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创 ·《蚌湖轶事》作者:何庆成
守望梦中的家园
作者 何庆成
我是土生土长的蚌湖人,在高石碑镇教了四十多年书,现在北京带外孙。我小时候很顽皮,经常和同学、小朋友在一起打闹,也有多次不小心伤害到自已。有一次伤得特别严重,导致辍学呆在家里大半年的时间。我们家是同别人合住的,另一家有个老先生叫何哲先,平时很喜欢看书说文的,在家呆着,我很喜欢听老先生讲一些老蚌湖的故事。现在,在离家数千里的地方回想年少时听来的轶事,兴味渐起,便将它们整理出来,分享给各位。
蚌湖做了三百多年的县城
蚌湖曾经是潜江县的县城,最繁华的时候,街道从现在三建村到沙洋二农场20队的后面 (沙洋二农场20队后改为部队农场),竟有十里长街。街上的商铺店号都有好几百家。蚌湖码头,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来往商舟客船桅帆林立,那景象比沔阳州都大出很多,人称“小汉口”。街是顺湖而做的,南而有镇,叫“安远镇”。从北宋乾德年初(乾德年指963年~968年,宋太祖赵匡胤年号之一)建县城,到1293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第23年)因洪水冲垮县城迁走(迁到斗堤现在的园林镇),蚌湖做了长达三百多年的县城。北宋乾德初年,建县城时因安远镇而得县名的“安远县”,连续几个县太爷死在任上。新来的县太爷信风水,觉得安远名不吉利。蚌湖是曾经的汉江河床,所辖区域也是曾经的江流水域,以后若干年还有可能是汉江河床,为了乞求上苍保佑,由此县名就更改为“潜江”。那时潜江县所辖区域东至仙桃的杨林尾,西到丫角和沙洋,南至熊口,北到钟祥的沿江部分。
蚌湖最美的是湖。原先湖很小,叫豆子湖,几经洪水冲刷,湖的面积有了上万亩地大,东西长来二十多里,东到黄湾,西至长垴渊吊沟,南北最宽的上十里,北到老重集场,南至蚌湖段大堤。湖面阔大辽远,湖水清澈几能见底。夏天,满湖的荷花,整个蚌湖街都闻得到阵阵荷花香;湖里有各种各样的鱼,平时一般不让捕捞,只准冬天捕。河蚌特别多,而且特别大,最大的有十来斤。湖中心还有小岛。岛的形状也像一个河蚌,因此改名蚌湖。湖中的小岛,有几十亩地,开始是一个沙滩,是渔民打渔后休息的地方,后来是县太爷查看汉江水情地方;再后来,发现这是个好地方,景色十分优美,犹如人间仙境,于是就在岛上建了亭台楼阁,有观月亭、戏院和上百米的长廊,供有闲阶层冶游遣兴。
御赐“蚌湖秋月”“勤行铺”和“盘龙菜”
传说是南宋康王(即南宋首位皇帝宋高宗赵构,1127年~1162年在位,其曾被封为康王)于某年八月十五左右到襄阳府巡访。当时交通主要靠水运,而且很多城市都是依水而建,出行没有现在这样方便。途中,康王在此过了一夜,县太爷在观月亭少不了要用美味佳肴招待皇上,其中有一道特色菜,就是我们过年才吃的年糕,蚌湖叫它“卷阙”。“卷阙”是用糯米磨成桨,然后晾干成淀粉,再放肉、作料搅拌后蒸制而成;上桌时,把它切成很薄的一块一块(方便加热)并装成很多层盘在容器里;放在蒸笼再蒸热后,厨师又给它作了色,在菜顶端放了一个龙头花,县太爷解释说,这是乞求龙王爷保佑风调雨顺。皇上看了,笑着说,“这很像一条盘着的龙”。皇上尝菜时感到也很可口,这样“盘龙菜”的菜名就流传开了。晚上,皇上在观月亭赏月时,皇上想到李白游洞庭的诗篇,挥笔写就“蚌湖秋月”四个大字匾额。从此观月亭改为秋月亭,蚌湖湖的东部就改为秋月湖,这就是“蚌湖秋月”的来历。后来成为潜江八景之一。第二天早上,县太爷把康王领到街上最大的秦家勤行铺去品尝猪油饼,皇帝非常满意,随后赐予这家勤行铺为“秦行铺”的匾额。
时过境迁,在1293年发生的那场大洪水时,这两块牌匾额或者被冲入汉江底,或者流落民间而后失传。从蚌湖和“秦行铺”,开始衰败了。
《秦香莲》的传说
蚌湖建县的那些年风调雨顺,汉江发大洪水的次数也较少,老百姓安居乐业,每年的收成也比较好,老百姓文艺生活也比较丰富。蚌湖街就有三、四个戏院,除岛上的戏院是室内,其他都是露天的。有三家比较专业的戏班,其中万家戏班最有名,唱的都是花鼓戏,特别是冬天,戏院里场场爆满。有传统戏,还有自编自导的各种新戏。例如,《陈世美不认前妻》就是万家戏班根据蚌湖当地题材自编自导的花鼓戏。上蚌湖有家姓陈的男孩与勤行铺的秦家女孩从小订亲,后来陈家落败了,秦家就要退婚;但秦家女孩不同意,因为陈家男孩长得一表人才,而且会读书。秦家女孩把自家钱偷偷供男孩读书,并不顾父母的反对而与男孩结了婚。在秦家女孩的支持下,男孩中了举人,并在应天府做了官。然而,他只想升官发财、贪念权贵,且由皇帝赐婚后,好几年不回家。秦家势力也很大,秦女带着两个孩子,去找丈夫,丈夫不认了,秦女状告丈夫,判丈夫欺君之罪,入牢狱十五年,后死在牢中。万家戏班专门请县太爷观看这部花鼓戏,后来还到江陵去唱了七天七夜,江陵依然舍不得让戏班离开。结果回到家,秦家把戏院砸了,班主的家也被抄了。从此,万家戏班就永远离开了蚌湖。而这部戏却流传开了,并且有了很多剧种,现在更名叫《秦香莲》。她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永久的文化遗产。
