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檐·正楷风范 千载承传 ——我与周庸村先生的交往

冠周庸村先生以“正楷大家”,在绍兴人的眼里恐怕是不会有反对票的。因为他的楷书特别纯正,他的为人特别端正。先生虽然仙逝20多年,但他在我的心灵深处却一直伟岸挺立:苍然古貌、鹤发酡颜,连同他的青裙素服、布袄荆钗,一如九天翔鹤、山壑傲松,令人肃然起敬。

我曾与先生交往18年之久。在这“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日子里,我在他的身上吸取了许多珍贵的东西,包括学书、做人、健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东西充盈了我的精神生活,惠泽了我人生的大半部分,直到现在我还在继续受用。

认识先生是在1978年春日的一天。那段时间,我在管墅供销分社当核算员,每月月末都要随带盘表和算盘去各家下伸店和代销店盘货。一天,我去分社小赭代销店盘货,店内一位叫徐金生的同事告诉我,附近有一位很好的书法家,你要不要去拜见一下?我听了自然对胃口,于是便连声说好。盘毕货,在金生兄的引领下,我走进了位于时称管墅公社(后马)西周村的一户普通农家。

进入这户农家,让我眼睛一亮,站在面前的竟是一位宛若天界下凡的仙人:面庞清瘦、银发长髯、眉慈目善、骨骼精奇,颇有《西游记》里唐长老遗风。在彬彬有礼的邀我入座后,老先生就从里屋拿出一本已经老得发了黄的字帖——《爨宝子碑》。我虽然学过几年的书法,但对这样奇拙多姿、古朴苍老的碑帖还是第一次看到。正在思想中,老先生开口了:“这字处在隶书与楷书的过渡时期,被康有为尊颂为'真书之鼻祖’。我是当年在族人家里,见到一幅由经亨颐先生用这种书体书写的对联后,遂托人从上海买来这本字帖……”年近80的老先生像熟人似的向我讲述了字帖的原委。说完,又拿出他所写的“爨宝子”体让我指点,原因是老先生见过我贴在店门旁的盘货“通告”,直弄得我不知如何是好。

事后,我就把遇到周老先生的事情告诉了几个书法朋友,他们听了,也都表现出深深的钦佩感,都想早日“百闻不如一见”。就这样,我们几位书法朋友自发组织,开着机帆船,兴致勃勃地从柯桥出发,赴后马周老先生家学书法、求墨宝。每次去周老先生家,都得到他的热情接待。他总是把我们索求作品的内容、规格、时间、求书者姓名、家庭住址等,一一记在小纸条上。书罢作品,便手执拐杖亲自送到我们的住地或者单位。而他,往往连一口茶水都不喝就往回走,不收取任何礼物、不收受一点润笔费。后来,我听周老先生的家人说,这是他几十年来养成的“书风”:路近的,步行或是坐船赠送;路远的,买来信纸信封,贴上邮票去邮局邮寄,可谓是“赔钿打短工”。然而对于这样的苦差事,周老先生却一直乐此不疲地干到90高龄,直至行动不便才渐渐地终止。

后来,周老先生迁居到了绍兴市区的水沟巷,我还经常上城去看望他,有时候借机带几块他喜欢吃的柯桥豆腐干去,然后看他以极文静的神态写他的“爨宝子体”。而此时他创作的作品,已经与他的身姿一般端若古佛、朴拙苍老了,骨子里已经回归到了魏晋时期的那种神韵与神妙的状态中。

而让我称幸的是,1996年6月下旬召开的绍兴县第四次文代会上,我与周老先生相处了整整两天。那时他已是97高龄,行动不是很方便,耳有些背,需要有人陪伴,而我是个最佳人选。因为年纪大的老先生,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年纪轻的小先生,静不下心来陪护人,而我年纪不足50,再加上他把我当作学生看待,所以我很荣幸地陪在他身边。尽管周老先生年事已高,但是精神还是蛮可以的,思维一点不受阻。早晨起来,就做一套他自创的“早操”,其中的一节是:左手松掌向左侧平伸(吸气),再转至正前方收拳(呼气)、放下,然后换手再做。他的做操一如他的写字,平心静气,不急不缓。而到了会场,他便旁若无人地顾自端坐:上身挺直,不挨椅背,两手掌置于膝盖,眼睛平视,直至散会。这样的坐法,在会场里是独一无二的,堪比小学生还要小学生。周老先生的精神气质与精神风貌由此可见一斑矣!这一幸会,后来竟成了终生一别。两年后,周老先生便做了古人,成为绍兴书画界中的一位最高寿者。

