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山东农民挖沙发现7.5米巨剑,剑柄铭文揭开尘封历史
影随流水急,光带落星飞。从这个句子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执剑的纵横洒脱,刀光剑影流转间,将历史刻进风沙里,等待千年之后被重新开启。
剑是我国最重要的,也是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兵器。在古代,剑可是百兵之君,作为古代战场最重要的兵器之一,剑被我们赋予了很多传奇色彩。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越王勾践的“天下第一剑”,当年勾践就是凭着这把剑起兵灭了吴国。在兖州博物馆里也有一把“天下第一剑”,这把剑的历史故事是否跟越王勾践一般充满传奇色彩呢?
1.落入泥沙,300多年后重现人间
兖州博物馆里的这把剑的长度达到7米5,重量1539千克,剑柄铸刻有花纹和兽头。很多人不禁会发出疑问,这把剑如此大的体积与重量,别说拿去上战场了,就算是携带都是个大问题,这到底是一把什么剑?
说起来,这把剑还是被一群农民无意间发现的。1988年,位于泗河周围的几位农民准备清理河道,因为泗河干枯已久,他们直接就在河道上面清理,后来其中的一个人感觉自己挖到了什么东西,由于初步估计这个东西的体积不小,几个人就合力一起开挖。
经过几个小时的通力合作,几个人终于将这个庞然大物挖了出来。清掉泥巴之后,一把巨大的细长宝剑傲然呈现在众人眼前。大家估计能够埋在河床深层的剑肯定不是普通的东西,于是商议之后迅速报告给当地相关部门。
没过多久,当地的文物专家们就悉数到场之后,发现这把剑不是普通的文物,为了方便做进一步研究,于是派车将剑直接运送到了兖州博物馆。
2.剑柄铭文揭开尘封历史
消息传得很快,没过多久,当地人都知道了泗河挖出了一把巨剑,大家纷纷猜测这把剑是历史上哪位豪杰所留。虽然民间猜测颇多神话传说,但是要想真正了解还是看官方得出的结论。
经过检查,专家发现了剑炳那里刻着的铭文:康熙丁酉二月知兖州府事山阴金一凤置。于是,经过进一步研究,专家们发现这把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康熙五十六年。
康熙五十六年,距今三百多年的清朝盛世,这把剑跟兖州之间尘封了多少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通过调查当地的地方志等相关资料之后,一段铸剑的传奇故事为我们娓娓展开。
3.铸造“天下第一剑”
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的尚方宝剑,历史上也的确有这么一说,持有天子御赐的宝剑,可以代替天子履行一些事务。
康熙五十一年,泗河周围的民众正在遭受着洪涝灾害,洪水冲破了泗水桥梁。剑柄铭文上面有一个名字:金一凤,此人是当时的兖州知府。当然,他任知府期间尽心尽责,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为了缓解洪水造成的灾情,金一凤自掏腰包重新将泗水桥修建好,并且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硬生生地铸造了这柄巨剑,并将剑置于桥梁中。一是为了镇压水患,二是为了支撑桥梁不被洪水冲垮,还能够测量水位。
镇压水患其实不能单纯地被看作是迷信,它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仰。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的认知非常局限,对于自然界无法解释的现象,就会赋予它们一层神话的色彩。例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等。
透过现象要看到事物的本质,这些神话传说往往表达了古人对于战胜自然灾害,建立美好家园的渴望。镇压水患也是一样,长身巨剑凝聚了金一凤和工匠们智慧的结晶,也寄托了百姓们希望早日摆脱水患,庄稼可以顺利丰收的夙愿。
据说,当时放置了巨剑以后,兖州的水患仿佛真的被这把剑给镇守住了,往后的岁月里,泗河的洪水再没有现在这般大的势头,民众们的生活也渐渐恢复正常。
尽管随着岁月的侵蚀,巨剑终究敌不过一次又一次的水流冲刷,最终沉入了泗河底部,于是便出现了1988年,山东兖州农民挖沙发现7.5米巨剑这件事情。
4.智慧巧铸巨剑
在调查清楚7.5米巨剑的来历后,专家们一致认为巨剑的剑格和剑身过于复杂,在当时,绝对不可能一次性建模铸成,肯定采取了多次浇铸的方法才打造出了这把巨剑。
由于铸造和材质的困难加上它包含的特殊意义,如今巨剑成为了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静静地陈列在博物馆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剑格那部分铸刻了睚眦图,图案惟妙惟肖,比例匀称,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古人的审美与技术。
至于为什么剑格部分刻有睚眦图,其实是因为一个传说。传说龙生九子,九个龙子都各具特色,睚眦是龙的二子,生性凶猛,口可吞剑,所以睚眦才常被刻入剑身中。
或许相比起越王“天下第一剑”里包含的杀伐决断,这把特殊的“天下第一剑”里蕴藏的是金一凤对百姓深沉的爱。“清廉为心,忠信为仗,文章在册,功德在民”的金一凤不仅铸造了这把巨剑,他的一生的确也是清廉勤俭,所做之事皆是为了百姓疾苦,确实担得起爱民如子的头衔。
结语
一把惊天巨剑,几经尘世变迁。如果古代每个官员都如这般关怀民生,那么百姓安居乐业就不再是每一个朝代的殷殷期盼了。从这把剑中,大多数人也会惊叹于当时的劳动人民智慧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