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欣赏|白玉马的奇闻
中国玉器进入两宋时期,制作风格及使用对象愈来愈世俗化与大众化,这一时期不仅出现各种平面造型的玉饰。
也不断涌现各种用以把玩的圆雕肖生类玉器,明代文人高廉在《燕闲清赏笺》中载“自唐宋以下,所制不一。如管笛凤钗、乳络龟鱼、帐坠……猿马牛羊犬猫花朵,种种玩物,碾法如刻,细入丝发,无隙败矩,工致极矣尽矣”。
玉鹿 宋 苏州博物馆
这些造型生动的宋代肖生玉器,为琢玉艺术在中古时期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宋代玉器艺术馆“南宋遗珍·孚尹流光”展览的「南北交融」板块中,展陈着一件宋代圆雕白玉马,受沁而局部呈红褐色。马跪伏在地,作休憩姿态,体态优美,生动自然,十分写实。
受沁白玉马 宋 宋代玉器艺术馆
玉马头下垂与前足紧贴,双耳竖起,菱形双目颇具时代特征。鬃以细密的阴线刻饰,柔顺的向两侧披垂,一丝不苟,颇见功底。头部缕缕红褐色沁展现着千年岁月洗礼,颇显古朴浑厚之感。
白玉马 头部
马身丰腴矫健,臀部肌肉紧实,浑圆饱满。尾巴雕刻精细,马尾丝丝刻画精细,工艺极为精湛。尤为增色的是臀部与尾部自然受沁,呈现自然而精彩的色彩过渡,当为白玉受沁上而佳者。
白玉马 尾部
翻侧后可见马腹光洁无纹、减地规整。四肢形态不一,但比例及摆放位置错杂不乱,于静中加以变幻动感,栩栩如生。后肢两腿与尾发皆受沁严重,呈现大面积红褐色视觉冲击,令人心生愉悦而久难忘怀。
白玉马 腹部
宋王朝沿袭了前朝对“马”这一玉雕题材的喜爱,琢制形态较前代有进一步变化。不过这时的马已不是健壮威武的立马形象,而且四肢伏卧、低眉温顺形象。立马的形象更多是在素有“线描第一”的宋人李公麟的绘画作品得以体现。
白玉卧马 宋 苏州博物馆
白玉马 宋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长2.7、宽1.1、高2cm
宋代是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民众的富庶,玉器艺术更多的注重写实,也出现了迎合市民口味的世俗化的倾向。玉马从典雅的艺术陈设品逐渐变成可供把玩的工艺品,低首、温顺、回首、翻滚,姿态各异不一而足。
玉马 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青玉双卧马 唐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文风的《阅微草堂笔记》有记载《玉马精变》这么一则故事:
先叔母高宜人之父,讳荣祉,官山西陵川令。有一旧玉马,质理不甚白洁,而血浸斑斑。斫紫檀为座承之,恒置几上。其前足本为双跪欲起之形。
青白玉马 宋-元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日,左足忽伸出于座外。高公大骇,阖署传视,曰:“此物程朱不能格也。”一馆宾曰:“凡物岁久则为妖。得人精气多,亦能为妖。此理易明,无足怪也。”众议碎之,犹豫未决。
白玉马 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次日,仍屈还故形。高公曰:“是真有知矣。”投炽炉中,似微有呦呦声。后无他异。然高氏自此渐式微。高宜人云,此马煅三日,裂为二段,尚及见其半身。
青白玉马 宋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
整个故事讲的是作者先叔母高宜人的父亲名叫高荣祉,在山西陵川做县令。他得到一古旧玉马,玉马的质理不很白洁,而且血迹斑斑,冲洗不掉。他用紫檀木为玉马制成一个底座,常放在书案上。
玉卧马 宋 故宫博物馆
长5.7、宽1.2、高3.2cm
玉马的前腿本来是双跪欲起的状态,一天忽然左腿伸出了座外。高公大惊,全衙署传观这一怪物,说:“程朱主张'格物’,可这个物件他们也不能推知啊。”一个师爷说:“大凡物件,年深日久就可兴妖作怪。得到人的精气过多也能兴妖作怪,这个道理很明白,不足为奇。”众人议论将玉马击碎,一时犹豫未决。
白玉马 宋 故宫博物院
长6.8、宽1.5、高4cm
第二天,玉马左腿又屈入座内恢复了原形。高公说:“还真成精了。”便将玉马投入火炉中,玉马在火炉中好似有“呦呦”的叫声。从此以后,没有发生任何其他怪异。但是高氏从此渐渐衰败。高宜人说玉马烧了三天,裂成两截,他还见到过烧毁的半个身子。
受沁白玉马 宋 宋代玉器艺术馆
故事实在是惊奇又让人意会神往,迫切想要穿越时空去见见这血沁斑斑的古旧玉马,一睹其闲适姿态和变幻通灵的神奇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