正楷风范,千载承传。周老先生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兰亭书会顾问,绍兴书画“十老”之一,国内最负盛名的南北“两爨”人物——广东的秦萼生和浙江的周庸村,其名气不可谓不大。但他却从不以名人自居,见了人,不管熟悉与否,总报以点头微笑。与人谈吐,彬彬有礼,嗓音低缓,虚心倾听,正楷风范从他的人品中倾泻出来。如果说,周庸村先生的高寿,得益于他的书品和人品,那么还有一品,那就是他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适度锻炼,一生不嗜烟酒茶。

现时,一代爨宝子书家周庸村先生已经作古多年,但他在89岁高龄时写给我的那幅墨宝,那幅以描写《爨宝子碑》为内容的墨宝:“神采威严朴厚古茂,天真活泼奇姿百出”,却还一直为我所爱慕和欣赏,成为我学临爨宝子碑的范本之一。

(0)

相关推荐

  • 《钢笔正楷字帖》

    <钢笔正楷字帖>

  • 纸寿千载承古韵:宣纸是如何造就的

    造纸术,作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推动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 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树皮.苎麻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成为现代纸的渊源.此后纸产量大增,得到普遍使用, ...

  • 淘沙后坊范家:灵槎千载神仙府

    暑去秋来,秋老虎威仪正猛,道路无穷无尽将人放逐,直到青山终于撩开一隅,眼前是一个豁大的村庄,村头一群年轻人谈笑自若几乎令人惊讶,或许是见惯了空心村寂寞荒凉,此刻山里热闹无疑是别样风景.来时车上所见牌坊 ...

  • 陈家檐·神奇的水乡集市柯桥

    据历史资料.照片遗存与口碑传承显示,江南水乡古镇--绍兴柯桥,历史上最繁华的时期要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而我所见到的只是五.六十年代那段"实况录像",现在回想起来,着实也算得上是一 ...

  • 陈家檐· 一位中国文化史上的奇人 ——追忆学长胡世庆先生

    2014年10月2日下午,他带着微笑走完了71年的人生历程,走得很平静也很文静,一如他在世时的风度. 他就是一辈子潜心研究中国文化,从而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传奇式人物--胡世庆先生. 我与世庆先生相 ...

  • 绝代双骄李后主,千载至今传其愁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夜正浓,月正圆,思绪正纷飞.我想借一场古典的梦,与自己喜欢的词人热情相拥.他提笔对 ...

  • 临沂市琅琊王氏的后代遍布,顶尖大家族的上千年承传

    说起琅琊王氏,大家可能会想到小说中那叱咤风云的人物,其实在历史上琅琊王氏真算的上是人才辈出,在东晋时期琅琊王氏更是顶尖的家族,后来开始走向衰败,那么这个家族的后人,现在在哪呢?琅琊王氏,东晋.南朝顶级 ...

  • 【榜上诗家】杜玉林||秀甲江南誉远。烁千载,长流波暖。

    文学家园 诗词美刊 榜 上 诗 家 诗家简介 杜玉林:江苏江宁人,1945年生,网名:江湖客.终身从教.中华诗词学会.安徽诗词学会会员,曾任:马鞍山诗词学会理事:当涂诗词协会副会长:<姑溪清韵& ...

  • 千载沉眠无人懂,东江梦醒天下知:泗上遗珍小邾国的家国往事

    提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大家会想到什么?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诚然,这些当时的大国,是那段历史舞台上最闪亮的明星.但可以想见,从当年周武王"八百诸侯会盟津",到春秋时期的大 ...

  • 武汉市加强垃圾分类,重点建设千子山、长山口、陈家冲循环产业园

    武汉市发改委按三年来支持项目逾80个,支持资金约2100万元.印发<武汉市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项目支持办法>,支持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项目,我市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95%,大幅领先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