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是怎样练就的
从国庆前到如今历经二十多天,通读了《优秀教师的成长之关键人物》一书,全书共210页,18万字。撷取了当今25位优秀教师或著名学者在“关键人物”的引领下,逐渐成长进步、走向成功辉煌的感人故事。觉得他们的人生境遇颇有共性成分,值得揣摩和品味!
1 心中有梦,孜孜以求
现任职于南京螳螂路小学的特级教师周益民,早在初中时代就崇拜李吉林那样的特级老师,初中毕业考入“南通师范学校”,走近南通师范第二附小,走近李老师的身边。为了一次公开课,有幸与李老师零距离接触,亲聆她的教诲和指导,感受她严谨治学态度和崇高人格魅力。这对她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正高级职称的苏州一中教师杨斌,自从1985年第一次接触美学大师李泽厚的杂感集《走我自己的路》,便被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睿智的文笔所吸引。从此喜欢上写这本书的人,崇拜他的思想,也欣赏他的文笔。开始买他的书,碰到就买,买到就读。实在买不到,就托人代购或进行邮购。像《中国思想史三论》、《己卯五说》、《美的历程》、《世纪新梦》等都经过反复研读,从读他的书,到认识理解这个人,“一步一步走近”这位大师。
读书让他从迷恾和彷徨中走出,坚定了奋力向前的信心和勇气。十年后,所以他能在教学上捷报频传,业务上成就斐然,正是缘于自身长期以来的文化积淀。
人人都渴望成功,可知成功者背后付出的辛劳和汗水。相信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
2 高人引领,快速提升
现任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博导的朱永新,在大学读书时的第一篇论文《朱熹心理思想研究》,被他的大学老师燕国材教授看中,带到一个重要学术会议上,向国内心理学知名学者大力推荐,很快收录《中国心理学史》文集中。此后不久,朱永新又被推荐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的编撰工作,开启了从普通人到名人的角色转变。
现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华应龙,得到其校长李烈的提携和赏识,给他提供了多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当市、区有关单位来请李校长去上课或讲学时,她总是借口自己工作忙,向来人推荐华应龙。一次,教育部刘兼、沈白榆等领导来校调研,李校长也把小华推上前台,因为给领导留下美好的印象,后来刘主任把小华吸纳进新教材编写组。
不少人羡慕有高人引领,不过自身的素质首先是前提条件。把握和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恰是成功者不可或缺的因素。
3 良师益友,助力成长
现北师大教授肖川回忆自己大学读书期间,幸遇哲学系的陈仲华教授。还记得陈老师对他热情鼓励、耐心教诲和细心呵护的情景。一次母亲来北京看他,第一晚住在女同学宿舍,第二晚正为安排母亲住宿的为难之际,是陈老师主动提出住到他家里。母亲临行前,陈老师还特意做了一桌菜为母亲饯行,恩师之情让他终生难忘。
现在苏州工业园区工作的沈丽新老师,忆起自己初中时一段往事,对老师的厚爱与宽容充满感激。因为她作文写得好,班主任朱老师就经常把她的作品“发表”在黑板报上。那一次,被同学识破检举她“这段文字是抄的某课外书上的。”的确如此,那篇日记是她抄的一段。可朱老师并没觉察到,还点评加赞赏。事出突然,老师对爱生感到吃惊和失望,可还是帮她开脱。“日记本来也可以摘录的啊!沈丽新把这段文字抄在日记本上,证明她在看课外书时,懂得收藏优美的文字。”老师仅把点评部分擦去了。竟没有受到老师批评指责,这件事对她印象特别深刻,也昭示自己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格外慎重讲究方法。
亦师亦友,这是学生之幸。正因为遇到好老师,才使得优秀学生享有更好的环境和氛围,成长更顺利更快捷。
4 不懈追求,成就非凡
请看原本在江西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王文芳,在1994年赛课的层层选拔中,过关斩将,脱颖而出。被推上前台后,一发不可收。
1994年——1997年,从教坛新秀到骨干教师;
1997年——2001年,从骨干教师到教改新星;
2001年——2004年,从教改新星到省特级教师;
2004年——20010年,从省特级教师到全国劳模。
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始终追求更高更远,始终激励自己不断攀升。这才有名誉不断刷新,境界不断开拓,书写人生的卓越和辉煌!
题 外 话
怀着崇敬和向往之情,每天几页仔细阅读。读罢之后,感觉到不少人成名之后,都趋向于“另择高枝”。要么告别原来的农村学校,进城任教;要么离开一线,当上干部;要么脱离教师队伍,奔向新的职业。难得有几个仍留在原来的教学岗位上继续奉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