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也无奈系列:汉宣帝受宗法制度限制,被迫给祖父不好听的谥号
古代的皇帝并不是能为所欲为的,经常会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尤其是宗法制度。汉宣帝刘询只能尊自己的祖父刘据为戾太子这个“恶谥”,而不能尊为帝,与此关联相当大。
宗庙祭祀传统
上三代当中夏朝的资料较少,但商朝与周朝都考古文物却很多,尤其是祭祀方面在这两个朝代尤为重要。而他们的祭祀文化,影响了后世三到四千年左右。对于统治阶层而言,则集中体现在宗庙祭祀方面。尤其是周朝,更是形成了周礼这一套制度,被后世所沿袭。
对于皇帝而言,入祀宗庙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最初的规定,开国皇帝如果没有受到祖宗荫庇,完全是靠自己打天下的,庙号为太祖,例如明太祖朱元璋、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如果有受到祖宗荫庇,庙号则不能是太祖,例如唐高祖李渊、元世祖忽必烈;第二位继承的皇帝,一般庙号是太宗,接下去是世宗、代宗、高宗、仁宗等等。
另外,文治贡献突出的才能称呼文帝,比如隋文帝杨坚;武治贡献突出的才能称呼武帝,比如汉武帝刘彻。
可惜的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套规则逐渐不被严格遵守,但总体上精神还是不变,大致方向不改。当然了除了清朝,是个绝对的例外。
在宗庙中,皇帝们(包括实际的皇帝与被追封的皇帝)的牌位,也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还规定了数量。而这排列顺序的规则,则主要是按照宗法制度来排的。
宗法制度
按照夏商周上三代的继承制度确立下来的宗法制度,后世主要采纳的是父死子继制度,其次是兄终及弟制度。父死子继是主流,兄终及弟只有少数特殊情况才出现,比如藩王篡位、皇帝无子嗣、权臣干预扽的。
除了少部分胡人统治的王朝,以及一些特殊情况,诸如皇帝未立后、不喜欢嫡长子、庶子有功或者权势等等,父死子继制度一般是嫡长子继承为主。
汉武帝的嫡长子是刘据,也就是汉宣帝刘询的祖父,原本是皇位的继承人。但因为“巫蛊之祸”,刘据起兵造反,最终自缢而死,全家也受到牵连,除了皇太孙刘病已(即刘询)无一幸免。因为谋反是“十恶不赦”之首,属于不可原谅之罪,所以除非是当朝皇帝赦免,任何人都无法翻案。甚至是继任的皇帝,也有很大难度。
唐玄宗时期发生安史之乱之后,唐玄宗李隆基曾试图鼓动永王李璘帮助他夺权,领了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岂料永王李璘直接造反了,而后被唐肃宗李亨派人剿灭了。虽然他可能是被冤枉的,而且他的侄子唐代宗李豫也给他平反了,但始终没否认谋反事实,实际不算翻案。
汉武帝到汉宣帝之间的宗法继承关系
汉武帝是雄才大略没错,但即便晚年发现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为刘据报仇连坐了数十万反太子派臣民,甚至建了思子宫、望思台,写了《罪己诏》,却压根不提取消刘据“谋逆”之罪。而刘据唯一的血脉刘病已还长期关押在长安狱中,在“长安狱中有天子气”差点被杀。直到汉武帝快病逝的时候,刘询才被放出来,解除罪人身份。
从以上可以看出,汉武帝刘彻是已经早就将太子刘据的继承权剥夺了,甚至都不能回归宗庙。换言之,刘据的血脉刘病在宗法上是没有继承权的。
公元前87年汉武帝驾崩,汉昭帝刘弗陵继位,刘弗陵是汉武帝的小儿子。汉昭帝在位13年,于公元前74年驾崩。因为没有子嗣,且汉昭帝的兄弟均过世了,所以霍光等大臣只能从汉昭帝的侄子中选择一个立为新皇。于是他们拥立了昌邑王刘贺(汉废帝),他的父亲刘髆是汉武帝的第五子,汉昭帝的哥哥。
然后问题来了,这个汉废帝刘贺是以什么身份或者宗法规则继承帝位的呢?其实不是兄终及弟,还是父死子继。原因很简单,霍光等大臣让刘贺是以汉昭帝宗法上的儿子继位的,他们并不是先将帝位传给刘贺已经过世的父亲刘髆,然后再传给刘贺。而且他们还让刘贺尊汉昭帝的皇后,也就是霍光外孙女上官氏为皇太后。实际这个上官皇太后,比刘贺年纪还小。但不管怎么样,宗法是没有乱的。
不知道这个刘贺是真的太荒唐,还是太倒霉,抑或是霍光想当权臣,才27天就被废了。这个时候霍光才迎来了刘病已,拥立为新皇帝。
那么问题又来了,刘病已是以什么身份或者宗法规则继承帝位呢?仍然还是父死子继。只不过如果要很严格,是“祖死孙继”——刘病已是以汉昭帝的孙子的身份继承帝位的。所以汉昭帝就成了汉宣帝宗法上的祖父,宗庙里面自然不能出现两个祖父并立为帝的情况,所以汉宣帝是绝对不能尊亲祖父刘据为帝的。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也有类似的情况,因为继承宗法是从西汉皇帝那里来的,所以他想尊自己的父亲跟祖父为帝的时候,一直被群臣阻扰,始终不能如愿。
戾太子由来
汉宣帝不能追祖父刘据为帝,但追为“太子”还是可以的——那为什么又必须是“戾太子”这个恶谥呢?这其实跟霍光有很大关系。
霍光是汉武帝临终前所立的三大托孤大臣之一,在汉昭帝时期逐渐掌握大权,加上汉昭帝没怎么怀疑他,霍光便成为了事实上的权臣。所以即便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兄弟,也可以算作卫青、卫子夫的“卫氏集团”,但其权力来源还是汉武帝与汉昭帝。所以霍光即便拥立了跟“卫氏集团”沾亲的刘病已,他还是得维护他的权力来源汉武帝与汉昭帝。
汉武帝一直没给刘据彻底翻案,形象一直是谋逆,霍光如果给刘据翻案,就等于是在反对汉武帝,等于打了自己的脸,所以他是坚决不同意给刘据好的谥号的。当然了,有可能霍光甚至都不同意汉宣帝给刘据“太子”追谥,不排除是君臣之间讨价还价进行平衡,才得出“戾太子”这个双方都勉强能接受的方案。
虽然之后汉宣帝铲除了霍光集团,没了阻力,但始终还是没有重新追谥。除了君无戏言之外,主要原因还是汉宣帝也意识到了自己必须遵守宗法继承制度,不能再想着追封祖父刘据为帝的事情,不然就是在否定自己继承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了。当然了他也不能改掉“戾太子”的恶谥,因为一方面否定汉武帝是行不通的,另外一方面会有变相鼓励谋反的意思。
由此可见,虽然贵为天子,也必须遵守规则,礼制的影响力是何其强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