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要用在实处
艺述史官方原创
我们说从古代到现代,凡是做学问的名家雅士,都强调要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用在现实生活中,要把学问用在实处,真正地发挥它的作用。说起做学问这方面,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说“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他认为知行的本体并不是先知后行,或者是将知跟行分成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分开去做。而是,要做到知行同步,知行统一。我认为王阳明主张的这一点和曾国藩推崇的“经世致用”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什么是经世致用呢?“经世”就是需要我们去考察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从社会里去找可以用到的知识。“致用”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跟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联系起来,并通过学到的知识来想出解决的办法。
我就拿曾国藩举例子。曾国藩带兵期间特别看重筹饷工作,因为他在兵书上看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意思是在出兵之前,要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正因为这样呢,曾国藩带领的湘军,当时的饷银是最高的。这样一来,士兵们都愿意加入曾国藩的队伍。除了这个之外,兵书上还说治军要“上下同心”,曾国藩就很重视士兵们的文化教养,把湘军打造成了一支上下齐心的队伍。所以这么看来,曾国藩能有这么大的成就,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能把书上看到的联系到实际情况,懂得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我认为,这点是做学问最难也最关键的地方。
“知道应该怎样”和“真正做到”这明显是两回事。我们就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学》这本书里写道的一句话是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是说我们看到美属于我们的认知,这是我们眼睛看到的;而喜欢美属于行动,这是我们的大脑发给我们的信号。对于美丽的事物,我想好多人都不会拒绝。人在看见美色时自己本身就已经有喜欢之心,而不是见了之后又有个想法去喜欢。那么这样类推,如恶恶臭也就很好理解了。就拿鼻塞的人来说,他们即使是看到恶臭的东西摆在自己面前,但是由于鼻子闻不到,所以也不会太讨厌。这就是他们没有做到在实践中得真知。所以说,“知道怎样”和“真正做到”完全就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提到,“问事弥多,而见弥博。”意思说事你问的事情越多,就越能显出你的博学多才。做学问也一样,你能发现越多的问题,就说明你这个学问钻研得很深。如果我们学习不是用来提高自己、帮助自己的,那还有什么用呢?不是空学了一堆枯燥的理论知识吗?这样我们来看,我们学习知识,不能只知道学习,还要联系实际。要做到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如果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学,却不知道学来有什么用,这样很容易会失去求学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