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导师,祸国殃民,为何对王安石会有这两种极端的评价?

王安石,又称荆公。他是继范仲淹以后又一位对大宋影响深远的改革家,有人把他奉为精神导师,有人却认为他是离经叛道的疯子,两种极端的评价其实所映射出来的,是一个复杂的王安石。

王安石出生于1021年,父亲王益是基层官员,良好的家室使得王安石从小就能够接触到比较好的教育,再加上父亲是基层官员的原因,王安石也经常能跟父亲一道了解一些下层百姓的疾苦,这让王安石对百姓贫苦感触颇深。1037年,王安石和父亲一同到京师,他以文结识曾巩,由此认识了欧阳修,当时,欧阳修是大文豪,他特别喜欢王安石,虽是前辈,但是却对王安石这个后辈倍加推崇。

16岁的王安石就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不得不说他确实称得上神童。21岁那年,王安石考中进士,官场大门为他打开。王安石有才华,他也是抱着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好事的心思,扎根地方,每到一处,王安石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留下良好的口碑,朝廷中很多高官都很赏识他,所以,他的名字也不止一次出现在皇帝的案头上。

王安石很在意自己的名声,即便他确实政绩斐然,但他就是拒绝越级升迁,然而由于优秀的政绩,王安石最后还是到了中央。在地方上呆了很多年,他自然很容易就瞧出了地方上很多积弊,上《万言书》要求宋仁宗改革,宋仁宗一听改革就头疼,这位保守的皇帝最终没有采纳王安石的主张进行改革。

王安石傲,他知道皇帝没有采纳自己的建议,索性做一个佛系青年,寄情诗词,做一个放浪形骸,寄情山水的词人,后来,他又辞了官,即便是多次征召他出仕,王安石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文人多傲骨,尤其像王安石这样有才华的人更是如此。

对他来说,皇帝既然并不采纳自己的政治主张,那就没有必要再为皇帝服务,毕竟,王安石他要的并非升官发大财,他要的是实现政治理想,为国为民,造福百姓。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但幸运的是,王安石遇见了自己的伯乐,宋神宗。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心要刷新朝政,作为改革的急先锋,王安石没几年就从江宁知府被提拔到中央做参知政事(即宰相)。

这时候的王安石,他已经快五十岁了,手握大权以后的他还没喘口气,一下就颁布了一揽子施政纲领和法律法规,而且是要各地限期完成。对于他人提出的异议,比如改革步伐是否太快,是否调研以后再实施,他一概不听,愿意改革的,升迁;提出异议的,靠边站。

所以,王安石骨子里是带了一股霸道,这种霸道不容别人质疑,王安石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国为民,都是正确的。作为一个政治领导人,确实是需要有一种斩钉截铁,一锤定音的气质。

但同时也要考察民情,听听其他人的意见,此外,即便是要改革,也需要循序渐进,考虑多方面的影响,也不能搞一刀切,让原本利国利民的好事变成了坏事。

因而,王安石的性格是复杂的,他有才华,他有崇高的政治理想,他一心为造福民众而努力奋斗。但是,他高傲,决绝,急躁,这让他实施的新政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一大群有识之士才会反对他的新政,比如司马光,苏轼。但这种针锋相对也只是对王安石的政治理念的不认同,对于王安石这个人,几乎当时所有的读书人和士人无不敬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