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孩子的人生只能通过”少年得志“来圆满吗?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的社会开始沉迷于创造“年轻”、有天赋的人物。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比尔·盖茨(Bill Gates),这些在30岁以前就成为亿万大亨的天赋们,成为了媒体追赶的工具。
这种迷恋少年有成的文化环境氛围要求我们年轻人必须及早获得成就,快速走向成功。于是,家长、老师、教育系统,都在不停地催促着孩子“不要落后于起跑线”,不断提高加剧我国社会的育儿焦虑。
事实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极具天赋的神童。取而代之的是,随着社会时间的流逝,我们才能进行慢慢地发掘自己的激情和才华。
65岁成立肯德基的哈兰·山德士;32岁成为畅销书作家的JK罗琳;79岁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罗素;以及比来方才胜选的美国总统拜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年少有为”不是一个必经之路,“大器晚成”才真正实现奠定了成功的无数可能。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现代教育普遍陷入了一些焦虑:如果他们的孩子在高考中表现不出色,进入顶级学校,或者在一家高大的企业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似乎就等同于失败。
在高压的社会生活学习环境中,许多学生父母担心自己孩子被同龄人甩下,迫使中国孩子走在前面,展露超越年龄结构水平的智慧或才能。窥见商机的教育机构也纷纷通过加入其中,推波助澜。
年轻人的成功是人生成功和成就的必要前提吗?答案可能恰恰相反: 许多年轻、成功的孩子更有可能在成长过程中经历危机。
谷歌曾经一度迷信这种问题少年成长成才的领先技术优势,因为他们的创始人是两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高材生,SAT数学学习成绩都好得惊人。
在最初的两年里,谷歌以两位天才创始人的标准雇佣了许多年轻的计算机科学家和数学天才。但后来谷歌发现,公司的人员结构失衡,这直接导致了谷歌主页设计中代价高昂的错误。最后,谷歌发现,拥有较高的SAT分数和名校学位不足以预测员工在公司的职业成就。
实际上,人类的潜能远比现在我们可以想象的要大得多,也远比通过我们自己想象的要晚得多。
研究人员发现我们大脑的执行功能,要到25岁才会发育成熟。培养好奇心、洞察力和其他特质的过程,可能会持续到40多岁、50多岁、甚至60多岁。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向那些能够不慌不忙地成就事业发展的人取经,向他们耐心等待开花结果的心态看齐。按照要求自己的计划,以自己的方式可以找到终极使命,同样是一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