糊米茶,火烧粑粑,焌碗豆
相传,那时县城虽然已经迁出了蚌湖,但是,在汉江不发洪水时,街上生意还是比较好的,特别是钱庄、粮铺很使人眼红。1932年,土匪聂大辉抢钱抢粮,点火烧了蚌湖街,烧了七天七夜才结束。当时,蚌湖只产麦米和小米等杂粮,大米都从南方来的。渔民每年端午前后要到粮铺买米,结果烧了,粮铺老板说:“我还有大米,放在地库只看烧得怎样了”。一看全糊了。渔民出去一般就半年或一年,就请老板把糊米都卖点他们,糊米他们买去一煮,发现夏天吃最好,清热解渴利尿。这“糊米茶”就这样从钟祥到汉川一带的汉江河两岸上流传开了。
有这样一种说法,“勤行铺失火,抢干面子”。有一家勤行铺把和好的面放着在等发酵,也被大火烧紧皮了,没有什么包裹,就随手摘了一些荷叶给包起来放地上,过了大半天火灭了,去看荷叶包的和面熟了,而且比平时他们烙的饼好吃多了。这就成了“火烧粑粑”。
蚌湖人很喜欢吃炒豌豆。渔民买了豌豆,有些人要把它炒了带到船上当零食吃。一天在炒豌豆的过程中,突然下暴雨,炒的豌豆泡在水内,渔民就把豌豆捞起来,加了点盐和作料,这就是“焌豌豆”,作下酒菜很有滋味。
蚌湖经历了数次洪灾,县城迁走后又经历了数次火灾。1940年,日本人侵略中国,进入蚌湖,点了一把火,大火燃烧了五天五夜,把整个蚌湖街化成了灰烬。从此,蚌湖的繁华永远地消失了。
-----------------------------------
趁着同学聚会的机会,我回蚌湖老家看了一下。蚌湖那县城的模样是永远地一去不复返了,但蚌湖人在共产党领导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们衣食无忧,基本上家家都是墙房或小洋楼,部分家庭有了小汽车,提前进入小康。我们在兴隆河边新建的国际自行车赛道上散步时,看到了蚌湖秋月的缩景,想到了《秦香莲》的戏剧、“盘龙菜”“火烧粑粑”“糊米茶”“焌豌豆”。虽然有些已在别处被申遗或注册,但无论如何,她都凝结着蚌湖人的勤劳、坚韧、智慧、宝贵创造和历史传承。至今仍供世人享用,这无疑令这块土地上的生民引以为傲。
潺潺秋月光,悠悠蚌湖事,就像是祖传的一把钥匙,在岁月深处,打开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我又为旧地叙古而惋惜。
01
作者简介
何庆成,1953年8月生于湖北潜江。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曾多次被授予全国优秀辅导教师称号。现退休,居住在北京。
02
守望梦中的家园公众平台文章征集活动
一、平台主旨:
以文会友,传承中华文化,歌颂美好,寄托相思,守望心灵的家园。
二、主要栏目:
文学原创、文学欣赏、作品朗诵、平台K歌、戏曲演唱、美食原创等(可根据情况随时增加和调整栏目)。
三、约稿:
1.文学原创:作品须本人原创,拒绝抄袭,文责自负。
2.文学欣赏:推送省内外名家名作,旧作原创均可,但需经作者本人授权,但旧作(在其他媒体刊登、推送过)无打赏。
3.作品朗诵:要求与“文学欣赏”栏目要求相同。
4.平台K歌:推送市内外歌唱爱好者歌曲。
5.戏曲演唱:推送市内外戏曲爱好者演唱、名家名段。
6.美食原创:推送网友自制菜谱。
四、其他事项:
1.来稿请于正文后附作者、朗诵者、演唱者、演唱者个人简介和照片。
2.读者赞赏金额的60%作为作者、朗诵者、演唱(奏)者、原创者稿酬,40%用于本平台运行维护费用,原则上7天后发放作品打赏费用,7天后打赏留作平台维护费用;同题诗和诗歌以及其他征文比赛打赏、3元以下打赏,不发放作者个人,留作平台维护费用。
3.投稿作者敬请关注本平台公众号,并在稿件刊发后及时转发文章到朋友圈以及所在的微信群,以提高文章阅读量。
4.投稿邮箱:907557420@qq.com
投稿微信:zzy18972193058
五、平台编委:
主任:晓岸瘦风
编委会副主任:杜德武
责任编辑:彭鹏
成员:修远、晴空 、萍聚、神仙自在、李勇
免责申明:本平台部分图片来源和改编自互联网,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相关内容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本平台将尽快删除,谢谢您的支持!
微信公众号:
守望梦中的家园
长按二维码关注