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仲达|以石溯古,以礼相传

姚仲达

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受聘杭州金石全形拓非遗中心印钮艺术研究所所长,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现任福建省寿山石雕刻艺术文化协会副会长,中华印石收藏学会名誉顾问,福建省篆刻学会理事,福建省艺术品行业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研究员。

作品屡获国家级和省、市级大奖,在全国专业书刊上发表十数篇钮雕学术论文,多次赴北京、上海、台湾等地区举办作品展。出版著作:《寿山石大图解·古兽钮雕》《唯美·姚仲达精品集》《姚仲达印钮雕艺术》《问石论艺姚仲达师生作品集》,参与编辑《中国历代玺印钮制》等。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数千年来,华夏以“礼”治天下,礼学是孔圣传道授业的重要内容,也影响中华文化最为深远。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以礼为行事规范准则,军事外交、祭祀国礼、审美哲思、交流交往无不渗透着“礼”的文化内涵。

落实到物质表现,“礼”即礼物。从商周祭拜天地的祭品,到秦汉后王朝对功臣的赏赐,再到人与人之间的彼此馈赠,“礼”逐渐由神坛走向世俗生活,从祈祷国泰民安的严格等级制度和仪轨,到饱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祝福与期待的礼尚往来。至今,“礼物”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之间一种非正式化的制度,让许多平凡的事物镀上了美好祝愿的光辉。比如“福禄寿喜”,饱含着人们对于生活满满的祝福与期待,可谓流传至今诠释最好且应用最广的礼文化。

书中有礼,石中有玉。庚子春疫情肆虐,居家隔离,郁闷之余,读书、刻石成了我最好的防御方式。孔子云:“诗三百,思无邪”,诗三百即孔子最为推崇的《诗经》。《诗经》不仅无邪,圣人尚“礼”的思想亦无处不在,“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在杯觥交错、大快朵颐间,以鹿鸣为奏,音歌乐舞,营造出欢乐和睦的氛围,为和平安定的生活庆贺,古代先贤超越了满足生理需求的吃喝,沉浸于有礼有乐的精神享受中,一派融洽欢欣,其乐陶陶的景象,多么动人啊。我的灵感为之一动,于是奏刀雕刻印钮《诗鹿呦呦》,在这特殊的春天,希望成为思无邪的祈福和慰籍。

在《诗经》中,鹿是除牛羊马等家畜外描写最多的兽类,有着祥瑞、健康、富裕、爱情等多种寓意。西汉司马迁《史度记·淮阴侯列传》记载“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逐鹿,比喻争夺最高统治的帝王之位。“群雄逐鹿”以此为喻,让鹿也带上了权势与地位的象征意义。古兽的神态传神与造型的精准表达是分不开的。为了形体准确表达,在创作之前,我先以线稿设计构图布局,再以泥稿先塑形调整,在《诗经》和民间绘画中以及历代经典绘画作品的鹿中提炼形象,来呈现美学的追求——传情叙事和诗化的哲学意境!形准并非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形的塑造是为了传神,顾恺之论画强调“传神写照”“迁想妙得”,即要抓住表现对象的特征,表现其内在精神。刻印钮亦如是,让看不见摸不着的“气”,蕴藏在印钮的气质之中,让钮雕有规律节奏产生扣人心弦的韵律,气韵关系着印钮的内在精神、气质与生命力的表达,从而达到以物写意、借物抒情,我徜徉在诗经和古代经典的海洋中,直至胸有成竹,与鹿神遇。

雕刻过程中,我在技法上吸收传统寿山石雕技艺“七挫十三凿”为主创刀法,结合当代阴阳面空间造型经验,区分运用圆刀、尖刀、平口刀等技法来表现作品的结构层次。传统圆刀主要用于虚实之间的立体过度,雕刻打磨鹿的颈背、臀腿等圆润部位,做到简练、流畅、浑朴圆顺,看有韵味摸不刺手;而尖刀是用于负空间的骨感力量表现,用以刻划头脚蜷曲而包围的位置,勾勒出身体的视界负空间,在二维空间内打造出第三维的力量感,展现鹿的旺盛生命;还有平口刀,主要用来表现鹿隐藏在皮肉之间的爆发力表现;作品打磨时,大胆采用哑光打磨,让作品朴拙而富张力,动静皆宜饱蓄气势。以“圆刀法”来表达线条高古之美,用“尖刀”来表达负空间层次分明,用“平口刀”来叙述力量传递,这种看似简单的选择,却是这三十年的心印,也是对万物造化,技采百家之长,用刀写神,厚古而不薄今,只要和内心情感契合的元素,都包孕到自身,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雕刻理念。多年来,我在创作观念上不追求所谓的时尚,始终坚持自我的观念和主张,于是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家面目。

