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圈十二大名词解读
碳圈十二大名词解读
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重,中国正逐步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引领作用。中国做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承诺,已在国际上掀起碳中和热潮。
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同时,企业碳排放也已成为我国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让企业实现碳减排必将成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调控方向和核心手段,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将是企业实现自身绿色转型低碳发展的重大机遇。
更好地认识以下跟“碳”相关的概念,将有助于企业理解自身业务与碳减排之间的关系。
碳圈十二大名词
碳排放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其中的“碳”,是指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其主要产生来源是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燃烧。
碳达峰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这也将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
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方式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当我们提到企业实现碳中和时,指的则是:一定时间内,企业自身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碳排放总量,由企业采取各种方式将其抵消。
企业常见减碳方式:
●企业内部使用节能设施
●优化和改善生产制造环节
●内部资源回收再利用
●使用清洁能源
●碳交易
●植树造林
●固碳技术
碳足迹
碳足迹是指任何事物(个人、组织、事件或产品)在其全生命周期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碳排放总量,用以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该概念乍看之下,和碳排放有些相似,但二者其实具有不同的内涵,碳足迹的计算范围要比碳排放更大。
以一家服装企业为例,该企业的碳排放指的是其所有涉及能耗及排放的设施在某一时间段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总量。而碳足迹,则可以指这家企业在企业运营、衣料采购、服装设计与生产、货物运输、批发零售、产品被消费者丢弃并在自然中分解等一系列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碳排放量。
碳盘查
碳盘查又称作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是指以政府、企业等为单位计算其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直接或者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或在定义的空间和时间边界内对碳足迹进行量化。
开展碳盘查,企业可以达到以下商业目的:
●对企业的碳排放进行全面的掌控与管理;
●提高企业公众形象,对企业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发掘机会参与温室气体市场,获得收益;
●积极应对国家政策及履行社会责任;
●为参与国内自愿减排交易作准备;
●参与强制性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计划。
温室气体清单一般覆盖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废弃物处理、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五大领域,其编制需要遵循具体的标准和步骤。
目前的编制依据包括: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ICLEI 指南》
《GRIP 温室气体地区清单议定书》
《企业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ISO14064系列标准》
《PAS2050指南》
《标准PAS2060》等
碳标签
碳标签是指企业在产品标签上标示其生产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而引导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简称 CCUS,是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的一种技术。其中,碳捕集是指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
该技术具备实现大规模温室气体减排和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协同作用,是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技术选择之一。
碳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具体而言,碳汇可以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
林业碳汇交易
林业碳汇交易是绿化实施单位通过实施造林和森林管理等活动,测定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经过严格审核认定后,在指定交易场所挂牌出售,碳排放单位通过购买二氧化碳量来抵消其工业碳排放的过程。
碳排放权
碳排放权又称碳信用,是排放单位根据政府主管部门分配的碳排放份额,享有的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
碳配额
碳配额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被允许排放二氧化碳的上限,配额用尽后,企业就需要通过碳交易购买碳排放权。
碳排放权交易
碳排放权交易简称碳交易,是指政府部门对碳排放配额进行总量控制,使纳入市场的控排企业受碳排放限额的约束,再引入交易机制,通过交易碳排放限额实现资源分配最优解。碳交易被认为是一种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工具,企业在碳交易中可以作为买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配额,并将购得的配额用于实现其自身的减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