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明(拾荒者)随笔——《<愚公移山>新解》

说起《愚公移山》,我们都知道它是取之于《列子》中的一篇寓意。文中讲到北山愚公家的门前有两座高山,一座叫太行山,还有一座叫王屋山,占地七百余里,高七八千丈,使其出入非常不便。于是老人率领子孙准备用锄头挖走这两座高山。

然而有个叫智叟的人知道了便讥笑道:“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智叟认为愚公不应该移山,移山是不可能完成的,太愚蠢了。然而愚公长叹曰:“汝心之固不可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对移山表示了极大的决心。

后来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他让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高山搬走了。至此寓言证明愚公不愚,因为他具备了坚定不移、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而智叟不智,因为他没有提出更好的办法。

但是,当代有学者指出愚公的愚蠢之处,认为愚公移山是效率极其低下的行为,而智叟劝阻愚公移山其实是希望愚公能够搬家,而"搬家"的效率要远远高于“移山”。由此认为,智叟的办法肯定是正确的,而愚公肯定是错的。                                          

然而,如果我们仅仅从方法论的视角看问题,那么我们就太肤浅了!原因有二:其一,前面提到《愚公移山》是一篇取自于《列子》的寓言,作品是以农耕文化为背景,而农耕文化的核心思想便是对于家乡和土地的依恋甚至崇拜,因为土地是当时社会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

而我们某些学者不顾当时春秋战国时代的农耕经济的背景,只是站在当今商品经济的角度指责和评价古人,这是非常肤浅的思维判断。须知我们评价任何历史事件、人物和作品时,必须将其置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下来考察和分析,否则毫无意义。

其二,作者的目的,我想也是为了展示愚公的一种坚定不移、积极乐观的品格,一种踏踏实实的“实干”“苦干”的精神。当然做事追求效率、讲究“巧干”未尝不是一种良好的精神品格。然而任何的“高效”和“巧干”必须以“实干”为基础,只有以“实干”“苦干”为基础的“高效”和“巧干”才能体现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取得成功。

 反观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往往存在许多哗众取宠、弄巧成拙的乱象。究其原因就是脱不了那种急功近利、好高鹜远的浮躁作派,而缺少的真是那种百折不挠、踏踏实实、抱朴守拙的“工匠精神”。

而这种精神恰恰是我们当今时代所需的。无论是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教师、医生等等都离不开这种“工匠精神”,任何的创新也必须是以这种“工匠精神”为基础和前提的。荀子曰:“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圣贤之言一语中的。

至于台湾作家席慕容认为“愚公移山”破坏了环境。我以为她和前面那位学者一样,只读到了“事”,没有读懂“心”。

                      2020年2月6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