传统对章,多以对称为创作原则。我在创作中,让两件印章各有风格又存在互动联系。雄鹿方章,头顶双角,怒目圆睁,半卧于地,四肢收拢,肌肉紧绷,保持着戒备的状态,脖子挺直,目视前方,既像是在防备着未知的危险,又像是在注视着雌鹿,深情而专注;而雌鹿方章的整体造型从头到尾呈现出如流水般流畅自然的线条,眼睛半闭微眯,趴伏于地,四肢舒展放松,含情脉脉地注视雄鹿,展现出满怀的依靠与信任。在造型细节设计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写实手法,为增强视觉效果,融入书法笔墨线条的变化和张力,以夸张的手法拉长鹿耳,使其贴服鹿颈而向身体延伸,形成完美的流线过渡。以双鹿代表福禄,以印章象征身份权力和金石浩然之气,将印钮、篆刻与雕刻技艺融汇贯通。创新的手法,使《诗鹿呦呦》刚柔相济,阴阳和谐,而应成为互动交流的媒介和文化血脉传承的艺术品,在中华民族行“礼”过程中,成为长后辈间、同辈友情间祝福祝愿表达的载体,借此以“礼”传。试想,在年轻人结婚喜庆之时,长辈以其为礼相赠,传达美好的寓意和衷心的祝福,鼓励一对新人携手在人生道路上相互支持,共筑美好家庭,迈向理想未来,让“礼”的深刻内涵和悠远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时代发展进步日新月异,文化艺术未来大方向也必定拔新领异,惟其不变的是艺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正如“好诗不过近人情”,真正有生命力的艺术,诠释芸芸众生的悲欢,同时又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寓意,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件作品,而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记载者、传承者。

(0)

相关推荐

  • 你听过梅花鹿的叫声吗?原来诗经里的“呦呦鹿鸣”如此动听

    你听过梅花鹿的叫声吗?原来诗经里的“呦呦鹿鸣”如此动听

  • 姚仲达师生印钮艺术雕刻展——郭涛篇

    题  记 9月30日下午,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中国民协中国寿山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和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 "问石论艺--姚仲达师生印钮艺术雕刻展"在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云在 ...

  • 儒家经书概述•孔子与五经

    孔子第一个创办私学并编写教科书 我们讲经书,不能不首先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孔子. 孔子出生在东周,所处的时期也被称为春秋.那个时候,周王室的力量已经薄弱,原来听从周王室的诸侯国纷纷壮大,不听话了,彼此之 ...

  • 石令人古

    中国人爱石,以奇石来抚慰生命.所谓天怜爱山欲成癖,特设奇供慰寂寥. "石令人古."文震亨的这句话是传统赏石理论的重要论断.古,不是对古代的重视,在这里的意思是绵长的时间.石令人古, ...

  • 石令人古,水令人远!

    "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是研究古典园林的学者经常引用的经典名言,道出了以江南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在进行筑园造景时的一个特点:小中见大,虽芥子而纳须弥.园中诸景,以水 ...

  • 溯古望今看古城 千年正定的变迁|正定县|定州|获鹿|藁城|灵寿县

    正定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太行山东侧的冲积平原上,南靠滦城区,北靠新乐市.行唐县,西接灵寿县.鹿泉区,西南连接石家庄,东界藁城区. 这处历史名邑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北宋时期的"红杏尚书 ...

  • 大山深处的石潭古村,藏在一个“百梁厅”,为国内建筑史上奇观

    住在下汰村听农家乐老板娘说,石潭村是前人大委员长吴邦国的故乡,现在还保留着两座祠堂,都是吴姓祠堂.下汰村看完晨雾,退房往山下的霞坑镇石潭村,去感受一下古村落的魅力. 石潭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南 ...

  • 刘正亚 | 石仓古民居(摄影叙事)

     石仓古民居  摄影 / 文 / 刘正亚 (安徽合肥) 2021.05.17 石仓民居古建筑群位于浙西南的松阳县境内.石仓的古民居均建于石仓溪两岸的山坡地上,背山面水,泥墙青瓦,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

  • 【香港国际名联】知名诗人〖谷雨〗主题诗词(十一)本期作者:彼岸流年(美国)、木易石、古梁、赵银连

    知名诗人[谷雨]主题诗词(十一) 本期作者:彼岸流年(美国).木易石.古梁.赵银连 谷雨 文/彼岸流年(美国) 一切都有了生机 清浅的春色渐露深意 温度攀高,枝条抽新,百花含蕊 所有的欣荣都在向上突破 ...

  • 【法库人物】卧牛石乡张守礼和慈恩寺乡于汶泉

    张守礼 张守礼,1927年8月出生,法库县卧牛石乡尖山子村人.1944年12月,于法库县百子屯优级学校毕业后在家种地. 1947年6月张守礼在东科前旗参加革命工作,任东科前旗旗委会干事,同年加入中国共 ...

  • 姚起:石文化公园印象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sdhjl1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石文化公园印象 姚  起 一 是石头们磊成了一座山 泥土和花草成了陪衬 就象这人来人往的游客 在摄像头 ...

  • 石开 | “古艳”一词用在吴昌硕身上正合适!

    粗枝大叶 吴昌硕 设色纸本 立轴  138×68cm 丙寅(1926 年)作 缶翁吴昌硕书画印给我最强烈的感受是古艳厚实之极."古艳"一词见于缶翁画作的题头.旧时文人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