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就是思考、价值观和方法论
哲學的意義就是思考、價值觀和方法論
在我们的一般认知观念中,哲学是一门高深奥义的大学问、大学科,这是因为,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固化,哲学已经从当初的大众学问的社会属性,渐渐成为脱离现实生活的,异化为小众的“象牙之塔”的“穷经皓首”的学问,成为少数有志于哲学研究的莘莘学子的功课……
我想,真正的思考人生终极意义的哲学家、思想家愈来愈少,寥若晨星,究因于此。更多的是汲汲于为前辈哲学家、思想家的理论做注解的、做释义的、做阐述的研究者如过江之鲫,以之为业。
哲学早已经不再与世俗生活的思想土壤相关联,哲学便走入了与老百姓生活脱节的误区,这个时代也早已经没有哲学家,只有愈来愈多的注释家,亦可说是哲学从业研究人员。这正是哲学的贫困和悲哀的根源。
从远古以降到近代,哲学家们著书立说,其实是为普通老百姓所写的,不仅是写给同行的人看的,更是写给哲学大门外的老百姓看的。
这是为什么呢?缘由在于,哲学家认为自己提出的问题和自己对问题的答复和解释,是与普通大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所以,哲学家认为普通大众一定要理解、也一定会理解自己的思想认知和世象解释。
归纳:哲学的本义是思考才能产生的意义存在。可以说是,无思考,不哲学。
我认为,哲学的意义适用于所有人类的个体存在,哲学方才有意义;哲学如果只属于一部分人,只适用一部分人,则这些人思考的问题就不是哲学的问题,而是哲学之外的问题。这个定义决定了哲学存在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并且,我还认为,只有这个定义,才能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世俗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听到小孩子会问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那样的问题往往都是伟大的问题,例如:
“人类从哪里来的”?
“狗为什么辣么忠义可爱”?
“这世界最初的名字叫什么”?
“盘古开天辟地的力量是什么”……
这些问题从孩子的口中问出来,我想:
首先,这是一种天赋的智慧;
其次,这是在修行新的的智慧。
第三,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无上智慧。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来自怀疑。那么,哲学本身就必然是从孩提时代开始的疑问;然而,大多数人的疑惑也就止于孩提时代。
有观点认为:孩子是天生的发问者,能不能发展出追根究底的学习态度,提出真正有深度的问题,则依赖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而成人的复杂生活阻碍了寻找真理的途径。
那些伟大的哲学家总能厘清生活中的复杂,看出简单的差别,只要经由他们说明过,原先困难无比的事就变得很简单了。如果我们要学习他们,提问题的时候就一定也要有孩子气的单纯而回答时却需要成熟和睿智。
哲学家思想的表现方式:对话,论文,随笔和散文,语录和格言,架构一套理论体系。
例如:<<论语>>,<<庄子>>,<<道德经>>,<<柏拉图对话录>>,<<生命是什么>>,康德的思想体系,黑格尔的思想体系,等等。
记住这段话,方便建立我们的认知模型。
一位哲学家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能比其他的作者解说得更淋漓尽致。此外,伟大的哲学家在他的作品背后,都有自己特定的中心思想与原则。
同理,我们在阅读哲学书时要用的方法,就跟作者在写作时用的方法是一样的。
哲学家在面对问题时,除了思考以外,就是记录思考的内容,别无他物。
我们在面对一本哲学书时,除了阅读以外,就是思考作者的思想,除了记录思考的内容,也别无他物。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