济学博士按照百分数的排序去录取学生,是对教育的嘲弄和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一个小学生就可以完成这项几乎不需要任何智力活动的工作了。至少我也应该设计出一个看起来复杂无比的数学模型。我必须干点更有挑战性的事。
很快我就有点后悔了。这件事的挑战性真的有点大。当这样做的时候,我遭到了激烈的批评。最具普遍性和号召力的观点是,只有看得见的分数才是确保公平公正的唯一手段。由此衍生出的两个批评是:只有在真刀真枪的考场上,农村孩子才能和城市孩子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如果大学录取的标准是弹钢琴跳芭蕾等所谓的综合素质,农村孩子怎么可能竞争过城市孩子?他们连钢琴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如果不按照看得见的分数录取,顶尖大学将很快成为权贵子弟的“俱乐部”。
这些观点说明,我们对大学招生的认识,还没有脱离1000年前古人对科举制选人做官的理解,我们还没有从为国家、社会和人类培养能够产生推动作用的人的高度来认识现代教育。看得见的分数一定是公平的吗?那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而且只有在极其严苛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人们只看到了分数的结果,却没有看到分数的生成。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和30多年前恢复高考时相比,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时,几乎所有家庭在教育投入上相差无几,今天,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平等已经深刻地影响到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那些富裕的家庭可以雇佣更有经验的教师,为孩子提供更富针对性的训练。所谓看得见的公平的分数,从生成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被深深打上了不平等的烙印。
摧毁孩子创造力的"苦",吃了会"中毒"
有一种观点似乎很流行:只有考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农村孩子才会有机会,因为和城市孩子相比,他们更能吃苦。这种观点很容易煽起人们在道德上的共鸣,却没有什么说服力。不要以为进了大学就万事大吉。这只是学生脱离父母,独立走上社会的第一步。为了实现未来的目标而牺牲当下在很多时候是必要的,但在教育上,有些牺牲永远无法弥补。我们应当抛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教育观念——有些苦是吃不得的,特别是那些可能摧毁孩子好奇心与创造力的苦,吃了就会中毒,终身无药可救。况且,人之所以上大学,是为了发现自我,追求社会的平等与进步,成为“人上人”,把别人踩在脚下这种事,还是少想少做些为妙吧。
谁说大学招生只能选拔会谈钢琴和跳芭蕾的学生?对大学招生如此简单化的理解是对大学使命和招生人员智慧与德行的侮辱。现代教育是一个如此复杂的系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多元和丰富,为什么不能根据每个人所生存的环境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察呢?每一所伟大的大学都有伟大的使命,这样的使命必然折射到招生上。伟大的大学要培养引领未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领袖人才,必须要求他们具有对社会深刻的洞察力,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敬畏和热爱生命。这些品质,并不依赖于你出身于哪个家庭,也不取决于你在上大学之前掌握了哪些令人炫目的技能。
的确,每个人的出身无法选择,但使命与生俱来。面对不同的分数,大学招生机构要区别:你的成绩不高,是因为本身缺乏资质,还是没有学习的机会。如果是前者,就没有必要一定要挤进顶尖大学——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接受高等教育,勉强接受反而害了自己。我们不能用一部分个体不合理的改善来论证整体的公平性;如果是后者,大学就要尽可能为你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因为你一旦得到了与资质相匹配的教育资源,就像鱼儿游入大海一样,前途将不可限量。
教育的意义在于给予学生面对变化的勇气
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历史上的某些情形类似,有时候人们也许能够感知到这种变化,但更多的时候,除了极少数智者之外,绝大部分身处其中的人们对此一无所知。我们甚至不能准确地预测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也许一切如常,但也许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谁知道呢?据我所知,经济学家和算命先生是最喜欢对未来进行预测的人,但遗憾的是,他们的预测往往和天气预报一样不准确。
面对生活中如此巨大的不确定性,教育也许是唯一的救赎之道。如果孩子们能够接受好的教育,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更深刻理解社会和世界,更深刻地理解他人和自身,消除彼此的偏见,克服自己的局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无论未来面对的是何种变化,他们都不会感到恐惧和慌张,自信乐观,勇敢前行。
我们能够提供满足这种需求的教育吗?今天,全球的教育机构都在思考:我们要让学生学习什么?如何学习才能效果最好?教育理论层出不穷,教育技术日新月异,但面对真实教育世界里的一些基本问题,人们非但没有形成共识,有时分歧还相当大。的确,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按部就班地上学、放学,取得一个又一个学历证书,做到了这些,我们就算完成了教育的使命了吗?在学生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哪些甚至产生了反教育的效果?我们发明了数不清的教育术语、标语和口号,除了把它们印在纸上和墙上,又有多少印在了学生的心中,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实际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并没有想透,有些甚至根本就从未想过。
实际上,当下的教育活动存在着相当大的浪费现象。有限的教育资源并没有被完全投入到那些能够真正启迪学生心智,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实际效果的活动上——无论这些效果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我们需要更集中的力量和更有效的资源配置。
本文根据2016年哈佛中国教育论坛上秦春华的演讲整理而来
与其抓耳挠腮 不如现在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