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安关中人的丧葬习俗(四)埋葬老人前三天要去墓地为老人作伴

老人去世,男孝子必须于埋葬老人的当天晚上以及第二天、第三天晚上去墓地为老人“作伴”,“作伴”时要带来老人倒头后,孝子们坐的麦草。麦草,西安城乡人把守丧又叫做坐草。拿到坟地周围焚烧,并且待烧化(烧化所坐的草也是对父母生育之恩的回报)后,在灰烬上浇上米汤加凉水的“阴阳汤”。

又于埋葬老人的第二天早上,用铁锹把坟头堆尖(谓之攒坟),把男孝子拄过的丧棒插于坟头。此后在三七、五七、百日以及头周年、二周年进行纪念,尤其以三周年(简称三年)为最隆重。

三年忌日均在门口或者礼棚张贴对联,头周年白对联,二周年蓝对联,三周年红对联。三周年时要搭礼棚,请乐人,请道士或者居士念经,于先天晚上或者当天请大戏或者小戏班子演戏,待在坟前谢孝后大宴宾朋。至此,丧葬大礼告成。

有必要交代的是,埋葬老人之后,重孝子如儿孙往往有把孝服又穿好多天的,不过,此时的孝袍已经换成了白褂子;如果死者的父母健在,盛殓时要给死者戴孝,表示其从此以后不能对父母养老送终,在阴间还要尽孝;这也是对将来父母去世无法戴孝的提前弥补。

还有一个是,老人头七没过,孝子们是不能去别人家的,害怕把阴间的不好带给别人家,所以讲究不让到别家去。

(0)

相关推荐

  • 旬邑丧葬习俗——迎纸活​ 文/王新民

    旬邑丧葬习俗--迎纸活 王新民 在旬邑民间凡花甲老人去世后,一般在家停尸5--7天即入土下葬.但也有例外的,如丧者属高寿,可停放7--10天,这主要是因逝者高寿,家中五世同堂,其家亲戚多,亲属层次复杂 ...

  • 孝子的心扉

    ​   昨晚喝酒,这个大孝子敞开了心扉,说起了他伺候老人的情景.他说,伺候老人非常难,这个难不光是花点钱.付出点精力.体力那么简单,因为论钱,其实父母也积攒了一些,虽不够,但也还在承受范围内,论精力. ...

  • 浅谈梅山文化中的习俗

    丧葬是人生最后必不可少的程序,是一个人在尘世中的最后礼仪,也体现着生者对死亡.对死者的哀悼.丧葬习俗是一个社会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折射,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葬俗都有其存在的特定时间.范围 ...

  • 老西安关中人的丧葬习俗(四)

    埋葬当天,死者的舅家或娘家在约定的埋葬时间(一般是在午市)到达以后,马上着手埋葬事宜.待乡亲们把棺材抬到龙头棺罩里边后,由死者的舅家或者娘家人.女婿外甥.孝子代表依次祭奠,扫墓的长媳先行出发,开始起灵 ...

  • 老西安关中人的丧葬习俗(三)

    西安城乡的丧服有头布.孝袍.孝裙.白褂子.孝衫.白鞋.以头布的长短论孝子的轻重,儿子.孙子.未出嫁的女儿最长,与寿材一样长:孝袍的儿子.孙子穿的,孝裙是媳妇或者外甥媳妇穿的,白褂子.孝衫是其他孝子穿的 ...

  • 老西安关中人的丧葬习俗(二)

    今天继续说说老西安关中人的丧葬习俗. 当老人处于弥留之际的时候,这时候要将其移到正厅临时铺设的木板床上,儿女们必须在跟前,西安城乡讲究老人断气前必须理发.洗脸.穿好寿衣,人们认为让老人在炕上去世是不吉 ...

  • 老西安关中人的丧葬习俗(一)

    老西安关中人的丧葬有它约定俗成的习俗.今天大概说说. 当父母年迈的时候,儿子们就开始为父母置办丧葬所需要的寿材.寿衣(俗称老衣)以及要发给孝子的孝服等.一般情况下,为父母制作寿材被认为是大事,凡寿材制 ...

  • 西藏僜人的丧葬习俗

    西藏僜人的丧葬习俗 僜人丧葬方式主要有火葬和土葬两种,目前以火葬为主. 土葬 在历史上,僜人长期实行土葬,是其千百年来风行的传统葬俗.在僜人的传统观念中,人亡故后的魂灵集中在地底下,那里有如人间一样的 ...

  • 鲁迅说中国的英雄只有四个,前三个是武将,最后一个是宦臣!

    鲁迅说中国的英雄只有四个,前三个是武将,最后一个是宦臣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的英雄人物,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有伟大的人物存在的.鲁迅先生作为我们国家的作家,他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向来很少有因为失 ...

  • 名老中医推荐:失眠的人要学会的四穴,生活...

    名老中医推荐:失眠的人要学会的四穴,生活更健康! 1.安眠 [位置]在耳后,约耳垂后乳突下端前方凹陷处(翳风)和后发际中点连线的1/4处.左右各1穴. [主治]失眠.头痛.晕眩.心悸.癫狂等. [按摩 ...

  • 按照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有八种人,是不能葬入祖坟

    为什么太监不能被埋入祖坟?其实不光太监,古代有八种人都不可以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对于祖先的崇拜,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在祭祀祖先这件事上,礼仪更是复杂至极.古代的很多大家族,都习惯于找一处风水宝 ...

  • 《增广贤文》:不经打击老天真,人这一生四大关,都过了才算成人

    小时候妈妈常说,这人生啊,就跟你学骑自行车是一个样的,总是要摔几个跟头,才能学会. 那是不懂事,只觉得妈妈说的太夸张了,毕竟我学自行车没摔跟头也一样学会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觉得妈妈的话是至理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